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科院專家談種植業結構調整 根本出路在於面向市場

東北網3月30日訊(記者 許俊鵬 實習記者 劉賀 )當前, 正值全省備春耕生產關鍵時期, “調結構保增收”成了今年備耕的“熱詞”。 那麼, 種植業結構到底該如何調整?國家高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省農科院育種研究所副所長焦少傑表示, 種植業結構調整根本出路在於面向市場, 只有將種出的產品銷售出去才會取得效益, 訂單生產是方向。

焦少傑告訴記者, 去年國家取消了玉米最低收購價保護政策, 我省不少玉米種植戶主動調減了籽粒玉米的種植面積, 轉而種植雜糧雜豆。 大量的雜糧雜豆同時上市,

導致市場供需關係的改變, 農戶種植雜糧雜豆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收益。 我省今年還要再減少籽粒玉米種植面積, 因此, 今年農業生產依然面臨市場壓力, 這就要求種植戶主動面向市場, 通過訂單形式與市場接軌。 對於傳統的籽粒玉米種植區, 焦少傑建議, 種植戶可以選擇優良品種鮮食玉米進行種植, 然後通過合作社或者展銷會等方式尋找市場,

今年, 不少農戶也在諮詢高粱種植前景。 焦少傑告訴記者, 去年黑龍江省高粱種植面積約為150萬畝, 單產達446公斤/畝, 高粱的收購價格為0.8~0.95元, 一晌地的種植成本為3000~4000元, 畝純效益300元左右。 但是, 種植戶首先要考慮高粱的銷售問題, 不要盲目的大面積進行種植。 種植戶可以選擇與一些酒廠達成協議,

形成“企業+基地”的產業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