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培」美國梅奧診所怎樣開展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

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發佈的美國2016-2017年度最佳醫院排名榜上, 梅奧診所(Mayo Clinic)佔據了心血管專科榜的第二名。 這樣炫目的成績充分說明了梅奧在心血管專科領域的傑出地位。 那麼, 梅奧的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體系是怎樣的呢?本文作者將為您揭秘。

培訓體系

醫學教育專業認證起源於美國。 畢業後醫學教育包括住院醫師(resident)和專科醫師(fellow)訓練階段。 專科醫師培訓體系已運行一百多年, 涉及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的學會有三個:ACGME、ABMS和ABIM。

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1981年成立, 負責繼續醫學教育標準的制定、專案的認定和管理。

美國醫學專科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Medical Specialties, ABMS):1933年成立, 負責制定醫生資格考試的標準、組織資格考試、頒發專科和亞專科醫師資格證書。 共有24 個專科委員會。

美國內科學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 ABIM):1936年成立, ABMS中24個專科委員會之一。 與心臟疾病有關的亞專科有五個:成人先心病、晚期心衰和心臟移植、心血管疾病、臨床心電學和介入性心臟病學。

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內容被稱為“核心心血管培訓(Core Cardiovascular Training Statement, COCATS)”, 這是美國心臟病學會(ACC)推薦的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指南, 由ACC組織ABIM、 ABMS和ACGME的12個亞專業委員會撰寫。 在1995年發表, 並於2004, 2008和2015年更新(COCATS4)。 與前一版本相比, COCATS-4已經從訓練的時間和例數要求轉向臨床能力的要求。

完成COCATS4培訓後的心臟專科醫生應能開展如下專業活動:

1.心血管疾病的會診:對確診、疑似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進行評估、做出診斷, 並制定治療方案

2.心血管急救:對心血管急症進行救治

3.心血管慢病的管理: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綜合管理

4.心血管檢查:合適地開展心血管疾病的檢查

5.預防和危險因素控制:實施疾病預防和控制危險因素,

重點是合併疾病

6.團隊合作:高效的團隊合作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治

7.終生學習:終生學習, 不斷更新心血管知識

上世紀40年代ABMS開始實行全國統一的醫師資格認證, 只要筆試合格, 醫生就可執業並護理病人, 終生無須再次審核。 隨著醫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 為改變執業醫生不能快速更新知識的現狀, 1969年ABMS開始實行有限期的資格認證, 每次7年有效期, 自2000年起只要資格認證合格, 就可以行醫, 有效期改為10年, 不同的專業年限要求不同。

培訓內容

梅奧的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目標是培訓新一代心血管醫學的領導者。 在梅奧完成培訓的心血管專科醫師應具備先進的臨床技能和科學知識、具備學術競爭力,

能夠為自己規劃最佳的職業前景。 梅奧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體系包括培訓內容、培訓時間、能力水準要求三個方面。

COCATS嚴格規定了專科醫師需要培訓的內容, 梅奧心血管專科醫生培訓需要完成COCATS4常規的15個模組, 如下圖。

圖1 COCATS4所制定的3年培訓內容

1. 院前急救、會診和心血管護理(Ambulatory,Consultative, and Longitudinal Cardiovascular Care)

2.預防心臟病學(Preventiv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3.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和負荷試驗(Electrocardiography,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Exercise Testing)

4.心臟影像學(Multimodality Imaging)

5.心臟超聲(Echocardiography)

6.心臟核醫學(Nuclear Cardiology)

7.心血管CTA(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8.心臟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9.血管醫學(Vascular Medicine)

10.心臟導管(Cardiac Catheterization)

11.心律失常、起搏與電生理(Arrhythmi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12.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13.心臟重症(Critical Care Cardiology)

14.成人先心病(Adult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15.心血管科研(Cardiovascular Research and Scholarly Activity)

近年來, 隨著科技的進步, 心血管新技術層出不窮, COCATS4也與時俱進, 在原COCATS3的基礎上增加了無創心臟病學影像檢查, 包括心超、核醫學、CTA和CMR四大部分。

評估標準

COCATS培訓注重培訓內容, 同時也注重對學員的評估, 以及時回饋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COCATS每個培訓模組均設定了三個不同的水準:

Level I:基本培訓, 將學員培養成為普通心血管醫生。 通常經過3年的標準培訓成為心臟科醫生(如圖1所示, 三年基本培訓的課程設置)。

Level II:在一個或多個心血管領域增加額外的培訓(通常需要6個月時間),使得某些醫生可以解釋特定的檢查或提供特殊的診療。

Level III:高級培訓或亞專業培訓,即在基本培訓之外增加亞專科知識的培訓,使得合格醫生能對某些專業的疾病做出檢查和解釋,並有培訓該領域學員的能力。普通的3年培訓不能獲得高級培訓內容,需要增加培訓時間並且達到亞專業所要求的標準。

每個培訓模組均設定了評估量表:

專科醫師在培訓的過程中,不僅僅有提綱挈領的檔告知學員完成哪些內容,同時,為了保證培訓的品質,ACC也幫助制定了一些評估量表,需要學員在完成每個輪轉科目後及時進行評估,學員可以自行評估培訓的效果,培訓老師和專案負責人也能看到這些評估結果,定期與培訓學員進行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培訓時間

COCATS4在每個部分用圖表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學員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及需要的培訓時間。

圖2 心衰章節需要培訓的內容和時間

在COCATS4的基礎上,梅奧制定了培訓計畫時間安排。這個時間安排細化到了每個月該學什麼內容,應該達到什麼能力水準。詳見表1。

表1 梅奧的心血管專科培訓時間表

*AST = Advanced Subspecialty Training

培訓需達到的能力水準

ABMS和ACGME列出了“有勝任力的”心血管專科醫師應該具備的六種核心能力:臨床技能、醫學知識、基於實踐的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人際溝通技能、職業化程度、整體化的醫療實踐能力。

1.臨床技能:對患者提供關懷的、適當的、有效的治療方法,以促進其健康。

2.醫學知識:用已有的和發展中的生化、臨床醫學和相關科學知識為患者提供醫學服務。

3.基於實踐的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調查評估醫生對患者的臨床診療工作情況,掌握科學證據,提高醫生的專科診療能力。

4.人際溝通技能:具有與患者、家屬和專業人員有效交流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如運用有效的傾聽、語言和肢體語言等交流技巧促成有效的治療;在醫療過程中能適應團隊的隊員角色和領導者角色的轉換)

5.職業化程度:承諾履行專業職責,對不同的患者遵守其道德規範準則。

6.整體化的醫療實踐能力:能對醫療系統展現出更大的責任感,能整合系統資源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方案(如當護理涉及多學科、多專業時,能與區域負責人協調以整合資源,提供最好的方案)

在ACGME六種核心能力基礎上,梅奧的心血管專科培訓進一步細化如下:

1.臨床技能:多角度評估專科醫師的能力,如來自患者、培訓團隊、衛生技術人員、同事和住院醫師的評價;

2.醫學知識:涉及培訓團隊對專科醫師的評估、專科醫師輪轉期末測試、自我評估和ACC培訓測試;

3.基於實踐的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臨床技能學習上能主動學習(參加會議交流)和傳授他人知識;能改進對患者的醫療方式,具備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學習循證醫學的能力;

4.人際溝通技能:人際交往和溝通技能評估同樣需要360度的全方位評估,包括來自培訓團隊、同事、衛生技術人員、患者和住院醫師的評估,以及專科醫師在會議或報告中能力的自我展示;

5.職業化程度(我們該如何看待他人?):專科醫師是團隊成員之一,應舉止大方;與患者的交往中應尊重患者隱私,保持合適的禮儀;恪守患者利益至上的理念;專科醫師應做到誠實、勇於承擔責任、樂於助人,並具備追求卓越、不斷學習和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6.整體化的醫療實踐能力:專科醫師能在醫療系統中有所擔當嗎?能提高醫療系統的服務能力嗎?

梅奧診所締造的專科醫師培訓體系能夠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打造優秀的心血管專科醫師。它對於心血管專科醫師的培訓不僅僅體現在卓越的臨床技能,同時也注重醫學人文、溝通交際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值得國內學習。

作者簡介

李憲凱,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任職於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講師、碩士生導師,中國老年醫學會高血壓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會員,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GRAND ROUNDS—EDITORIAL CONSULTANTS。

2011年榮獲“上海市優秀住院醫師”稱號,同年入選“第一屆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培養計畫”。2013年參加上海市第一批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2016年協助導師徐亞偉教授與美國華裔心臟協會(CNAHA)范大立教授等,共同建立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中美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2010年畢業於同濟大學,2009至2010年在美國UTHSCSA,師從美國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學會(SCAI)主席Steven Bailey教授學習血管內超聲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術的研究與應用。

主要研究方向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檢測,如納米顆粒、OCT和IVUS在早期檢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應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承擔上海市衛計委面上專案1項,上海市衛生局青年專案1項,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人才計畫2項。2013年ACCEL“心血管醫師英文演講”比賽榮獲全國第三名。目前已經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第一作者發表19篇,其中SCI 7篇,參編英文學術專著3部。

徐亞偉,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心臟中心主任。同濟大學醫學院泛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心血管病中心(十院)主任、同濟大學心肺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專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心線上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況扶華┆美編 柴明霞┆製版 潘歡

Level II:在一個或多個心血管領域增加額外的培訓(通常需要6個月時間),使得某些醫生可以解釋特定的檢查或提供特殊的診療。

Level III:高級培訓或亞專業培訓,即在基本培訓之外增加亞專科知識的培訓,使得合格醫生能對某些專業的疾病做出檢查和解釋,並有培訓該領域學員的能力。普通的3年培訓不能獲得高級培訓內容,需要增加培訓時間並且達到亞專業所要求的標準。

每個培訓模組均設定了評估量表:

專科醫師在培訓的過程中,不僅僅有提綱挈領的檔告知學員完成哪些內容,同時,為了保證培訓的品質,ACC也幫助制定了一些評估量表,需要學員在完成每個輪轉科目後及時進行評估,學員可以自行評估培訓的效果,培訓老師和專案負責人也能看到這些評估結果,定期與培訓學員進行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培訓時間

COCATS4在每個部分用圖表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學員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及需要的培訓時間。

圖2 心衰章節需要培訓的內容和時間

在COCATS4的基礎上,梅奧制定了培訓計畫時間安排。這個時間安排細化到了每個月該學什麼內容,應該達到什麼能力水準。詳見表1。

表1 梅奧的心血管專科培訓時間表

*AST = Advanced Subspecialty Training

培訓需達到的能力水準

ABMS和ACGME列出了“有勝任力的”心血管專科醫師應該具備的六種核心能力:臨床技能、醫學知識、基於實踐的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人際溝通技能、職業化程度、整體化的醫療實踐能力。

1.臨床技能:對患者提供關懷的、適當的、有效的治療方法,以促進其健康。

2.醫學知識:用已有的和發展中的生化、臨床醫學和相關科學知識為患者提供醫學服務。

3.基於實踐的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調查評估醫生對患者的臨床診療工作情況,掌握科學證據,提高醫生的專科診療能力。

4.人際溝通技能:具有與患者、家屬和專業人員有效交流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如運用有效的傾聽、語言和肢體語言等交流技巧促成有效的治療;在醫療過程中能適應團隊的隊員角色和領導者角色的轉換)

5.職業化程度:承諾履行專業職責,對不同的患者遵守其道德規範準則。

6.整體化的醫療實踐能力:能對醫療系統展現出更大的責任感,能整合系統資源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方案(如當護理涉及多學科、多專業時,能與區域負責人協調以整合資源,提供最好的方案)

在ACGME六種核心能力基礎上,梅奧的心血管專科培訓進一步細化如下:

1.臨床技能:多角度評估專科醫師的能力,如來自患者、培訓團隊、衛生技術人員、同事和住院醫師的評價;

2.醫學知識:涉及培訓團隊對專科醫師的評估、專科醫師輪轉期末測試、自我評估和ACC培訓測試;

3.基於實踐的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臨床技能學習上能主動學習(參加會議交流)和傳授他人知識;能改進對患者的醫療方式,具備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學習循證醫學的能力;

4.人際溝通技能:人際交往和溝通技能評估同樣需要360度的全方位評估,包括來自培訓團隊、同事、衛生技術人員、患者和住院醫師的評估,以及專科醫師在會議或報告中能力的自我展示;

5.職業化程度(我們該如何看待他人?):專科醫師是團隊成員之一,應舉止大方;與患者的交往中應尊重患者隱私,保持合適的禮儀;恪守患者利益至上的理念;專科醫師應做到誠實、勇於承擔責任、樂於助人,並具備追求卓越、不斷學習和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6.整體化的醫療實踐能力:專科醫師能在醫療系統中有所擔當嗎?能提高醫療系統的服務能力嗎?

梅奧診所締造的專科醫師培訓體系能夠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打造優秀的心血管專科醫師。它對於心血管專科醫師的培訓不僅僅體現在卓越的臨床技能,同時也注重醫學人文、溝通交際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值得國內學習。

作者簡介

李憲凱,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任職於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講師、碩士生導師,中國老年醫學會高血壓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會員,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GRAND ROUNDS—EDITORIAL CONSULTANTS。

2011年榮獲“上海市優秀住院醫師”稱號,同年入選“第一屆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培養計畫”。2013年參加上海市第一批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2016年協助導師徐亞偉教授與美國華裔心臟協會(CNAHA)范大立教授等,共同建立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中美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2010年畢業於同濟大學,2009至2010年在美國UTHSCSA,師從美國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學會(SCAI)主席Steven Bailey教授學習血管內超聲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術的研究與應用。

主要研究方向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檢測,如納米顆粒、OCT和IVUS在早期檢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應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承擔上海市衛計委面上專案1項,上海市衛生局青年專案1項,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人才計畫2項。2013年ACCEL“心血管醫師英文演講”比賽榮獲全國第三名。目前已經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第一作者發表19篇,其中SCI 7篇,參編英文學術專著3部。

徐亞偉,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心臟中心主任。同濟大學醫學院泛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心血管病中心(十院)主任、同濟大學心肺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專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心線上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況扶華┆美編 柴明霞┆製版 潘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