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商業定制漫畫的賣方市場下,十二章紋想做漫畫版的“豬八戒”

對於十二章紋來說, 其商業模式更大的想像空間來自正在進行內測的APP——“提米”, 計畫5月上線。 王亦暉把“提米”看做是漫畫界的“豬八戒”, 提米的特色是做定制漫畫的線上服務商。

作者 | 邵樂樂

“風水輪流轉”, 幾年前在漫畫公司當編輯長的時候, 王亦暉碰到過杭州幾個知名網文作家和漫畫作家打麻將, “這些人以前其實都畫過漫畫, 但後來去寫網文的人一個個都很有錢, 漫畫畫得好的都很窮”。

創始人王亦暉

現在, 二次元代表的年輕文化正在成為泛娛樂的下一個風口。 作為二次元IP生產的上游, 漫畫開始受到追捧。 根據數娛夢工廠發佈的《二次元產業投資地圖》, 2016年有超過40部來自ACG二次元向的IP正在進行影視化的改編。 這其中, 包括《長歌行》、《端腦》、《整容液》等頭部漫畫IP相繼進入影視化開發階段。

2016年, 相繼在漫畫、遊戲和影視公司工作過的王亦暉, 聯合蜂群動漫創始人王超和業內幾個漫畫家,

創辦了漫畫內容公司十二章紋, 做漫畫內容開發、商業漫畫定制和IP改編漫畫的生意。

同年9月, 十二章紋獲得了美盛文化百萬級種子輪投資。 此後, 十二章紋一方面專注於漫畫內容的生產, 其中, 商業定制項目每年為十二章紋帶來百萬級的盈利;另一方面十二章紋同時也一直在思考漫畫生產的互聯網化, 做漫畫類的工具平臺APP“提米”, “大概5月份上線”。 目前, 十二章紋正在進行天使輪融資, 意向投資者包含了杭州的兩家資本投資方及北京的一家上市文化公司。

工業化生產:量產作品+拳頭作品

《神探少女M》

擔任過編輯長的王亦暉, 參與運營過《疾風少年》《狐妖小紅娘》等多部作品。 在他看來, 很多漫畫作者都有創作拖延症, 十二章紋想通過工業化流程實現漫畫作品的批量快速生產。 “讀者的需求不是你畫的多好, 我們只要高於市場平均水準就可以了。 什麼題材都能火, 關鍵看你劇本功力強不強, 漫畫只是一個視覺化的工具, 方便讀者懶了一點。

在十二章紋的生產邏輯中, 編輯負責統籌市場需求和創作流程, 並通過專業化分工, 達到每週雙更的節奏。 十二紋章將傳統漫畫的四人分工分拆為八人。 其中, 主筆負責人設、場設、分鏡和精草, 十二章紋會基於大量的表情、服裝和動作等素材建立素材庫, 以幫助主筆提高這個環節的生產效率, 使得主筆可以同時操作兩部以上的作品。

主筆之後的“程式性”環節中, 兩人負責勾線, 一天可產出10P的勾線量;三個人專職負責上色, 兩人負責光線、高光等特效, 最後一個人做排版和特效字。 在這些環節中, 被降低了創作門檻的漫畫便有機會以此為入口, 快速培養更多新人。

目前, 十二章紋的漫畫創作團隊共有30多人, 其中18人在這種快速的生產流程下操作十二章紋的商業漫畫定制項目。

據王亦暉的預估, 商業定制的外包項目一年可以給十二章紋帶來數百萬的盈利。

不過, 王亦暉坦言, 這種流水線的漫畫作品只適用於漫畫爆發的初級階段。 “以前是因為故事不好, 畫的也爛。 所以有些故事好的作品就出來了, 然後畫面也沒有好到哪兒去。 但如果大家對於漫畫的審美提升後, 只有個人風格濃烈、畫面好、故事好的作品才能出挑。 ”

因此, 十二章紋還簽約了幾個漫畫作家, 以他們為中心, 重點打造突出個人風格的拳頭產品。 不過除了正在囤積的《夜半詭談》、《貓眼神探》等幾部作品之外, 已經在漫畫平臺上線的《神探少女M》等作品目前並沒有展現出頭部作品的人氣。

能否打造優質的拳頭產品,成為創立不到一年的十二章紋接下來的一重考驗。

提米APP:商業定制漫畫的線上平臺

對於十二章紋來說,其商業模式更大的想像空間來自正在進行內測的APP——“提米”,計畫5月上線。

王亦暉把“提米”看做是漫畫界的“豬八戒”,提米的特色是做定制漫畫的線上服務商。“現在其實是定制漫畫的賣方市場,一些平臺已經發瘋似的不停在找靠譜的漫畫工作室,但工作室的產能有限,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線上APP平臺,把全國各地的畫手聚集到平臺上,通過編輯的分工和品控,完成商家的定制項目。”

這看起來是一筆很有“錢景”的生意。目前,IP的漫畫化已經成為IP產業鏈環節中的重要一環,騰訊等泛娛樂運營商和平臺都在試圖將手中的IP進行低成本、引流量的漫畫改編,而網易等漫畫平臺的快速崛起,加上付費閱讀的興起,平臺對漫畫內容的需求也呈快速上升趨勢。但目前在這個生意鏈中,“有IP,有劇本,缺的是畫畫的人”。

王亦暉想通過提米APP解決畫手短缺的問題。他把第一階段的提米定義為“找項目、找夥伴”的APP,擅長不同生產環節的人通過“提米”平臺,組成線上創作小組。比如只會上色的人可以加入需要上色的創作團隊,只會勾線的人負責專案中的勾線任務就好了。

提米平臺接到來自商家的漫畫訂單之後,平臺的編輯負責訂單的拆分和品控,分散在各地的漫畫作者可以通過通過自己所在的專案組承接商業漫改訂單。

十二章紋在江浙等高校建立了自己的動漫社,聚集了一批漫畫愛好者。動漫社的學生將會是這個APP的第一批使用者。“我們會相應的推送給每個人任務,試稿完了以後審核,如果OK的話,就可以自由組隊、分工,編輯對接,然後接專案。每個人完成的工作量以虛擬貨幣的形式存放在個人帳戶中。”

在這種運營思路中,編輯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王亦暉目前比較苦惱的是,國內的漫畫編輯太少,“漫畫語言也好,故事結構怎麼來,包括中間一些小問題,只有編輯能告訴你應該怎麼改”。

後期運營階段,提米上的每一個註冊漫畫作者都有自己的個人主頁,主頁會呈現個人的信譽值、原創作品、完成的作品、客戶的評分等專案,商家可以通過APP平臺自主對接畫手。

更理想的狀態是,王亦暉想要通過這個平臺聚集一定量的原創漫畫作者,以此為起點,十二章紋為自己培養更多的原創漫畫作者,這些漫畫作者的原創作品將成為成熟漫畫市場中,十二章紋的核心競爭力。

能否打造優質的拳頭產品,成為創立不到一年的十二章紋接下來的一重考驗。

提米APP:商業定制漫畫的線上平臺

對於十二章紋來說,其商業模式更大的想像空間來自正在進行內測的APP——“提米”,計畫5月上線。

王亦暉把“提米”看做是漫畫界的“豬八戒”,提米的特色是做定制漫畫的線上服務商。“現在其實是定制漫畫的賣方市場,一些平臺已經發瘋似的不停在找靠譜的漫畫工作室,但工作室的產能有限,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線上APP平臺,把全國各地的畫手聚集到平臺上,通過編輯的分工和品控,完成商家的定制項目。”

這看起來是一筆很有“錢景”的生意。目前,IP的漫畫化已經成為IP產業鏈環節中的重要一環,騰訊等泛娛樂運營商和平臺都在試圖將手中的IP進行低成本、引流量的漫畫改編,而網易等漫畫平臺的快速崛起,加上付費閱讀的興起,平臺對漫畫內容的需求也呈快速上升趨勢。但目前在這個生意鏈中,“有IP,有劇本,缺的是畫畫的人”。

王亦暉想通過提米APP解決畫手短缺的問題。他把第一階段的提米定義為“找項目、找夥伴”的APP,擅長不同生產環節的人通過“提米”平臺,組成線上創作小組。比如只會上色的人可以加入需要上色的創作團隊,只會勾線的人負責專案中的勾線任務就好了。

提米平臺接到來自商家的漫畫訂單之後,平臺的編輯負責訂單的拆分和品控,分散在各地的漫畫作者可以通過通過自己所在的專案組承接商業漫改訂單。

十二章紋在江浙等高校建立了自己的動漫社,聚集了一批漫畫愛好者。動漫社的學生將會是這個APP的第一批使用者。“我們會相應的推送給每個人任務,試稿完了以後審核,如果OK的話,就可以自由組隊、分工,編輯對接,然後接專案。每個人完成的工作量以虛擬貨幣的形式存放在個人帳戶中。”

在這種運營思路中,編輯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王亦暉目前比較苦惱的是,國內的漫畫編輯太少,“漫畫語言也好,故事結構怎麼來,包括中間一些小問題,只有編輯能告訴你應該怎麼改”。

後期運營階段,提米上的每一個註冊漫畫作者都有自己的個人主頁,主頁會呈現個人的信譽值、原創作品、完成的作品、客戶的評分等專案,商家可以通過APP平臺自主對接畫手。

更理想的狀態是,王亦暉想要通過這個平臺聚集一定量的原創漫畫作者,以此為起點,十二章紋為自己培養更多的原創漫畫作者,這些漫畫作者的原創作品將成為成熟漫畫市場中,十二章紋的核心競爭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