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探訪房山歷史文物之清代古橋

橋樑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幾千年來

中國人修建了數以萬計

奇巧壯麗的橋樑

這些橋樑橫跨在神州大地的山水之間

便利了交通, 裝點了河山

成為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

而在咱們房山區, 也留存著這樣的古橋

房山區西北深山中的大安山村

有座古橋

經歷了百年風雨

今天, 仍默默地拱衛在河床之上

向過往的行人述說著

曾經的風雲變幻

歲月滄桑

重善橋位於大安山村北的大北河之上

光緒丙申孟冬建

橋南北向, 為一單孔拱橋

橋長16.5米, 寬4米

橋身完全用山石砌成

拱寬7.4米, 高5.6米

整體保護比較完好

目前已經無人使用

橋北山坡上立有《重善修橋碑記》石碑一通, 以青石製作, 呈長方形, 碑高1米、寬0.53米、厚0.12米,

無首無座。 碑身字跡略有模糊, 整體保存較好。 碑文記載:“房山西北大安山龍頭溝下游光緒戊子河決成災, 涉者多溺, 玉堂日擊焉。 與都中朱大人嵩山….商請建橋, 橋北買地長十五丈寬二丈。 丙申夏, 邀裡人宋喜旺、張國富等, 捐助松銀二百金, 鳩工庇材, ….創修大北河橋一座, 裡人來往便之….名曰重善橋….”。 落款為“光緒丙申孟冬王玉堂記, 冬月於鴻遠書”。

根據碑文人們可以知道, 當年修橋是因為大石河源頭之一的大北河經常暴雨成災, 光緒戊子年為光緒十四年, 即西元1888年。 房山區志記載, 是年暴雨數日, 大石河中游漫水河處洪峰流量達5040立方米秒, 河北鎮一村莊數百人溺斃。 大安山村也有多人傷亡。 丙申年為光緒二十二年即(西元1896年)。

洪災八年後, 村民王玉堂與地方官朱嵩山邀請村民宋喜旺、張國富等人商議建橋。 於是買地、捐款。 從夏天到孟冬, 修橋大約進行了三四個月的時間, 竣工後, 村民往來方便。 這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 為了弘揚這種精神, 所以, 該橋命名“重善橋”。

韓村河公園裡綠樹成蔭

碧波蕩漾

大理石精雕細刻的

水光橋、生輝橋

碩果橋橫跨南北

雙人飛天、碰碰車

跳跳床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在水光橋南側

古老的韓村河修橋碑刻靜靜的矗立著

用無聲的語言向人們

述說著昔日洪水肆虐的情景

此碑建於明代, 坐南朝北, 螭首方座, 首身一體, 通高2.9米, 碑首高1米, 寬0.97米, 厚0.4米, 碑身高1.9米, 寬0.86米, 厚0.33米。 額楷書“萬古流芳”, 碑立於崇禎九年(1636年)。 碑文已經模糊, 依稀可以辨識的文字是:“蓋聞古人雲積金……韓村河迎四方之通渡也……”, 落款“大明崇禎九年歲次內午孟夏癸已月吉辰立。 ”。

韓村河是一個古老的村莊, 村西有西漢紀信將軍墓, 有唐開成年間的墓葬, 碑刻中有, “韓村”字樣。 其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年以前。

韓村河的歷史上被人稱為“寒心河”。解放前,韓村河村是一個典型的村破家貧的貧窮農村,饑餓與貧窮氤氳著在這片土地。村內可耕作土地僅占全村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且土地貧瘠,不宜耕作;此外,由於村域地勢低平,右鄰龍泉河,前臨漭流河 (俗稱牤牛河)。雖然有豐富的水資源,但一到夏季極易遭到暴雨山洪侵襲,輕則水土流失,莊稼沖毀;重則房倒屋塌,百姓流離失所,逃荒要飯。直到改革開放前,全村老少依舊在為溫飽發愁。據《房山縣誌》、《良鄉縣誌》記載,歷史上房山西南的韓村河附近水患頻發,僅明朝洪武至天啟250年間嚴重的水災就有14次之多。

房山區長溝鎮雙磨村中

有一條自西向東流淌的河流

村中南北通道上有一座橋

橋北西側立有兩通石碑

記載了修橋的經過

雙磨村的兩座重修石橋碑

東面的石碑立於清代光緒九年(1883年),坐北朝南,方首方座。碑高2.45米,寬0.82米,厚0.28米;碑座距地面高0.17米、寬1.07米、厚0.57米。碑額篆書:“萬古流芳。”由於風雨剝蝕,碑文已經模糊,依稀可以辨識出以下文字:“厥夫十月成梁,古有定制。蓋以土木為橋者也……後面的碑文比較模糊,大意是說,土木為橋的地方多是平原之野,水勢平緩,可以涉足,絕非水勢兇險之地;而這裡“畿輔之地,西接太行,每夏秋之交,山泉漲發,驚湍急流,震盪洶湧”修橋不能僅靠幾塊木板、土石為之。碑文繼續敘述道,這裡修橋必須“如盧溝,如拒馬那樣,雲舒虹臥。以石代木,乃地勢使然也。”。

後面的碑文具體說到雙磨村修橋始末。“雙磨村居房邑西南,接西陵禦道,近太行之麓,村之東北南舊有石橋三座,建自清道光十六年……由此可知雙磨村最早有記載的石橋修建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距今已經170多年了。碑文著重記述了這次修橋的經過:“……甫經數十年,霖摧浪湍”原來的石橋漸漸損毀,於是:“本鄉善士並四方往來諸君子,捐資鉅資若干,更新修葺,於癸未歲暮春竣工。從此,波湧浪奔,常倚其中流砥柱。……大清光緒九年四月立。”碑文最後刻有“王怡愷撰文,齊華齡書丹”以及修橋當事人及捐款人劉貴、劉珍等人的姓名。

緊鄰光緒年的修橋碑立有中華民國十三年四月立的修橋碑刻。首刻有“雙磨村重修石橋碑記”。碑通高2.5米、寬0.86米、厚0.25米;碑首高0.83米、寬0.9米、厚0.27米。碑文也已經模糊不清,依照能夠辨識的文字,可知碑文大意是:自道光十六年修建石橋,至光緒九年重修,此橋已經破敗不堪。而“水勢氾濫與左右,不分冬夏,歲歲皆然。是故行人外來,泥濘沾濡,共嗟不便。”村人無奈,平墊沙石以方便行走,但每年山洪暴發,沖刷河道,依然難行。於是村人首事(即村幹部),共襄義舉,募化四方,重修村南之橋。這次重修還將橋址、橋身進行了改動。“橋址南移二丈有奇,增修五孔。兩端接砌,砥平四丈。

”碑文中還敘述了這次重修還將村南村北兩橋同時重修的事情,由於工程浩大,四旬而成,費用糜多,當時所募集的款項出現了虧空“集資一千二百餘元,下虧六百餘元。”。虧損部分則按地捐籌。

永濟橋位於南窖鄉北安村老村中

建於清代光緒年間

南北橫跨河道之上

是一座用石灰石砌成的

單孔石拱橋

永濟橋離河面高4.4米,拱寬8米,橋面寬4.4米,東西長10米,上有磚砌護牆,可供村裡人馬車輛通行。橋東側刻銘文“紫氣東來,光緒十八□年,□月重修”。重修時間為光緒十八年即西元1892年,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今天我們來到這裡,在橋邊詢問年老的村民,他們說,聽老輩子人們說,這座橋修建過很多次,每當橋身破損,危及行人安全,村裡便有急公好義的熱心人出門組織村民集資修橋,但不知道光緒十八年是第幾次重修。

如今,歷經百年滄桑的古橋依然默默的拱衛著古老的村莊,橋的兩端有許多北安村農民世世代代居住的農家院落,這座古樸的石橋多年來為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便利。古橋西側的橋拱之上楷書“永濟橋”三個大字,這應該是樸實勤勞的北安人祖祖輩輩對這座古橋的讚頌吧。

在時間面前

再堅固的橋也抵不住風雨剝蝕

許多古橋在荒草的覆蓋下

孤寂地終老

更多的則是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倖存下來的古橋

是活著的文物瑰寶

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資訊

每座橋都有著可以回味的感人故事

顯現出歷史文化閃爍的燿燿亮光

作者顧夢紅

韓村河的歷史上被人稱為“寒心河”。解放前,韓村河村是一個典型的村破家貧的貧窮農村,饑餓與貧窮氤氳著在這片土地。村內可耕作土地僅占全村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且土地貧瘠,不宜耕作;此外,由於村域地勢低平,右鄰龍泉河,前臨漭流河 (俗稱牤牛河)。雖然有豐富的水資源,但一到夏季極易遭到暴雨山洪侵襲,輕則水土流失,莊稼沖毀;重則房倒屋塌,百姓流離失所,逃荒要飯。直到改革開放前,全村老少依舊在為溫飽發愁。據《房山縣誌》、《良鄉縣誌》記載,歷史上房山西南的韓村河附近水患頻發,僅明朝洪武至天啟250年間嚴重的水災就有14次之多。

房山區長溝鎮雙磨村中

有一條自西向東流淌的河流

村中南北通道上有一座橋

橋北西側立有兩通石碑

記載了修橋的經過

雙磨村的兩座重修石橋碑

東面的石碑立於清代光緒九年(1883年),坐北朝南,方首方座。碑高2.45米,寬0.82米,厚0.28米;碑座距地面高0.17米、寬1.07米、厚0.57米。碑額篆書:“萬古流芳。”由於風雨剝蝕,碑文已經模糊,依稀可以辨識出以下文字:“厥夫十月成梁,古有定制。蓋以土木為橋者也……後面的碑文比較模糊,大意是說,土木為橋的地方多是平原之野,水勢平緩,可以涉足,絕非水勢兇險之地;而這裡“畿輔之地,西接太行,每夏秋之交,山泉漲發,驚湍急流,震盪洶湧”修橋不能僅靠幾塊木板、土石為之。碑文繼續敘述道,這裡修橋必須“如盧溝,如拒馬那樣,雲舒虹臥。以石代木,乃地勢使然也。”。

後面的碑文具體說到雙磨村修橋始末。“雙磨村居房邑西南,接西陵禦道,近太行之麓,村之東北南舊有石橋三座,建自清道光十六年……由此可知雙磨村最早有記載的石橋修建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距今已經170多年了。碑文著重記述了這次修橋的經過:“……甫經數十年,霖摧浪湍”原來的石橋漸漸損毀,於是:“本鄉善士並四方往來諸君子,捐資鉅資若干,更新修葺,於癸未歲暮春竣工。從此,波湧浪奔,常倚其中流砥柱。……大清光緒九年四月立。”碑文最後刻有“王怡愷撰文,齊華齡書丹”以及修橋當事人及捐款人劉貴、劉珍等人的姓名。

緊鄰光緒年的修橋碑立有中華民國十三年四月立的修橋碑刻。首刻有“雙磨村重修石橋碑記”。碑通高2.5米、寬0.86米、厚0.25米;碑首高0.83米、寬0.9米、厚0.27米。碑文也已經模糊不清,依照能夠辨識的文字,可知碑文大意是:自道光十六年修建石橋,至光緒九年重修,此橋已經破敗不堪。而“水勢氾濫與左右,不分冬夏,歲歲皆然。是故行人外來,泥濘沾濡,共嗟不便。”村人無奈,平墊沙石以方便行走,但每年山洪暴發,沖刷河道,依然難行。於是村人首事(即村幹部),共襄義舉,募化四方,重修村南之橋。這次重修還將橋址、橋身進行了改動。“橋址南移二丈有奇,增修五孔。兩端接砌,砥平四丈。

”碑文中還敘述了這次重修還將村南村北兩橋同時重修的事情,由於工程浩大,四旬而成,費用糜多,當時所募集的款項出現了虧空“集資一千二百餘元,下虧六百餘元。”。虧損部分則按地捐籌。

永濟橋位於南窖鄉北安村老村中

建於清代光緒年間

南北橫跨河道之上

是一座用石灰石砌成的

單孔石拱橋

永濟橋離河面高4.4米,拱寬8米,橋面寬4.4米,東西長10米,上有磚砌護牆,可供村裡人馬車輛通行。橋東側刻銘文“紫氣東來,光緒十八□年,□月重修”。重修時間為光緒十八年即西元1892年,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今天我們來到這裡,在橋邊詢問年老的村民,他們說,聽老輩子人們說,這座橋修建過很多次,每當橋身破損,危及行人安全,村裡便有急公好義的熱心人出門組織村民集資修橋,但不知道光緒十八年是第幾次重修。

如今,歷經百年滄桑的古橋依然默默的拱衛著古老的村莊,橋的兩端有許多北安村農民世世代代居住的農家院落,這座古樸的石橋多年來為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便利。古橋西側的橋拱之上楷書“永濟橋”三個大字,這應該是樸實勤勞的北安人祖祖輩輩對這座古橋的讚頌吧。

在時間面前

再堅固的橋也抵不住風雨剝蝕

許多古橋在荒草的覆蓋下

孤寂地終老

更多的則是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倖存下來的古橋

是活著的文物瑰寶

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資訊

每座橋都有著可以回味的感人故事

顯現出歷史文化閃爍的燿燿亮光

作者顧夢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