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愛吼孩子的陳小春,是怎麼養出“小暖男”Jasper的?

面對很多“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會控制情緒的家長對孩子傷害很大”這類育兒理論, 我們內心憤憤不平, “咋?養個孩子還不能吵架啦?”

其實不是不能吵架, 而是在吵架的時候就事論事, 不要蔓延。 養出內心無比堅定的孩子才是王道:你們吵架不是我的錯。

看《爸爸去哪兒》裡有陳小春, 略感意外, 青春記憶裡的山雞哥呀, 一言不合就動手哎, 好難想像他應對小朋友吃喝拉撒時的樣子。 而且從先導片裡的前采開始, 太太應采兒叮囑他要每天早上給兒子量體溫, 陳小春就一臉無所謂和不耐煩。 他說平時兒子都是外公外婆帶,

全家都圍著他叫「寶貝」「寶貝」。 然後還表明立場:我可不會那樣!我可不會縱容他!好擔心Jasper會從頭哭到尾。 卻沒想到第一集就被這對父子圈粉。

福建平潭那一集, 從海邊撈完食材, 幾個爸爸帶著孩子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準備晚飯, Jasper慢悠悠地走路, 沉迷于村長李銳送他的擴音器, 邊走邊玩, 著急趕回去做飯的陳小春怒氣值一路飆升, 終於爆發了。

「你在幹嘛!Hurry up !」氣壓低到負。

其實陳小春的「凶」從節目剛開始就表現出來了, 活潑的Jasper被陳小春抱進車裡後, 開心地轉來轉去。 陳小春上車後, 立馬面無表情地喊道:「坐好, ok?先坐好。 」

節目中, 當Jasper獲得村長的允許, 在一旁挑選李子作為自己獎品的時候, 陳小春一臉無奈地走過去, 一把托起Jasper, 扔掉了Jasper握在手中的李子。 再後來, 可憐的Jasper在後面弱弱地喊著:「你們等我, 你們等我。 」親爹陳小春在前面健步如飛, 回頭看著遠處的兒子, 還一臉不耐煩地說:「Hurry up!」

我已經在等待Jasper哭鼻子了

——難道不是嗎?

——很多小朋友被這麼一吼, 要麼不敢說話, 要麼肯定就癟嘴大哭,

而且你也知道啊, 春哥那張垮下來的臉是有多嚇人, 氣氛真的超僵, 連我這個吃瓜群眾看得都有點兒慌。

然而, Jasper的回應卻讓人出乎意料, 他先是理智地問生氣的爸爸:「What’s wrong with u?」陳小春站在臺階反問:「 What? 」Jasper想起自己手裡的喇叭, 氣定神閑地打開開關, 對爸爸說 :「Can you stop (being) angry now?」用完, 還不忘把開關關上。

全程淡定, 思路清晰。 再看陳小春的表情, 他大概也沒想到兒子會說出這句話, 本來還黑著的一張臉, 隱約抽動了兩下, 憋了一會兒笑, 說出一句:「I am so sorry.」

兒子很酷, 爸爸也很酷

陳小春屢次黑臉, 有時候是因為擔心Jasper會吵到別人, 所以才嚴厲制止Jasper的調皮行為;有時候則是因為天氣酷熱但任務很重, 又是劃腰子桶, 又是釣食材卡, 又要狂喊告訴兒子是什麼食材, 難免是會有情緒的。 陳小春也不掩飾, 直接對著兒子發火, 哪怕是在鏡頭前——因為他不覺得這需要掩飾。

而Jasper的冷靜表現, 更加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在他們家, 發火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 情緒不是災難, 不是噩夢, 不是失控動手, 情緒只是情緒而已。 具體地說,

只是山雞哥臉上的肌肉抽動了兩下而已。

很多育兒理念都說,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那會對孩子的性格有重大的影響。 搞得我們這些做爸媽的, 一度束手束腳——但問題是, 吵架這事兒還能挑時間嗎, 還專門挑一個孩子不在家的時間, 喊一二三, 開始吵架嗎?

看陳小春和應采兒就知道了,兩個人都是火爆脾氣,在《極速前進》那期裡,因為接收到的位址錯誤平白浪費了比賽時間,天氣燥熱再加上求勝心切,應采兒的脾氣一下上來了,沖著閨密劉芸怒吼:「不要再倒了,小心小心,我說了讓你小心!」劉芸也回擊:「我又不是故意的!」但兩個人發完火後,就很快又和好了。

事後應采兒說:「我脾氣本來就很暴躁,我是來吵架的嘛?地址錯了,我當時火就上來了,也不管是不是在拍,就吵起來了。」

除了和閨蜜吵,應采兒和山雞哥也吵得不亦樂乎。在一次採訪中應采兒說,陳小春話真得太少了,一棍子打不出幾句話,所以她就很喜歡通過吵架去搞他一下,但她知道他的底線,在他的底線之上,她覺得吵架還是挺好玩的。

之後,陳小春就接過話筒說,「我們的確是三天一小吵,但我們不會因此而分開。」現場一片被甜到齁的慘叫。

所以問題不在能不能吵架,而在於吵架的出發點,以及如何收尾。他們相愛,他們吵架,不是為了傷害誰,只是為了告訴對方,我生氣了,你要不要哄我。然後接收到這個資訊點後,他們會去哄對方。

也難怪,Jasper能在爸爸快要火山爆發的時候,氣定神閑地告訴他,「你可不可以不要生氣啊。」他還會說,「I love you forever.」

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有第二點,這對父子的邊界都很清晰

陳小春說出 I am so sorry 的時候,一時間,彈幕齊發,大家紛紛說,我以為山雞哥會死撐,說一些「正確」的話,比如「你這麼慢,會耽誤我們做飯!」、「別的小朋友都已經回自己房間了,就你這麼慢吞吞!」這些回應,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

陳小春在那一瞬間的回復,反應出他的下意識:他看清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的情緒過火了,所以他說出的那句話是,I am so sorry。

這也是為什麼,Jasper在那種低氣壓下,能拿起擴音喇叭對Daddy喊話,因為他不把Daddy的發火當做自己的錯,他的第一反應是Daddy出了什麼問題,而不是「我出了什麼問題?」

要知道,有多少小孩子在父母發火的時候,不,甚至父母只是表露出有那麼一絲不愉快的時候,就會緊張兮兮地想:我是不是什麼地方又做錯了?

能這麼理所應當地把問題交回給當事人,這孩子真是拎得清啊。

這當然不是天生的。說明在他們家,這是一個天然的原則:誰的情緒,誰來負責。

但是在大多數家庭裡,可就沒有這麼清晰的邊界感。小朋友玩得好好的,忽然之間父母就發火了,孩子也就立刻覺得自己做錯了。在這些家庭裡,一個不言自明的規則是:「爸爸媽媽不高興,因為你不乖。」但小朋友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只好以沉默來表達抗議,或者用大哭來表達委屈或者恐懼。

從大人到孩子,都把邊界弄錯了。我的情緒是你的錯,你要替我的情緒負責。

每一個這樣想的爸爸,都該讓Jasper問一句:「What's wrong with you?」

而每一個這樣想的孩子,都應該看看陳小春叔叔是怎麼跟孩子道歉的,然後他們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大人不高興,是可以大人自己處理的啊……

最後值得提的一點是,陳小春的姿態。萬萬沒想到,他會認錯,會徵求孩子的原諒,他的道歉自然而然,不彆扭、不誇張。當時我心裡想,哇,這個常常板著一張臉的「嚴父」,他根本沒有當自己是權威啊。不像很多爸爸,哪怕心裡覺得自己做錯了,嘴上都要死撐一下,「溫和而堅定」地說,因為我是你爸。

晚上睡覺時,Jasper對爸爸說:「你今天生了很多氣。」陳小春連忙說對不起,然後問Jasper:「你能原諒我嗎?」Jasper立馬點頭。

這個場景讓我感覺到了真實和平等,是兩個真實的柔軟的人在對話。

我猜想,這件事在兩人心裡都翻篇了。甚至,這樣的衝突增強了父子倆的感情。

看著這段話,忍不住嘴角上翹。看了很多應采兒的採訪,印象很深的一點是她真的很擅長表達需求。陳小春說自己以前話很少,也不太笑,但是跟應采兒在一起,「她會要求我每天睡前說‘晚安’,每天報備自己的行程,慢慢也就變成習慣了。」、「她很野蠻,對我說話很大聲,會很直接地要求我,可我就是被她吃得死死的。」這樣的一家人,有需求會表達,有脾氣就發,然後在很多時候,他們互相說:

「I love you forever,I love you only.」

作者:崔璀,85後創業媽媽,上市公司藍獅子前COO、頭頭是道基金董事,相信最酷的媽媽,就是看起來不靠譜,但總有辦法。關注公眾號: Momself,他們關心你怎麼養孩子,我只關心你。期待遇見。:)

你因為什麼事情對孩子發過脾氣?事後又是怎麼做的呢?來留言區裡聊聊吧。

開始吵架嗎?

看陳小春和應采兒就知道了,兩個人都是火爆脾氣,在《極速前進》那期裡,因為接收到的位址錯誤平白浪費了比賽時間,天氣燥熱再加上求勝心切,應采兒的脾氣一下上來了,沖著閨密劉芸怒吼:「不要再倒了,小心小心,我說了讓你小心!」劉芸也回擊:「我又不是故意的!」但兩個人發完火後,就很快又和好了。

事後應采兒說:「我脾氣本來就很暴躁,我是來吵架的嘛?地址錯了,我當時火就上來了,也不管是不是在拍,就吵起來了。」

除了和閨蜜吵,應采兒和山雞哥也吵得不亦樂乎。在一次採訪中應采兒說,陳小春話真得太少了,一棍子打不出幾句話,所以她就很喜歡通過吵架去搞他一下,但她知道他的底線,在他的底線之上,她覺得吵架還是挺好玩的。

之後,陳小春就接過話筒說,「我們的確是三天一小吵,但我們不會因此而分開。」現場一片被甜到齁的慘叫。

所以問題不在能不能吵架,而在於吵架的出發點,以及如何收尾。他們相愛,他們吵架,不是為了傷害誰,只是為了告訴對方,我生氣了,你要不要哄我。然後接收到這個資訊點後,他們會去哄對方。

也難怪,Jasper能在爸爸快要火山爆發的時候,氣定神閑地告訴他,「你可不可以不要生氣啊。」他還會說,「I love you forever.」

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有第二點,這對父子的邊界都很清晰

陳小春說出 I am so sorry 的時候,一時間,彈幕齊發,大家紛紛說,我以為山雞哥會死撐,說一些「正確」的話,比如「你這麼慢,會耽誤我們做飯!」、「別的小朋友都已經回自己房間了,就你這麼慢吞吞!」這些回應,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

陳小春在那一瞬間的回復,反應出他的下意識:他看清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的情緒過火了,所以他說出的那句話是,I am so sorry。

這也是為什麼,Jasper在那種低氣壓下,能拿起擴音喇叭對Daddy喊話,因為他不把Daddy的發火當做自己的錯,他的第一反應是Daddy出了什麼問題,而不是「我出了什麼問題?」

要知道,有多少小孩子在父母發火的時候,不,甚至父母只是表露出有那麼一絲不愉快的時候,就會緊張兮兮地想:我是不是什麼地方又做錯了?

能這麼理所應當地把問題交回給當事人,這孩子真是拎得清啊。

這當然不是天生的。說明在他們家,這是一個天然的原則:誰的情緒,誰來負責。

但是在大多數家庭裡,可就沒有這麼清晰的邊界感。小朋友玩得好好的,忽然之間父母就發火了,孩子也就立刻覺得自己做錯了。在這些家庭裡,一個不言自明的規則是:「爸爸媽媽不高興,因為你不乖。」但小朋友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只好以沉默來表達抗議,或者用大哭來表達委屈或者恐懼。

從大人到孩子,都把邊界弄錯了。我的情緒是你的錯,你要替我的情緒負責。

每一個這樣想的爸爸,都該讓Jasper問一句:「What's wrong with you?」

而每一個這樣想的孩子,都應該看看陳小春叔叔是怎麼跟孩子道歉的,然後他們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大人不高興,是可以大人自己處理的啊……

最後值得提的一點是,陳小春的姿態。萬萬沒想到,他會認錯,會徵求孩子的原諒,他的道歉自然而然,不彆扭、不誇張。當時我心裡想,哇,這個常常板著一張臉的「嚴父」,他根本沒有當自己是權威啊。不像很多爸爸,哪怕心裡覺得自己做錯了,嘴上都要死撐一下,「溫和而堅定」地說,因為我是你爸。

晚上睡覺時,Jasper對爸爸說:「你今天生了很多氣。」陳小春連忙說對不起,然後問Jasper:「你能原諒我嗎?」Jasper立馬點頭。

這個場景讓我感覺到了真實和平等,是兩個真實的柔軟的人在對話。

我猜想,這件事在兩人心裡都翻篇了。甚至,這樣的衝突增強了父子倆的感情。

看著這段話,忍不住嘴角上翹。看了很多應采兒的採訪,印象很深的一點是她真的很擅長表達需求。陳小春說自己以前話很少,也不太笑,但是跟應采兒在一起,「她會要求我每天睡前說‘晚安’,每天報備自己的行程,慢慢也就變成習慣了。」、「她很野蠻,對我說話很大聲,會很直接地要求我,可我就是被她吃得死死的。」這樣的一家人,有需求會表達,有脾氣就發,然後在很多時候,他們互相說:

「I love you forever,I love you only.」

作者:崔璀,85後創業媽媽,上市公司藍獅子前COO、頭頭是道基金董事,相信最酷的媽媽,就是看起來不靠譜,但總有辦法。關注公眾號: Momself,他們關心你怎麼養孩子,我只關心你。期待遇見。:)

你因為什麼事情對孩子發過脾氣?事後又是怎麼做的呢?來留言區裡聊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