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爾曼的輕騎兵:抗戰中的德制豪須系列裝甲車

二戰初期的德國裝甲洪流橫掃西歐, 無人能敵。 而為這支裝甲部隊擔任先鋒的, 並不是坦克, 而是一款四輪裝甲車。 這就是戰爭初期德軍大名鼎鼎的“豪須”(Horch)系列裝甲車。 無獨有偶, 萬里之外的中國在抗戰中同樣裝備了這款裝甲車, 並在戰爭中起到過積極的作用。

抗戰前夕, 為整頓軍備, 抵禦日寇, 國民政府向德國大量採購軍事裝備。 1936年4月, 根據與德國簽署的對華軍火出口訂單, 中國引進了“豪須”SdKfz221型裝甲偵察車12輛, SdKfz222型裝甲火力支援車6輛以及SdKfz223型裝甲通訊車4輛。 這批裝備分兩批運抵中國, 並於1937年7月裝備在陸軍裝甲兵團搜索營第三連。

“豪須”系列裝甲車是德國在30年代中期裝備的一款全地形四輪驅動越野裝甲車。 該系列裝甲車採用了Horch801大型轎車的底盤, 其越野能力比較出眾, 最大公路速度為80公里/小時, 最大越野速度為56公里/小時, 戰鬥全重4噸。 火力方面, 3種型號都配備有一挺7.92毫米MG34機槍, 222型除了這挺機槍外, 還裝備了一門kwk38型20毫米機關炮, 因此222型的車載成員也從221和223型的2人, 增加到了3人。 這3款車都搭載了一台“FuGSpr a”型標準電臺, 而作為通訊車輛, 223型還額外裝備了一台可用於遠距離通訊的“Fu 10 Se 30”型電臺。

中國裝備的這批“豪須”系列裝甲車與德軍裝備的原版有著較大的差別,

因為這是德國專為出口中國而特別生產的一款“簡配版”。 其與德軍裝備的原版主要區別在:車載輪胎採用早期的標準輪胎而非德軍普遍裝備的專用越野輪胎;簡化了裝甲防護;採用了早期裝備的MG13型機槍和kwk30型20毫米機關炮, 而非德軍同批次“豪須”系列裝甲車的標準車載武器;此外SdKfz222型還將原放置在20毫米機關炮左側的機槍, 換到了右側, 改為由車長控制整個武器系統, 等等。

中國軍隊裝備的“豪須”系列裝甲車雖然數量不多, 但由於將車族中3款型號全部引進, 使得第3連形成了完備的作戰體系, 正所為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這批“豪須”裝甲車主要用於擔任裝甲部隊的偵察、搜索、警戒及通訊聯絡等任務, 由於當時的中國軍隊嚴重缺乏重火力, 因此, “豪須”裝甲車還承擔了部分火力支援任務。 在裝備該型裝甲車之前, 裝甲部隊的偵察任務主要由腳踏車連裝備的德制“春達普”k800型兩輪重型摩托車所執行。 “豪須”裝甲車到來後,

第3連通常採用SdKfz221型裝甲偵察車進行單車偵察。

SdKfz221比摩托車的越野能力更強, 速度更快, 又有裝甲防護和機槍火力, 是執行偵察任務的最佳裝備。 執行警戒和輕度搜索任務時, 則通常是兩輛SdKfz221搭配進行, 利用車載電臺可以很好的保持資訊溝通。 而在進行戰場搜索和火力支援時, 則會出動2輛SdKfz221和1輛SdKfz222組成的戰鬥小隊。剩餘3輛SdKfz223擔負起連部與下屬3個搜索排(每排2個戰鬥小隊)的戰場指揮聯絡工作,另1輛SdKfz223則配備給了營屬通訊排使用。

“豪須”裝甲車並不是一款主戰裝備,在戰史裡也極少有參戰記錄,但實際上由於該型戰車其能勝任多項任務,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從而參加了抗戰中的大多數重要戰役,包括徐州會戰、桂南會戰、入緬作戰等等。1938年1月15日,裝甲兵團擴編為第200師,原搜索營第3連被改為第200師直屬偵察搜索營第3連,並奉命前往徐州地區參加了著名的台兒莊戰役。“豪須”裝甲車的首秀表現的非常出色,多次圓滿完成台兒莊週邊地區的地形偵測和搜索任務,並與日軍進行了數次遭遇戰,由於該車的炮塔採用開放式設計,造成部分人員被流彈和彈片所傷,但車輛並無大礙,戰役結束後得以全身而退。

1938年5月,該連第1排一個“豪須”裝甲車戰鬥小隊奉命編入突擊軍第一縱隊參加蘭封會戰。5月22日,第200師突擊縱隊司令邱清泉命令該小隊配合第46師一個加強連的步兵由蘭封向東搜索前進。行至離蘭封不到5公里時,發現了一隊騎兵正相向而來,仔細一看全是高頭大馬,立馬明白這是日軍的騎兵。(事後查明這是日軍第18聯隊一部)而日軍沒想到中國軍隊居然有裝甲車同行,深知不可力敵,急忙向後方撤去。“豪須”裝甲戰車小隊殲敵心切,拋開步兵後向日騎兵追去。在追擊途中該小隊又發現了日軍第14師團野戰炮兵陣地,本著兵貴神速的想法,他們決定偷襲該陣地。SdKfz222首先使用其車載20毫米機關炮對該部氣球觀測隊所用的氣球系留車進行射擊,並順利擊毀全部2輛,接著3輛戰車又用MG13機槍對靠近的日步兵進行掃射。此時,附近不遠處的日炮兵已經緊急操作“九四”式75毫米山炮對“豪須”裝甲車進行還擊。

由於準備倉促,山炮的駐鋤都沒有坎入地面固定,因此命中率極低,僅讓一輛SdKfz221的炮塔被碎片擊中。可這時日軍步兵已經鎮定下來,他們使用一門隱蔽的92步兵炮,抵近平射,擊毀了那輛受傷的SdKfz221。由於火光暴露了位置,SdKfz222在短暫瞄準後,反而使用20毫米機關炮瞬間又將那門92步兵炮擊毀。然而側前方的另一輛SdKfz221則被日軍集中的數門擲彈筒完全打癱,四個輪胎都被全部炸飛。最後的那輛SdKfz222此時再英勇也無力回天,只能黯然撤離。戰後那輛被打癱的SdKfz221被日軍運回了本土,作為宣傳“皇軍武功”的戰利品進行公開展示。

1939年2月18日,該搜索連被編入新成立的第5軍騎兵團。1942年,該連10輛SdKfz221、2輛SdKfz222和1輛SdKfz223跟隨第5軍入緬作戰,並多次完成偵察、警戒、搜索等任務,表現出色,然而由於英軍實在太過坑爹,導致此後戰局急轉直下,“豪須”裝甲車也不可避免的再次出現戰損。

1942年4月11日,由於緬甸東線壘固軍情緊急,第5軍軍長杜聿明親自命令搜索連派出一個戰鬥小隊前去搜尋此前失去聯絡的第6軍暫編55師,並命其協助阻擊由毛奇北進的日軍。該小隊不負眾望,順利找到暫編55師,然而18日,該小隊在擔任先鋒的行進途中與日軍步兵第148聯隊川茂中隊不期而遇,雙方展開激戰。“豪須”裝甲車此戰表現的極其英勇,充分利用其火力的優勢,配合步兵數次擊退日軍的衝擊,並大量殺傷日軍步兵人員。

但它終究只是一款防護力薄弱的裝甲車而已,這2輛SdKfz221和1輛SdKfz222最終還是被日軍的戰防炮給擊毀。此後,部分“豪須”裝甲車還參加了第2次入緬作戰,但由於戰損和零部件消耗等原因,抗戰中後期,逐漸被美制M3A1輪式裝甲偵察車所取代,到日本投降時,這款優秀的裝甲偵察車已經所剩無幾了。另據檔案記載,1938年還有一批18輛“豪須”裝甲車被引進中國,(訂單記載為“偵察鋼甲車”,故無法知道具體型號)但筆者通過部隊的相關裝備配置以及戰鬥檔案記載,始終無法發現這批“豪須”裝甲車的存在和使用情況。

“豪須”裝甲車是國民政府初期引進的,極少數能堅持到抗戰勝利的裝甲戰車。作為一款輕型輪式偵察車,在軍中它沒有M4A4坦克的高大威猛,也沒有sFH-18 150毫米榴彈炮的強大火力,然而它卻是抗戰中國裝甲兵團的“獵犬”和“耳目”。雖然在抗戰中默默無聞,但卻始終奮戰在第一線,成為了裝甲兵團那最不可或缺的一員,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則會出動2輛SdKfz221和1輛SdKfz222組成的戰鬥小隊。剩餘3輛SdKfz223擔負起連部與下屬3個搜索排(每排2個戰鬥小隊)的戰場指揮聯絡工作,另1輛SdKfz223則配備給了營屬通訊排使用。

“豪須”裝甲車並不是一款主戰裝備,在戰史裡也極少有參戰記錄,但實際上由於該型戰車其能勝任多項任務,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從而參加了抗戰中的大多數重要戰役,包括徐州會戰、桂南會戰、入緬作戰等等。1938年1月15日,裝甲兵團擴編為第200師,原搜索營第3連被改為第200師直屬偵察搜索營第3連,並奉命前往徐州地區參加了著名的台兒莊戰役。“豪須”裝甲車的首秀表現的非常出色,多次圓滿完成台兒莊週邊地區的地形偵測和搜索任務,並與日軍進行了數次遭遇戰,由於該車的炮塔採用開放式設計,造成部分人員被流彈和彈片所傷,但車輛並無大礙,戰役結束後得以全身而退。

1938年5月,該連第1排一個“豪須”裝甲車戰鬥小隊奉命編入突擊軍第一縱隊參加蘭封會戰。5月22日,第200師突擊縱隊司令邱清泉命令該小隊配合第46師一個加強連的步兵由蘭封向東搜索前進。行至離蘭封不到5公里時,發現了一隊騎兵正相向而來,仔細一看全是高頭大馬,立馬明白這是日軍的騎兵。(事後查明這是日軍第18聯隊一部)而日軍沒想到中國軍隊居然有裝甲車同行,深知不可力敵,急忙向後方撤去。“豪須”裝甲戰車小隊殲敵心切,拋開步兵後向日騎兵追去。在追擊途中該小隊又發現了日軍第14師團野戰炮兵陣地,本著兵貴神速的想法,他們決定偷襲該陣地。SdKfz222首先使用其車載20毫米機關炮對該部氣球觀測隊所用的氣球系留車進行射擊,並順利擊毀全部2輛,接著3輛戰車又用MG13機槍對靠近的日步兵進行掃射。此時,附近不遠處的日炮兵已經緊急操作“九四”式75毫米山炮對“豪須”裝甲車進行還擊。

由於準備倉促,山炮的駐鋤都沒有坎入地面固定,因此命中率極低,僅讓一輛SdKfz221的炮塔被碎片擊中。可這時日軍步兵已經鎮定下來,他們使用一門隱蔽的92步兵炮,抵近平射,擊毀了那輛受傷的SdKfz221。由於火光暴露了位置,SdKfz222在短暫瞄準後,反而使用20毫米機關炮瞬間又將那門92步兵炮擊毀。然而側前方的另一輛SdKfz221則被日軍集中的數門擲彈筒完全打癱,四個輪胎都被全部炸飛。最後的那輛SdKfz222此時再英勇也無力回天,只能黯然撤離。戰後那輛被打癱的SdKfz221被日軍運回了本土,作為宣傳“皇軍武功”的戰利品進行公開展示。

1939年2月18日,該搜索連被編入新成立的第5軍騎兵團。1942年,該連10輛SdKfz221、2輛SdKfz222和1輛SdKfz223跟隨第5軍入緬作戰,並多次完成偵察、警戒、搜索等任務,表現出色,然而由於英軍實在太過坑爹,導致此後戰局急轉直下,“豪須”裝甲車也不可避免的再次出現戰損。

1942年4月11日,由於緬甸東線壘固軍情緊急,第5軍軍長杜聿明親自命令搜索連派出一個戰鬥小隊前去搜尋此前失去聯絡的第6軍暫編55師,並命其協助阻擊由毛奇北進的日軍。該小隊不負眾望,順利找到暫編55師,然而18日,該小隊在擔任先鋒的行進途中與日軍步兵第148聯隊川茂中隊不期而遇,雙方展開激戰。“豪須”裝甲車此戰表現的極其英勇,充分利用其火力的優勢,配合步兵數次擊退日軍的衝擊,並大量殺傷日軍步兵人員。

但它終究只是一款防護力薄弱的裝甲車而已,這2輛SdKfz221和1輛SdKfz222最終還是被日軍的戰防炮給擊毀。此後,部分“豪須”裝甲車還參加了第2次入緬作戰,但由於戰損和零部件消耗等原因,抗戰中後期,逐漸被美制M3A1輪式裝甲偵察車所取代,到日本投降時,這款優秀的裝甲偵察車已經所剩無幾了。另據檔案記載,1938年還有一批18輛“豪須”裝甲車被引進中國,(訂單記載為“偵察鋼甲車”,故無法知道具體型號)但筆者通過部隊的相關裝備配置以及戰鬥檔案記載,始終無法發現這批“豪須”裝甲車的存在和使用情況。

“豪須”裝甲車是國民政府初期引進的,極少數能堅持到抗戰勝利的裝甲戰車。作為一款輕型輪式偵察車,在軍中它沒有M4A4坦克的高大威猛,也沒有sFH-18 150毫米榴彈炮的強大火力,然而它卻是抗戰中國裝甲兵團的“獵犬”和“耳目”。雖然在抗戰中默默無聞,但卻始終奮戰在第一線,成為了裝甲兵團那最不可或缺的一員,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