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遂寧版“李時珍” 補曉嵐的傳奇一生

遂寧版“李時珍”

補曉嵐的傳奇一生

明代李時珍為了尋訪古藥方, 踏遍萬水千山,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嘗各種草藥, 瞭解它們的藥性, 最終寫成了我國藥物學的巨著《本草綱目》, 令世人敬佩。 在遂寧, 也有這樣一位名震川渝的名醫, 備受世人敬佩。

據《遂寧市志》《遂甯市衛生志》《遂甯名醫薈萃》記載, 補曉嵐曾經效仿李時珍入山采藥, 記錄、發現藥材300餘種, 被譽為“李時珍遺風”。 這位遂寧版“李時珍”還有著怎樣的傳奇的故事呢?記者進行了採訪。

農家娃因好學仗義而成名

“補曉嵐是我們寶泉溝村的名人, 據說是溫補學派的名醫, 以前經常聽村裡的老年人說起他的事。 ”在安居區白馬鎮寶泉溝村稍有年紀的人都知道補曉嵐。

寶泉溝村支書補繁茂的父親就曾經跟隨補曉嵐的徒弟補天益學醫, 他還曾在家中見過一本補曉嵐的經方手抄本。 他告訴記者, 閒話家常時, 寶泉溝村的老年人們偶爾也會說起補曉嵐的傳奇故事。

出生于遂甯市安居區白馬場一個農民家庭的補曉嵐, 四歲時便進入當地的鄉塾念書, 因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 是大家都特別喜歡的好學生。 可好景不長, 補曉嵐的父親英年早逝後, 作為長子的他就主動輟學回家, 擔起了家中的主要勞動力。 不過, 在農作之余, 好學的補曉嵐仍不忘擠出時間自學, 常常念書至深夜。

補曉嵐孝親睦鄰, 又好學和樂於助人, 受到村民的敬重。 村民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去請他教讀, 甚至願意代耕田地作為薪資。

補曉嵐也熱心教學, 還利用教學之便, 加強自己的功課複習, 學業又大有進步。

此時已是清朝末年, 目睹滿清政治腐敗、民不聊生, 補曉嵐便決定外出遊學, 以圖報國。 在重慶府川東書院就讀時, 常常有滿清巡防營的人來橫行作惡。 某一天, 巡防營又有數十人到川東書院尋釁, 從小就練武的補曉嵐則出奇招, 擊傷數人, 讓其餘的人看了連連後退, 但他也因此被官府通緝。

美國基督教傳道士華啟聽聞他的故事後, 便聘請他做私人中文老師。 在華啟的影響下, 補曉嵐信教, 並經常外出佈道。

妻子被醫誤而亡, 他立志學醫

風華正茂、才華橫溢的補曉嵐在佈道中, 廣交好友, 其中不乏多才多藝之士。 在交友過程中,

補曉嵐特別喜歡學習各種知識。 即便有人家中保存多年家傳目疾秘方不肯輕易示人, 在補曉嵐的虛心求教之下, 這些人最終也因敬慕他的多才仗義, 大方傳授。 其中, 醫學、針灸是補曉嵐最愛, 他甚至邊學邊做實驗, 興趣日漸濃厚。

正當在眾多好友的幫助下, 深入學習的時候, 補曉嵐的老家突傳噩耗, 其何姓夫人在家生病, 不幸被庸醫醫誤喪命。 補曉嵐急匆匆返回家中, 發現夫人確實因醫誤事故而亡。 在悲痛之餘, 他深感醫學這門學科關係人命, 不是濫竽充數之人可以勝任的。 而當時的農村, 多數醫生技術不高, 常有醫誤事故發生, 令人痛心。 經過這一巨痛之後, 補曉嵐深信學好醫學是一項于國於民的大計, 於是便決定立志學醫。

無巧不成書,適逢教會派他去當時的西康省巴塘地區(現甘孜州巴塘縣)佈道時,結識了當地一位號稱醫學博士的傳教士史德文。兩人互為師友,互教互學。補曉嵐教史德文針灸術,而史德文則教補曉嵐西醫學。3年之後,學有所成的補曉嵐先後在樂山的嘉定、井研、犍為以及成都等地正式掛牌行醫。

效仿明朝李時珍入山采藥

在《遂寧市志》《遂甯市衛生志》《遂甯名醫薈萃》以及補曉嵐傳人的傳記中,都曾提到補曉嵐的一個壯舉——效仿李時珍,入山采藥。

我國地大物博、氣候差別極大,各類珍奇藥材、無處不有。雖有前人李時珍等廣泛搜集,但相隔數百年,社會的變遷和大自然的變化,也許並沒有收錄完整。想到這些,癡迷於醫學的補曉嵐決定效仿李時珍,入山采藥,為發展祖國醫藥學做一份貢獻。

此時的補曉嵐其實已年過六旬,但身體力行,說做就做。他從巴塘、理塘開始入山采藥,又經鹽源、鹽邊、會理等地直達雲南境界,最後再深入到雲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方有很多是邊荒不毛之地,山高林密、瘴氣嚴重、危岩絕壑、荊蔓叢生、大蟲出沒、人跡罕至。但即便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補曉嵐仍不忘行醫。他的徒弟唐世丞曾在一篇回憶錄中提到,“先生所到之處,依靠當地少數民族同胞和當地藥農,一邊采藥一邊採訪當地的風土人情、民生疾苦和醫藥狀況,一邊還給當地人治病。當地人見他是來自遠方的一個平民化的醫生,都樂於相從,樂於幫助。”

年過古稀的補曉嵐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入山達四年之久,採集到的藥材有300餘種。有的藥材是《本草》上沒有記載的,有的是世人從未見過的,如“雪上一枝篙”等,被人譽為“神醫神藥”“徐霞客不逮”“李時珍遺風”。在採集時,補曉嵐做了詳細的記載,可惜原記錄現已無存。4年的采藥經驗和對《本草》的深入研究,對補曉嵐日後行醫用藥產生很大影響。

歷時5年輾轉南北各地遊學

補曉嵐用了4年的時間在雲貴川的山間采藥,深感祖國物產之豐饒,藥源之充實,但同時他也感到,西南地區交通閉塞,醫藥事業也相應落後,尤其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若要改善西南地區的醫療狀況,必須向交通發達的地區學習。

於是毅然離開雲南,由滇越路輾轉至越南的海防、河內,再轉去香港,自香港進入廣州,再乘海船經天津赴哈爾濱,後深入俄羅斯境內。兩年後,補曉嵐返回中國,在北京協和醫院研究。

補曉嵐用了5年的時間輾轉各地遊學。每到一處,他都會細心考察,尋師訪友。因他不恥下問,所以也受益良多,研究的範圍也極廣,有生理學、藥物學、解剖學等。也正是在這一次的遊學中,補曉嵐結交諸多好友,既有醫家,也有道家。在悉心鑽研之後,補曉嵐悟出了醫、道間可以融會貫通,對他後來形成獨具一格的學術思想,奇特的用藥手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以溫補派名醫享譽山城重慶

補曉嵐一生好學,潛心研讀《內經》《難經》《傷寒》《千金》等書,尤其推崇扁鵲、華佗、張仲景、葛洪、陶弘景、李時珍等,並將醫、道學融為一體,是著名的“溫補學派”。

早在清朝末年,補曉嵐受故人史德文相邀,到巴塘聯手組建基督醫院之時,他就在看病之餘,常常親白上山采藥,並將采來的草藥,經過分析化驗,再分類製成成品。每成一品,總先自己或送給有關病人反複試嘗,證明確有療效後,才正式生產出售。由於原料是來自當地,售價低廉,服用也方便,深受當地的漢、藏族同胞歡迎,人們尊稱他為“補菩薩”。

在歷經4年入山采藥、5年南北遊學之後,補曉嵐在醫理、藥理方面有了更多的參悟。結束了5年的遊學之後,補曉嵐便定居山城重慶,在陝西街開設“補一大藥房”,開始行醫售藥。

除了日常行醫,他還創建“補一”品牌,自製了很多特效藥丸。這些由補曉嵐精心研製、獨家制售的中成藥丸在重慶很有口碑,甚至在“補一大藥房”停辦多年後,仍有許多人在尋購和懷念“補一丸藥”。

其中影響最大者當屬“補一大藥”,又稱“補一大藥湯”,其方來源於前人醫案中的“八味大發散”。當初,補曉嵐考慮到有些病人沒有時間熬藥,便開始熬制“大藥湯”應市。大藥湯經過認真配料,專人看火下料,用大鐵鍋按一定火候熬成。

1946年,重慶霍亂流行,蔓延甚廣,藥房便每天熬幾大鍋“大藥湯”,有錢付錢,無錢白送,使許多貧苦大眾免了災禍。其門弟子及藥房同人,早晚也都會喝上一碗藥湯,如果有親朋來到藥房,也便讓他喝上一大碗藥湯。他們雖然成天與霍亂病人打交道,卻沒有一人感染。

他還研製成許多種與病有關的藥粉,配合藥湯飲用。如牙痛加服肉桂粉,便秘加服酒軍粉,氣喘加服麻黃粉,咳嗽加服杏仁、法半夏粉等……花錢少而見效快,特別是服用方便,不耽誤勞動人民的謀生時間。

據說,“補一大藥湯”在民間有了名氣之後,當時的重慶市長潘文華,軍政界的唐式遵、範紹增、王纘緒,實業金融界的潘昌猷、何北衡等都曾慕名前來服藥。為了方便服藥,他們把錢交給藥房,由藥房每天把藥湯熬好。但他們一般只吃頭道藥,二道藥吃得少,三道藥更不會吃。藥房考慮到有些貧苦群眾還吃不上藥,便將這些餘藥,再加進一點生藥重熬後,免費贈給窮苦的人吃,令世人交口稱讚。

補曉嵐簡介

補曉嵐(1856年-1950年),名一,別號老農,遂甯白馬場人。補曉嵐自幼博學好問,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戲曲舞蹈、武術氣功,無所不曉,鹹臻精絕”。後因夫人何氏患病誤治致死,遂發奮鑽研中醫,並向來蜀傳道的美國醫學博士史德文學習西醫,史德文則向補曉嵐學習針灸,二人便互為師友,互教互學。

無巧不成書,適逢教會派他去當時的西康省巴塘地區(現甘孜州巴塘縣)佈道時,結識了當地一位號稱醫學博士的傳教士史德文。兩人互為師友,互教互學。補曉嵐教史德文針灸術,而史德文則教補曉嵐西醫學。3年之後,學有所成的補曉嵐先後在樂山的嘉定、井研、犍為以及成都等地正式掛牌行醫。

效仿明朝李時珍入山采藥

在《遂寧市志》《遂甯市衛生志》《遂甯名醫薈萃》以及補曉嵐傳人的傳記中,都曾提到補曉嵐的一個壯舉——效仿李時珍,入山采藥。

我國地大物博、氣候差別極大,各類珍奇藥材、無處不有。雖有前人李時珍等廣泛搜集,但相隔數百年,社會的變遷和大自然的變化,也許並沒有收錄完整。想到這些,癡迷於醫學的補曉嵐決定效仿李時珍,入山采藥,為發展祖國醫藥學做一份貢獻。

此時的補曉嵐其實已年過六旬,但身體力行,說做就做。他從巴塘、理塘開始入山采藥,又經鹽源、鹽邊、會理等地直達雲南境界,最後再深入到雲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方有很多是邊荒不毛之地,山高林密、瘴氣嚴重、危岩絕壑、荊蔓叢生、大蟲出沒、人跡罕至。但即便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補曉嵐仍不忘行醫。他的徒弟唐世丞曾在一篇回憶錄中提到,“先生所到之處,依靠當地少數民族同胞和當地藥農,一邊采藥一邊採訪當地的風土人情、民生疾苦和醫藥狀況,一邊還給當地人治病。當地人見他是來自遠方的一個平民化的醫生,都樂於相從,樂於幫助。”

年過古稀的補曉嵐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入山達四年之久,採集到的藥材有300餘種。有的藥材是《本草》上沒有記載的,有的是世人從未見過的,如“雪上一枝篙”等,被人譽為“神醫神藥”“徐霞客不逮”“李時珍遺風”。在採集時,補曉嵐做了詳細的記載,可惜原記錄現已無存。4年的采藥經驗和對《本草》的深入研究,對補曉嵐日後行醫用藥產生很大影響。

歷時5年輾轉南北各地遊學

補曉嵐用了4年的時間在雲貴川的山間采藥,深感祖國物產之豐饒,藥源之充實,但同時他也感到,西南地區交通閉塞,醫藥事業也相應落後,尤其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若要改善西南地區的醫療狀況,必須向交通發達的地區學習。

於是毅然離開雲南,由滇越路輾轉至越南的海防、河內,再轉去香港,自香港進入廣州,再乘海船經天津赴哈爾濱,後深入俄羅斯境內。兩年後,補曉嵐返回中國,在北京協和醫院研究。

補曉嵐用了5年的時間輾轉各地遊學。每到一處,他都會細心考察,尋師訪友。因他不恥下問,所以也受益良多,研究的範圍也極廣,有生理學、藥物學、解剖學等。也正是在這一次的遊學中,補曉嵐結交諸多好友,既有醫家,也有道家。在悉心鑽研之後,補曉嵐悟出了醫、道間可以融會貫通,對他後來形成獨具一格的學術思想,奇特的用藥手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以溫補派名醫享譽山城重慶

補曉嵐一生好學,潛心研讀《內經》《難經》《傷寒》《千金》等書,尤其推崇扁鵲、華佗、張仲景、葛洪、陶弘景、李時珍等,並將醫、道學融為一體,是著名的“溫補學派”。

早在清朝末年,補曉嵐受故人史德文相邀,到巴塘聯手組建基督醫院之時,他就在看病之餘,常常親白上山采藥,並將采來的草藥,經過分析化驗,再分類製成成品。每成一品,總先自己或送給有關病人反複試嘗,證明確有療效後,才正式生產出售。由於原料是來自當地,售價低廉,服用也方便,深受當地的漢、藏族同胞歡迎,人們尊稱他為“補菩薩”。

在歷經4年入山采藥、5年南北遊學之後,補曉嵐在醫理、藥理方面有了更多的參悟。結束了5年的遊學之後,補曉嵐便定居山城重慶,在陝西街開設“補一大藥房”,開始行醫售藥。

除了日常行醫,他還創建“補一”品牌,自製了很多特效藥丸。這些由補曉嵐精心研製、獨家制售的中成藥丸在重慶很有口碑,甚至在“補一大藥房”停辦多年後,仍有許多人在尋購和懷念“補一丸藥”。

其中影響最大者當屬“補一大藥”,又稱“補一大藥湯”,其方來源於前人醫案中的“八味大發散”。當初,補曉嵐考慮到有些病人沒有時間熬藥,便開始熬制“大藥湯”應市。大藥湯經過認真配料,專人看火下料,用大鐵鍋按一定火候熬成。

1946年,重慶霍亂流行,蔓延甚廣,藥房便每天熬幾大鍋“大藥湯”,有錢付錢,無錢白送,使許多貧苦大眾免了災禍。其門弟子及藥房同人,早晚也都會喝上一碗藥湯,如果有親朋來到藥房,也便讓他喝上一大碗藥湯。他們雖然成天與霍亂病人打交道,卻沒有一人感染。

他還研製成許多種與病有關的藥粉,配合藥湯飲用。如牙痛加服肉桂粉,便秘加服酒軍粉,氣喘加服麻黃粉,咳嗽加服杏仁、法半夏粉等……花錢少而見效快,特別是服用方便,不耽誤勞動人民的謀生時間。

據說,“補一大藥湯”在民間有了名氣之後,當時的重慶市長潘文華,軍政界的唐式遵、範紹增、王纘緒,實業金融界的潘昌猷、何北衡等都曾慕名前來服藥。為了方便服藥,他們把錢交給藥房,由藥房每天把藥湯熬好。但他們一般只吃頭道藥,二道藥吃得少,三道藥更不會吃。藥房考慮到有些貧苦群眾還吃不上藥,便將這些餘藥,再加進一點生藥重熬後,免費贈給窮苦的人吃,令世人交口稱讚。

補曉嵐簡介

補曉嵐(1856年-1950年),名一,別號老農,遂甯白馬場人。補曉嵐自幼博學好問,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戲曲舞蹈、武術氣功,無所不曉,鹹臻精絕”。後因夫人何氏患病誤治致死,遂發奮鑽研中醫,並向來蜀傳道的美國醫學博士史德文學習西醫,史德文則向補曉嵐學習針灸,二人便互為師友,互教互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