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治維新三傑,為何兩個都不得善終?

“明治維新”這個歷史大事兒, 大夥不會陌生, 當初原始落後的日本就是通過它才迅速躋身亞洲甚至世界強國之列的。 在這場改變日本命運的改革運動中, 有三位輔佐明治天皇的精英被譽為“維新三傑”, 即大久保利通(1830—1878年)、西鄉隆盛(1828—1877年)和木戶孝允(1833—1877年), 踹翻幕府, 他們功勳卓著;推動改革, 他們居功甚偉。 然而這三位相當於開國元勳的重量級人物, 卻只有一位是善終的, 另兩位都死得很慘, 這是為啥呢?

大久保利通是“三傑”中權力最大者, 他是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粉, 號稱“東洋俾斯麥”, 此君文武雙全,

手段強硬, 相當“鐵血”, 誰敢擋道, 他必踹飛!大久保利通出身薩摩藩(今鹿兒島)下級武士, 1866年他和另兩位壯志淩雲的武士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結成了薩摩、長洲兩藩的倒幕聯盟——“蕃”相當於咱們中國春秋戰國時候的諸侯國, 表面上遵從于最高領導者德川幕府, 實際上, 各種小動作。 而且這倆藩是當時全日本實力強也是最能打的倆藩, 在大久保等人的策劃下, 1868年, 倒幕派發動政變, 宣佈“王政復古”, 一舉推翻了統治日本達265年之久的德川幕府, 擁立年僅16歲的睦仁天皇親政, 改元“明治”, 遷都東京。

大久保利通

明治政府成立後, 大久保相繼擔任大藏卿(財政部長)、內務卿(類似於公安部長, 但權利更大)等要職。 他推行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政策, 還親自去歐美各國考察, 引進西方的先進制度和科學技術。 大到殖產興業等國策, 小到和天皇一起帶頭減掉髮髻, 大久保利通可謂鞠躬盡瘁。

大久保崇拜俾斯麥, 也拜訪過這位西洋牛人, 他在執政時更是盡顯“鐵血”風格——手握大權, 各種專斷, 最愛搞高壓政策。

九州佐賀縣保守勢力不服改革, 他親自給鎮壓了;入侵臺灣逼迫清政府大量賠款的, 也是他;強迫朝鮮簽訂不平等條約的, 還是他。 不過當時日本的國力還沒有發展到後來的那種極牛的地步, 在對外擴張上, 大久保倒沒啥大動作。 大久保對於擴張不著急, 但他昔日的政治夥伴西鄉隆盛很著急, 總想直接出兵朝鮮, 大久保很生氣, 乾脆把夥伴也給踹下臺了, 自己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實權, 從此更加專斷, 這導致煩他甚至恨他的人越來越多。 1878年5月, 有人終於受不了他了, 在他乘馬車時把他刺殺了, 大久保死的時候還不到50歲, 兇手島田一郎是一位自由民權派的猛士, 一直視大久保為奸賊。

西鄉隆盛

在大久保利通遇刺的前一年, 他那位與其意見不合併遭到他排擠的盟友——西鄉隆盛, 就已經掛了, 他是自殺的, 比較悲壯。 和大久保一樣, 西鄉死時也是49歲。 西鄉隆盛是“三傑”中最受日本老百姓喜歡的一位, 也是三傑中唯一的軍事家。 這位王陽明的鐵粉一生熱血豪膽,

堅毅頑強, 曾有部美國電影《最後的武士》, 裡面那位森勝元就是以西鄉隆盛為原型的。 西鄉和大久保是老鄉, 都是薩摩藩下級武士, 在推翻幕府的行動中, 西鄉在1868年1月的鳥羽-伏見之戰中把幕府軍隊打得屁滾尿流, 接著又率領明治新政府的軍隊把幕府的殘餘勢力全部掃除, 可謂軍功第一。

明治天皇坐穩寶座後, 西鄉隆盛先後擔任元帥(非軍銜)兼近衛都督、參議兼近衛都督等要職, 軍銜為陸軍大將, 他可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位陸軍大將。 在侵略朝鮮的問題上, 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發生了分歧, 即所謂“征韓論”風波。 結果西鄉哪裡是狡猾的大久保的對手, 他被排擠了。 西鄉一怒之下, 掛冠而去, 回老家鹿兒島了。 1877年, 鹿兒島一幫看政府不順眼的士族發動叛亂, 拉來西鄉隆盛當他們的老大,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西南戰爭”。這一次,西鄉隆盛戰敗了,他被政府軍的子彈打傷,選擇了自我瞭解。自殺時他讓屬下把自己的腦袋砍下來,這就是所謂的“介措”,即為切腹自殺者補刀。雖然西鄉隆盛是反叛頭子,但明治天皇聞之昔日的愛卿如此結局,依舊傷感不已。日本政府也沒有抹殺他的功績,日本老百姓更是一直喜歡著他,在東京上野公園和他的家鄉鹿兒島,都有他的雕像。

西鄉隆盛是“三傑”中最能打仗的,而“三傑”裡個人武力值最高應該是木戶孝允,這位原名桂小五郎的傢伙是長州藩(本州最西)的武士,自幼拜武林高手為師,學習劍術,功夫了得,堪稱一代劍豪。木戶孝允擁有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大腦,武士的優點和特長,他都有,但他也很瞭解西方先進的制度和科學技術。立志振興日本的他代表長州藩和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的薩摩藩聯手,策劃推翻了幕府,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先後擔任文部卿等職。無論是起草天皇施政綱領的《五條誓文》還是遠赴歐美各國考察,木戶孝允都是忙前忙後。他主張仿效歐洲國家的法典來建設日本,還非常重視國民教育問題——教育是大事啊!這點對日本成為強國可謂至關重要!

木戶孝允

木戶孝允為日本的立憲操碎了心,在他的大力推動下,伊藤博文(此人就是後來發動甲午戰爭、在戰後又逼迫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的那位日本第一位首相)等明治維新的後起之秀才制定出來確立近代天皇制的《明治憲法》(也稱《大日本帝國憲法》)。木戶孝允是“三傑”中的唯一善終者,但並不長壽,他於1877年5月因腦疾病逝,終年44歲。最後八卦一下這位政治家的情感生活,他最愛的人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藝伎松子,木戶孝允密謀推翻幕府的時候,這位癡情的姑娘多次掩護木戶,讓他逃過N次危險,木戶後來娶了她。當木戶病重時,她一直照顧著木戶,直到木戶去世,木戶死後,她馬上剃度出家了。1886年4月,溫柔的松子也去世了,她被葬在木戶的墓地旁邊……木戶和松子沒有孩子,木戶過繼了妹妹的孩子作為自己的養子,這個養子所生的孩子,就是未來二戰時候的日本甲級戰犯、擔任過內大臣(負責在皇宮內輔佐天皇,管理宮廷文書)的木戶幸一,給昭和天皇裕仁提議東條英機當首相的,就是他。

日本明治維新,確實不易,在來勢洶洶的西方列強幾乎席捲整個地球的時候,這個島國突然猛醒,在維新志士們的努力下,大力西化,由弱變強,震驚了世界。明治維新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別說那些內戰中死的人了,就這領袖級的“三傑”都有兩位是不得善終的。雖然日本變成強國後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他們維新時候的表現,還是令人欽佩的。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拉來西鄉隆盛當他們的老大,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西南戰爭”。這一次,西鄉隆盛戰敗了,他被政府軍的子彈打傷,選擇了自我瞭解。自殺時他讓屬下把自己的腦袋砍下來,這就是所謂的“介措”,即為切腹自殺者補刀。雖然西鄉隆盛是反叛頭子,但明治天皇聞之昔日的愛卿如此結局,依舊傷感不已。日本政府也沒有抹殺他的功績,日本老百姓更是一直喜歡著他,在東京上野公園和他的家鄉鹿兒島,都有他的雕像。

西鄉隆盛是“三傑”中最能打仗的,而“三傑”裡個人武力值最高應該是木戶孝允,這位原名桂小五郎的傢伙是長州藩(本州最西)的武士,自幼拜武林高手為師,學習劍術,功夫了得,堪稱一代劍豪。木戶孝允擁有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大腦,武士的優點和特長,他都有,但他也很瞭解西方先進的制度和科學技術。立志振興日本的他代表長州藩和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的薩摩藩聯手,策劃推翻了幕府,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先後擔任文部卿等職。無論是起草天皇施政綱領的《五條誓文》還是遠赴歐美各國考察,木戶孝允都是忙前忙後。他主張仿效歐洲國家的法典來建設日本,還非常重視國民教育問題——教育是大事啊!這點對日本成為強國可謂至關重要!

木戶孝允

木戶孝允為日本的立憲操碎了心,在他的大力推動下,伊藤博文(此人就是後來發動甲午戰爭、在戰後又逼迫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的那位日本第一位首相)等明治維新的後起之秀才制定出來確立近代天皇制的《明治憲法》(也稱《大日本帝國憲法》)。木戶孝允是“三傑”中的唯一善終者,但並不長壽,他於1877年5月因腦疾病逝,終年44歲。最後八卦一下這位政治家的情感生活,他最愛的人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藝伎松子,木戶孝允密謀推翻幕府的時候,這位癡情的姑娘多次掩護木戶,讓他逃過N次危險,木戶後來娶了她。當木戶病重時,她一直照顧著木戶,直到木戶去世,木戶死後,她馬上剃度出家了。1886年4月,溫柔的松子也去世了,她被葬在木戶的墓地旁邊……木戶和松子沒有孩子,木戶過繼了妹妹的孩子作為自己的養子,這個養子所生的孩子,就是未來二戰時候的日本甲級戰犯、擔任過內大臣(負責在皇宮內輔佐天皇,管理宮廷文書)的木戶幸一,給昭和天皇裕仁提議東條英機當首相的,就是他。

日本明治維新,確實不易,在來勢洶洶的西方列強幾乎席捲整個地球的時候,這個島國突然猛醒,在維新志士們的努力下,大力西化,由弱變強,震驚了世界。明治維新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別說那些內戰中死的人了,就這領袖級的“三傑”都有兩位是不得善終的。雖然日本變成強國後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他們維新時候的表現,還是令人欽佩的。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