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國慶小長假臨近,出遊回家別忘了這件事兒!

一轉眼國慶馬上就要來臨, 可能大家都利用這個小長假回家或者是旅遊, 大家都知道出遊的必備交通工具少不了汽車,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聊汽車的安全知識高速行駛, 爆胎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汽車故障, 後果很嚴重。 為什麼會引發爆胎?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與胎壓有關!

那麼, 輪胎的氣壓維持在多少合適呢?我們知道, 胎壓過高或過低都不行, 所以參考標準胎壓。 小轎車的標準胎壓是220-280kpa, 根據車型和前、後輪胎有差別。

胎壓過高

使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少, 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磨損劇增,容易造成刹車失控,遇地面突起物或凹陷爆破, 損害車的懸掛系統, 乘坐不舒適等危害。

胎壓過低

使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增加, 行駛時胎內溫度不正常增加。 長期胎壓過低行駛會導致胎側變形嚴重, 內部的鋼絲、簾布層老化加劇,從而為爆胎埋下隱患。

標準胎壓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

a.車輛用戶手冊;

b.駕駛室車門(B柱附近)旁邊的標籤;

c.車輛駕駛座旁的抽屜;

d.油箱蓋小門;

e.副駕駛車門側面

注意:胎壓的檢查必須是在輪胎冷卻的情形下進行。

不過, 明確自己車子的標準胎壓外, 還要參考一些變數因素,

如季節、車載負重、車況環境等。 所以, 說了這麼多, 回到正題:自駕上高速, 胎壓調低更好嗎?

跑長途高速, 胎壓不能太低。 相反, 應適當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調高胎壓0.2-0.4bar。

為什麼呢?這與一個名詞:“駐波現象”有關。

汽車的重量會使輪胎接觸地面的部分稍有變形, 汽車行駛時變形的部分離開路面後會恢復原狀。 但這是需要時間的。 輪胎發生變形來不及恢復便又經歷了下一次變形, 使得輪胎上駐紮著的形變“波浪”, 從而形成了駐波現象(如下圖所示↓)。

輪胎駐波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超速。 輪胎變形大彈性恢復慢, 輪胎恢復速度趕不上輪胎的轉速。

輪胎駐波將會在輪胎內引發橡膠分子的劇烈摩擦, 導致溫度急劇上升、膠層脫落、胎體損傷加速,

輪胎內部的鋼絲或者高強度尼龍絲不斷的被“波浪”扭曲, 造成材料疲勞斷裂, 最終引起爆胎。

所以, 在跑高速(尤其是120km/h以上)的時候, 要求更高的胎壓減少變形。 減少變形的直接方法就是在合理的範圍內, 適當提高胎壓。

自駕出遊, 除了關注胎壓以外,

需要給車子做個“全身體檢”:

1.檢查輪胎

檢查是否有鼓包或其他外傷;輪胎以及氣門嘴是否漏氣;花紋內是否夾雜尖銳或較大的異物;是否有過度磨損或非正常磨損。 另外, 補過3次以上的輪胎不宜再跑長途, 應更換新胎。

2.檢查刹車

如果平時就覺得刹車踏板踩到底制動效果不佳, 或者踏板踩得很深才有所反應, 應及時到店檢查刹車片及刹車盤的磨損情況, 如磨損嚴重, 發現刹車片只有不足3毫米厚時, 建議立即更換。

3.檢查底盤

看有沒有油液滲漏, 經常會出現油液滲漏的地方是發動機底部、變速器底部以及前後懸掛的避震筒。 如發現有, 則必須到專業維修店進行詳細檢查, 以排除故障。

4.檢查機油高度

檢查機油液面高度, 看是否在機油尺上限下限之間偏上一點。

看是否在機油尺上限下限之間偏上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