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新中國第一強震,周總理不顧安危親臨災區!

1966年3月8日5點29分, 河北邢臺, 電光伴著雷鳴, 大地劇烈的震動, 倒塌的房屋砸向熟睡的人們, 數千人再沒有醒來, 而被驚醒的人們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終於等到太陽從滿天煙雲中露了出來, 驚魂未定的人們這才看到, 一場浩劫之後的悲慘情景, 昨日的村鎮房倒屋塌成為一片廢墟, 被埋在瓦礫之下的人數以千計。

(1966年3月9日救援飛機上拍攝的邢臺震後)

3月8日上午七點左右, 邢臺地震的消息彙報到了國務院, 引起了周總理的高度重視。 周總理在3月8號上午十點半, 下達了兩道緊急指示。 第一:立即派出當地駐軍趕赴災區, 救死扶傷。 第二:通知空軍向災區空投救災物資, 並另準備一架飛機, 他要親自前往地震災區。

(周總理正在批閱檔)

1966年3月9號上午, 周總理乘坐的飛機降落在石家莊空軍四航校機場。 周總理走出機艙的第一句話就是:災區的情況怎麼樣?聽完時任河北省省委副書記閻達開的彙報後, 已經是晚上8點鐘了, 周總理提出, 要連夜趕到災區, 並問交通怎麼樣。 大家都勸總理在石家莊休息一夜, 明天再去, 周總理說:“我坐飛機來的, 坐車去就行了, 用不著地下跑, 也累不著。 ”

(解放軍在邢臺災區救援現場)

3月9號這天, 邢臺大地還在頻繁地顫動著, 時有殘垣斷壁倒塌。 總理到達隆堯時天還沒亮, 天色陰暗、狂風呼嘯。 周總理就在幾盞馬燈的指引下, 踏著廢墟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隆堯縣城。 誰知道, 就在周總理剛剛走進縣委辦公樓不久, 一場餘震突然爆發。

(救援工作組向周總理彙報災區情況)

見此情景, 大家立刻提出讓總理出去避險。 可是, 周總理卻鎮靜地告訴大家:“不要緊, 大家要沉住氣。 這座樓是新蓋的, 它要是倒了, 群眾的小屋不都得平了?還是繼續談吧。 ”

(周總理指示救災工作)

3月9日晚上, 一輛輛軍用汽車在通往邢臺的路上飛速行駛著。 在周總理的命令與調配下, 參加救援的軍隊不僅有陸軍、空軍, 還有炮兵、通信兵等, 總共4萬餘人的部隊, 以及1700輛汽車, 8架飛機。 這樣大規模派出軍隊前往災區, 是我國抗震救災史上的首例。

(解放軍在抗震救災前線)

戰士們開始救援工作後,餘震依然不斷,隨時都可能造成再次傷害。有一個7歲的孩子,跑進已經震壞了的家裡去取東西,突然,隨著一陣餘震來襲,他家房頂塌落了一塊。隨後,牆壁也開始慢慢斷裂,這個孩子隨時都有可能被活埋。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被一名解放軍戰士看見了,他立刻沖了進去,把孩子從廢墟瓦礫中搶救出來。看到被救出來的孩子,媽媽淚流滿面,她激動得一把抱住蘇醒的孩子和解放軍戰士,當場就把孩子的名字改成了李軍救。像這樣的故事,在災區數不勝數。

明天請關注:周總理親赴地震災區指揮救災:我要和人民在一起!

(解放軍在抗震救災前線)

戰士們開始救援工作後,餘震依然不斷,隨時都可能造成再次傷害。有一個7歲的孩子,跑進已經震壞了的家裡去取東西,突然,隨著一陣餘震來襲,他家房頂塌落了一塊。隨後,牆壁也開始慢慢斷裂,這個孩子隨時都有可能被活埋。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被一名解放軍戰士看見了,他立刻沖了進去,把孩子從廢墟瓦礫中搶救出來。看到被救出來的孩子,媽媽淚流滿面,她激動得一把抱住蘇醒的孩子和解放軍戰士,當場就把孩子的名字改成了李軍救。像這樣的故事,在災區數不勝數。

明天請關注:周總理親赴地震災區指揮救災:我要和人民在一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