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出師未捷身先死,蘋果“泰坦造車計畫”可能胎死腹中

“泰坦計畫”是指蘋果公司提出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計畫。 2016年12月5日, 根據一封蘋果公司發給美國交通部的信件內容, 蘋果“泰坦計畫”也就是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再度確認。 據證實蘋果汽車團隊目前擁有1000多名員工。

蘋果的電動汽車計畫早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 雖然蘋果官方從未公之於眾, 但人們這兩年來一直都在討論著 Project Titan(造車計畫在坊間傳聞已久, 包括從汽車界招兵買馬、租用駕駛試驗場地等), 仿佛它已經成為了事實一樣。 不幸的是, 我們還沒能看到蘋果的這款面向未來的產品, 它很可能就已無聲消逝了。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 蘋果修改了電動無人汽車Project Titan的短期計畫, 暫時放棄了汽車開發, 集中精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軟體。 如果消息屬實, 那麼意味著蘋果持續兩年的造車計畫以失敗告終, 人們期待的蘋果牌轎車也隨之成為烏托邦。

2016年10月18日, 據當時國外媒體AppleInsider報導,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的汽車項目泰坦計畫正在大幅度縮小規模。 近百名員工被裁, 這也是蘋果汽車計畫自立項以來第一次傳出裁員的消息。

據瞭解, 蘋果汽車團隊已經確立了新的領導層, 他們認為團隊工作重心應該轉向開發自動駕駛系統。

工作重點的轉移也讓蘋果更改了與合作夥伴的合作計畫。 他們可以靈活地選擇跟現有汽車製造商合作, 或者選擇在未來重回汽車設計。

蘋果造車夢破滅的原因有哪些?

蘋果造車團隊用豪華來形容毫不為過,

另外, 蘋果的現金規模也十分驚人, 然而蘋果依然在汽車項目上栽了跟頭, 歸其緣由, 則是汽車行業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供應鏈龐大

一輛完整的汽車平均大約需要3萬個零部件, 由不同的供應商製造提供, 而蘋果雖然有成熟的供應鏈整合經驗, 但消費電子的供應鏈結構在汽車業面前實在相形見絀。 況且以蘋果的新手身份要獲取供應商的信任同樣十分困難, 因此, 蘋果唯一的選擇只能是與傳統車企合作研發。

與傳統車企合作離心離德

與CarPlay(美國蘋果公司研究發佈的車載系統)不同, 泰坦的計畫是整車專案, 這意味著蘋果與車企的關係更多的是競爭, 因此合作的可能性有, 但車企不會讓出主導權。

自動無人駕駛技術還未成熟

蘋果汽車必須足夠具有顛覆性才能在這一新領域站穩腳跟, 因而泰坦專案在一開始就瞄著無人駕駛電動車方向, 但無人駕駛並不是一項成熟的技術, 特斯拉上發生的無人駕駛事故更讓人們擔憂。

管理層動盪

因為對項目發展方向產生分歧, 早在2015年泰坦管理層就發生動盪, 專案主管離開團隊, 同時也引發了員工的離職潮。 泰坦戰略方向發生分歧的本質也是來自於技術的不成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