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烽火張垣」風雨滄桑的上穀郡(下)

烽 火 張 垣

編者按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 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 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 獨特的地理位置, 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 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 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 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 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 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 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 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 張垣方志按西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

以饗讀者。 今天張垣方志向大家推送風雨滄桑的上穀郡, 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風雨滄桑的上穀郡

之前張垣方志文章介紹了古代國和馬水之戰,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 秦國攻克邯鄲,

趙遷兵敗被俘, 趙國滅亡。 被廢的太子趙嘉, 在國破家亡的關鍵時刻, 被趙國的舊臣擁立為代王, 一起跑到代地(今蔚縣一帶), 繼續抵抗秦軍。 並與燕兵會合, 駐紮上穀。 前227年, 發生了荊軻刺秦王的事件, 秦始皇大怒, 命大將王翦興兵伐燕, 與燕、代軍隊戰于易水之西, 燕、代軍大敗。 這一戰, 燕國軍隊被消滅殆盡, 最終燕國滅亡, 秦王嬴政兼併六國, 一統天下。

為了防禦匈奴的進犯, 秦始皇派蒙恬帶領30萬大軍鎮守北方邊境。 當時, 上穀郡為全國36郡之一, 又是北疆重鎮。 上穀郡當時所管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張家口市區、宣北區、萬全區、崇禮區、懷來縣、涿鹿縣、赤城縣、張北縣、沽源縣以及北京市延慶區、昌平區及內蒙古太僕寺旗等地。 在蒙恬的帶領下,

將原燕、趙、秦三國北方長城連接起來, 又新建了城牆。 這樣, 從西面的臨洮(今甘肅岷縣)到東面的遼東(今遼寧遼陽西北), 連成一條萬里長城。 這座舉世聞名的古建築, 一直成為中華民族文明古國的象徵。 在交通驛路方面, 懷來地貌兩山夾一川, 是一條東西長廊。 西上高原大漠, 東進居庸天險。 這裡是戰國時期的“上穀幹道”, 又是秦始皇時代的“秦馳道”。

風雨滄桑的上穀郡

西漢初年, 上穀郡領沮陽(今懷來境)、泉上(今懷來境)、且居(今懷來境)、涿鹿(今涿鹿境)、潘(今涿鹿境)、下落(今涿鹿境)、軍都(今北京昌平境)、居庸(今北京延慶境)、夷輿(今北京延慶境)、寧(今萬全區境)、昌平(今陽原縣境), 廣寧(張家口市轄地)、茹(張家口市轄地)、雛瞀(今蔚縣境)、女祁(今赤城境)等十五縣, 郡治仍為沮陽。 漢武帝時期, 匈奴多次入侵上谷郡, 車騎將軍衛青和上谷郡太守郝賢多次抗擊匈奴, 賜衛青關內侯爵位, 封郝賢為眾利侯。

東漢光武帝時期, 匈奴侵擾越來越頻繁, 邊界各州郡無力抵抗。 建武十五年(39年)2月,

派遣吳漢率領馬成、馬武等北上打擊匈奴。 將雁門郡、代郡、上穀郡的官民6萬餘人遷徙, 安置在居庸關、常山關以東, 避開匈奴的侵擾。 匈奴左部於是又進入邊塞以內居住。 這時東漢朝廷在邊塞增派武裝部隊, 每個據點達數千人。 建武二十六年(50年), 過去遷出的居民又回到了本土, 朝廷又用免刑的囚徒整修了城牆, 賜給返鄉人員治裝費, 調糧供應。 隨著邊界穩定和經濟發展, 上穀郡的人口逐漸地多了起來。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上穀郡有戶三萬六千, 人口十一萬七千多人”, 這是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以來的官方有組織的第二次人口大遷徙。 同時, 上穀郡治所也遷回了大古城。

風雨滄桑的上谷郡

東漢光武帝時期,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王霸任上谷太守,他帶領刑徒6000餘人,與杜茂一起在飛狐道上修築長城,防禦匈奴,經營上谷20餘年,使北疆長期平安無事,漢建武三十年(54年)被封為淮陵侯。

三國時期,上穀郡隸屬佔據北方的曹操管轄,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上谷郡的太守是閻志。西晉,上穀郡領沮陽、居庸二縣,轄域大為縮小。十六國時期,後燕主慕容垂率軍討伐鮮卑,回軍途中,死在上谷沮陽。

南北朝時期,北魏改上谷郡為平原郡,仍與沮陽縣同治。北魏時期,發生了北部六鎮起義。起義軍失敗後,原在今內蒙古興和縣和河北省尚義縣交界的哈拉溝鄉土城子的柔玄鎮兵,被遷徙安置在上穀郡。上谷農民杜洛周率領鎮兵再次起義。到第二年,原懷朔鎮邊鮮於禮等率北鎮流民在定州的左人城(今河北唐縣西)起義。後來,因為起義軍內部互相殘殺,最終導致這次起義再度失敗。但是,它動搖了北魏的統治。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上穀大地經過幾次戰鬥,郡民大都流亡關內,上穀大地一派淒涼景象。

北齊河清三年(564年)九月,突厥十萬騎兵攻打上谷,沮陽城被毀掉。從此,上谷郡城池成了一片廢墟,此後上穀郡與沮陽縣從記載中消失。上谷郡城自戰國燕昭王始建,到北齊河清三年廢棄,共經歷7個大的歷史時期,11個封建王朝,曆世846年。

上穀郡的駐地是在今懷來縣大古城村北,僅在東漢時期短暫遷移。古書中多有記載,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清夷水(媯水)東南流逕沮陽城,秦始皇上谷郡治所也”“沮陽城東八十裡有牧牛山(團山)”“沮陽城東北六十裡有大翮、小翮山”“涿鹿(礬山)東北至上穀城六十裡”“濕水出居庸關東,關在沮陽東南六十裡”。根據《水經注》詳實的方位指定,又經近代全方位地實地勘測,最終確定上穀郡遺址在大古城。至今,官廳湖南岸的上穀郡殘垣猶在。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懷來縣誌》《蔚縣誌》《涿鹿縣誌》《張家口事典》《張家口軍事文化大觀》《張家口軍事志》《可愛的張家口》《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懷來政協文史資料——上穀郡》《中國歷史地圖集》等)

風雨滄桑的上谷郡

東漢光武帝時期,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王霸任上谷太守,他帶領刑徒6000餘人,與杜茂一起在飛狐道上修築長城,防禦匈奴,經營上谷20餘年,使北疆長期平安無事,漢建武三十年(54年)被封為淮陵侯。

三國時期,上穀郡隸屬佔據北方的曹操管轄,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上谷郡的太守是閻志。西晉,上穀郡領沮陽、居庸二縣,轄域大為縮小。十六國時期,後燕主慕容垂率軍討伐鮮卑,回軍途中,死在上谷沮陽。

南北朝時期,北魏改上谷郡為平原郡,仍與沮陽縣同治。北魏時期,發生了北部六鎮起義。起義軍失敗後,原在今內蒙古興和縣和河北省尚義縣交界的哈拉溝鄉土城子的柔玄鎮兵,被遷徙安置在上穀郡。上谷農民杜洛周率領鎮兵再次起義。到第二年,原懷朔鎮邊鮮於禮等率北鎮流民在定州的左人城(今河北唐縣西)起義。後來,因為起義軍內部互相殘殺,最終導致這次起義再度失敗。但是,它動搖了北魏的統治。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上穀大地經過幾次戰鬥,郡民大都流亡關內,上穀大地一派淒涼景象。

北齊河清三年(564年)九月,突厥十萬騎兵攻打上谷,沮陽城被毀掉。從此,上谷郡城池成了一片廢墟,此後上穀郡與沮陽縣從記載中消失。上谷郡城自戰國燕昭王始建,到北齊河清三年廢棄,共經歷7個大的歷史時期,11個封建王朝,曆世846年。

上穀郡的駐地是在今懷來縣大古城村北,僅在東漢時期短暫遷移。古書中多有記載,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清夷水(媯水)東南流逕沮陽城,秦始皇上谷郡治所也”“沮陽城東八十裡有牧牛山(團山)”“沮陽城東北六十裡有大翮、小翮山”“涿鹿(礬山)東北至上穀城六十裡”“濕水出居庸關東,關在沮陽東南六十裡”。根據《水經注》詳實的方位指定,又經近代全方位地實地勘測,最終確定上穀郡遺址在大古城。至今,官廳湖南岸的上穀郡殘垣猶在。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懷來縣誌》《蔚縣誌》《涿鹿縣誌》《張家口事典》《張家口軍事文化大觀》《張家口軍事志》《可愛的張家口》《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懷來政協文史資料——上穀郡》《中國歷史地圖集》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