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磅!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四川方案公開徵求意見,巴中等5市快來認領這40大福利

↑ 點擊上方“四川發佈”關注我們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明確, 實施四川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 力爭到 2020 年, 老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得到破解, 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 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解決, 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準, 城鄉居民收入水準明顯提升, 有利於振興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 全方位開放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城鄉協調發展水準大幅提高, 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努力建成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文化繁榮、山川秀美的全面小康社會。

巴中、廣元、 達州、南充、綿陽五市具體實施規劃

為實現目標, 我省將成立四川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領導小組, 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 制定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畫, 編制滾動專案庫, 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方案(徵求意見稿)》中專門提出, 巴中、廣元、 達州、南充、綿陽五市人民政府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是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 要建立推進機制, 細化目標任務, 制訂行動計畫, 全面推進落實。

40項任務全方位輻射基礎設施、精准扶貧、公共服務等領域

破解基礎設施瓶頸制約

1.鐵路。 重點加快川陝、川渝之間的鐵路快速通道建設, 加快推進西安-成都客運專線, 規劃建設廣元-巴中鐵路擴能改造、漢中-巴中-南充鐵路、成都-南充-達州高速鐵路, 規劃研究西安-重慶高速鐵路等出川鐵路新通道以及川東北城際鐵路等。

2.公路。 加快推進綿陽至九寨溝、巴陝高速南江至川陝界、綿陽至西充、營山至達州、巴中至萬源高速公路等在建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南充過境高速北段、南充至潼南、綿陽經蒼溪至巴中、廣元至平武等項目。

加快鎮巴至廣安等高速公路專案前期工作, 力爭儘早啟動建設等。

3.水運。 推進廣元港、南充港和達州港專業化碼頭建設, 建成廣元港張家壩作業區, 完成嘉陵江航運配套工程, 加快建設渠江風洞子航電樞紐及達州-廣安段航運配套工程。

4.航空。 建成巴中恩陽機場, 遷建達州機場, 改擴建南充高坪機場, 加快推進閬中機場續建、廣元盤龍機場改擴建, 規劃研究綿陽南郊機場搬遷。 推進綿陽北川、三台、達州萬源、 南充南部、廣元劍閣、巴中通江等通用機場建設。

5.水利。 建成武引二期灌區、升鐘水庫灌區二期、紅魚洞水庫及灌區、白岩灘水庫等專案,

加快建設土溪口水庫、黃石盤水庫、樂園水庫等項目, 加快推進亭子口灌區、固軍水庫、江家口水庫、青峪口水庫、草溪河水庫等一批大中型專案前期 工作, 爭取儘早開工等。

6.能源。 加快大型氣田勘探開發力度, 支持發展天然氣分散式能源;科學有序發展水能、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等能源。 合理規劃和佈局加油站、CNG、LNG 加氣站和電動汽車充電站(樁);加強電網建設。

7.信息。 全面推進“三網融合”。 大力實施“寬頻中國”戰略, 到 2020年寬頻網路全面覆蓋城鄉, 98%以上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 加快4G移動通信網路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

8.天然氣和石油化工。 推動天然氣資源綜合利用和就地轉化。

支援達州建設國家天然氣創新開發利用示範區。

9.特色農業。 加快特色農產品開發, 推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等的申請和認證。 建設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基地。 培育壯大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構建一批科技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10.中藥材。 加快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 建設特色中藥研發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生物醫藥。

11.裝備製造。 大力培育精密齒輪等產業, 重點開發物料輸送設備、風機、航空零部件等產品。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專用汽車製造, 加快培育汽摩產業配套集群。

12.軍民融合。 加快實施一批軍民融合科研和產業化項目, 大力發展航空航太、電子資訊、機械製造、核技術應用等軍民融合產業, 積極培育軍民融合型企業,加快建設成都-綿陽-廣元軍民融合產業帶。

13.電子資訊。積極發展數字家庭、北斗衛星導航、積體電路及電子元器件、汽車電子、新型顯示等產業,推動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設備和智慧終端機的研發及產業化。

14.新材料。大力發展石墨材料、微玻纖維、玄武岩纖維、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產業。

15.輕紡服裝。推動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打造本土品牌。建設一批絲綢、紡織、服裝產業基地。重塑“中國綢都南充品牌”。

16.商貿物流。開展“居民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行動計畫”。依託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一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協力廠商物流資訊平臺。將農村市場流通體系納入城鎮化規劃,培育一批集零售、生活、配送等於一體的多功能鄉鎮商貿中心。

17.電子商務。完善電子商務管理體制。積極發展縣域電商、跨境電商。深入實施“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電商示範、電商扶貧”四大工程。培育一批本土電商平臺。

18.科技服務。推進研發設計、資訊資源、創業孵化、科技仲介、科技金融、科技文化融合、檢驗檢測等七大領域加快發展。支援綿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展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

19.健康養生。積極發展養生養老、醫療保健服務業,培育新興服務業態,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打造秦巴生態森林康養服務業發展帶。

20.紅色文化。加強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文化企業,扶持創作一批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優秀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

21.旅遊。大力發展“川陝蘇區、偉人故里”紅色旅遊。推進三國歷史文化、巴文化、民俗旅遊品牌培育,構建 以廣元-南充-巴中-達州為核心的山地生態旅遊、紅色旅遊和山水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支持王坪烈士陵園、巴山大峽谷、光霧山、賨人谷-漢闕、米倉山等景區創建5A級旅遊景區,支持唐家河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支持廣元市、巴中市以及綿陽市北川縣、平武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支持“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加快培育一批體育旅遊景區、線路和賽事活動品牌等。

22.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健全“省負總責、市(州)統籌、 縣鄉抓落實”的扶貧開發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貧困縣縣級領導班子考核辦法、完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調整管理機制、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等。

23.補齊脫貧攻堅短板。全面落實脫貧攻堅“3+10”政策組 合拳,大力實施“五個一批”脫貧攻堅行動計畫和17個扶貧專項方案。對老區不具備基本生存發展條件的39.6萬農村貧困人口,有計劃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培育和扶持搬遷群眾後續產業發展、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

24.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到 2020 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加快中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支持特殊教育發展。其他。

25.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優化縣、鄉(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每個縣重點辦好1至2所縣級醫院(含中醫院)、1 所急救中心,每個鄉鎮辦好1所衛生院,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 1 所衛生室。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 2.5 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為老區 貧困縣鄉醫療機構免費定向培養醫學類本專科學生。鼓勵省內外三級甲等醫院(含部隊)與老區貧困縣建立對口幫扶關係等。

26.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強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施巴蜀優秀文化傳承工程,加強地方性特色文化藝術保護與傳承。推動蜀道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推進翻山鉸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

27.促進就業創業。支持勞動密集型等產業發展。推動創業創新帶動就業。建立貧困地區與省內其他地區和沿海發達地區勞務對接機制,積極開展對外勞務輸出。

28.完善社會保障。建立健全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

29.構建科技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四川科技扶貧線上平臺在革命老區的佈局和建設,實施專家服務、技術供給、產業諮詢和供銷對接等。

30.加大優撫力度。繼續提高“三紅”人員、在鄉老復員軍人等優撫對象撫恤和定期生活補助標準。嚴格落實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政策,逐步提高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水準。其他。

31.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提升擴權強縣改革,開展擴權強鎮試點,支持有條件的縣開展縣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支持有條件的特大鎮開展功能設置試點。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受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積極推進川陝革命老區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32.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水準。鼓勵具備條件的開發區設立國別合作園區。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區擴區升級,培育外向型產業示範園區。支援具備條件的地區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 所)推進電子口岸建設。支援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園區和貨物進出口監管場所。

33.深化區域合作。加強與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合作,主動對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西鹹新區,探索共建產業合作園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支援發達地區與老區貧困縣合作建設飛地園區。加強跨行政區旅遊合作,共同打造紅色文化和三國文化旅遊,推進三國文化旅遊、嘉陵江山水人文旅遊、秦巴南國冰雪旅遊等精品旅遊線路建設。積極創建秦嶺-大巴山國家公園。深化教育等領域合作。

34.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進巴中、廣元、達州、南充、綿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開展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在有條件的城市建設軌道交通,加快實現城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35.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積極推進縣城建設,加快培育一批中小城市,推進南部縣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支持條件較好、具有特色資源的小城鎮加快發展。積極推進撤鄉設鎮,打造服務農村、帶動周邊的綜合性小城鎮。

36.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推進綿陽市、達州市和閬中市、南江縣等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

37.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加強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統籌,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加快建設“巴山新居”。

38.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強化秦嶺-大巴山和嘉陵江、渠江、涪江流域生態建設。加快建設秦巴生物多樣性重點生態功能區,推進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廣元市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廣元市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示範和西充縣、南江縣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建設。

39.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和煤炭清潔利用。加強嘉陵江、渠江、涪江、州河、巴河及其支流等流域綜合治理,強化重點湖庫、良好水體水質監測保護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復,嚴格水環境功能區限制納汙紅線管理等。

40.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推進達州經開區等國家迴圈化改造試點園區、南充和綿陽國家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廣元國家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綿陽保和富山再生資源產業園等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建設。其他。

目前,《四川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以在2017年4月6日前,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對徵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建議:

(一)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成都市錦江區濱江東路156號發展大廈(郵遞區號:610021),並請在信封上注明“四川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徵求意見”字樣。

(二)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scfgwdqc@163.com。

來源丨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 張藥灩

積極培育軍民融合型企業,加快建設成都-綿陽-廣元軍民融合產業帶。

13.電子資訊。積極發展數字家庭、北斗衛星導航、積體電路及電子元器件、汽車電子、新型顯示等產業,推動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設備和智慧終端機的研發及產業化。

14.新材料。大力發展石墨材料、微玻纖維、玄武岩纖維、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產業。

15.輕紡服裝。推動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打造本土品牌。建設一批絲綢、紡織、服裝產業基地。重塑“中國綢都南充品牌”。

16.商貿物流。開展“居民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行動計畫”。依託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一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協力廠商物流資訊平臺。將農村市場流通體系納入城鎮化規劃,培育一批集零售、生活、配送等於一體的多功能鄉鎮商貿中心。

17.電子商務。完善電子商務管理體制。積極發展縣域電商、跨境電商。深入實施“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電商示範、電商扶貧”四大工程。培育一批本土電商平臺。

18.科技服務。推進研發設計、資訊資源、創業孵化、科技仲介、科技金融、科技文化融合、檢驗檢測等七大領域加快發展。支援綿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展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

19.健康養生。積極發展養生養老、醫療保健服務業,培育新興服務業態,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打造秦巴生態森林康養服務業發展帶。

20.紅色文化。加強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文化企業,扶持創作一批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優秀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

21.旅遊。大力發展“川陝蘇區、偉人故里”紅色旅遊。推進三國歷史文化、巴文化、民俗旅遊品牌培育,構建 以廣元-南充-巴中-達州為核心的山地生態旅遊、紅色旅遊和山水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支持王坪烈士陵園、巴山大峽谷、光霧山、賨人谷-漢闕、米倉山等景區創建5A級旅遊景區,支持唐家河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支持廣元市、巴中市以及綿陽市北川縣、平武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支持“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加快培育一批體育旅遊景區、線路和賽事活動品牌等。

22.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健全“省負總責、市(州)統籌、 縣鄉抓落實”的扶貧開發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貧困縣縣級領導班子考核辦法、完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調整管理機制、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等。

23.補齊脫貧攻堅短板。全面落實脫貧攻堅“3+10”政策組 合拳,大力實施“五個一批”脫貧攻堅行動計畫和17個扶貧專項方案。對老區不具備基本生存發展條件的39.6萬農村貧困人口,有計劃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培育和扶持搬遷群眾後續產業發展、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

24.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到 2020 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加快中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支持特殊教育發展。其他。

25.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優化縣、鄉(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每個縣重點辦好1至2所縣級醫院(含中醫院)、1 所急救中心,每個鄉鎮辦好1所衛生院,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 1 所衛生室。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 2.5 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為老區 貧困縣鄉醫療機構免費定向培養醫學類本專科學生。鼓勵省內外三級甲等醫院(含部隊)與老區貧困縣建立對口幫扶關係等。

26.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強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施巴蜀優秀文化傳承工程,加強地方性特色文化藝術保護與傳承。推動蜀道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推進翻山鉸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

27.促進就業創業。支持勞動密集型等產業發展。推動創業創新帶動就業。建立貧困地區與省內其他地區和沿海發達地區勞務對接機制,積極開展對外勞務輸出。

28.完善社會保障。建立健全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

29.構建科技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四川科技扶貧線上平臺在革命老區的佈局和建設,實施專家服務、技術供給、產業諮詢和供銷對接等。

30.加大優撫力度。繼續提高“三紅”人員、在鄉老復員軍人等優撫對象撫恤和定期生活補助標準。嚴格落實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政策,逐步提高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水準。其他。

31.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提升擴權強縣改革,開展擴權強鎮試點,支持有條件的縣開展縣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支持有條件的特大鎮開展功能設置試點。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受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積極推進川陝革命老區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32.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水準。鼓勵具備條件的開發區設立國別合作園區。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區擴區升級,培育外向型產業示範園區。支援具備條件的地區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 所)推進電子口岸建設。支援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基地、園區和貨物進出口監管場所。

33.深化區域合作。加強與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合作,主動對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西鹹新區,探索共建產業合作園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支援發達地區與老區貧困縣合作建設飛地園區。加強跨行政區旅遊合作,共同打造紅色文化和三國文化旅遊,推進三國文化旅遊、嘉陵江山水人文旅遊、秦巴南國冰雪旅遊等精品旅遊線路建設。積極創建秦嶺-大巴山國家公園。深化教育等領域合作。

34.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進巴中、廣元、達州、南充、綿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開展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在有條件的城市建設軌道交通,加快實現城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35.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積極推進縣城建設,加快培育一批中小城市,推進南部縣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支持條件較好、具有特色資源的小城鎮加快發展。積極推進撤鄉設鎮,打造服務農村、帶動周邊的綜合性小城鎮。

36.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推進綿陽市、達州市和閬中市、南江縣等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

37.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加強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統籌,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加快建設“巴山新居”。

38.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強化秦嶺-大巴山和嘉陵江、渠江、涪江流域生態建設。加快建設秦巴生物多樣性重點生態功能區,推進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廣元市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廣元市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示範和西充縣、南江縣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建設。

39.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和煤炭清潔利用。加強嘉陵江、渠江、涪江、州河、巴河及其支流等流域綜合治理,強化重點湖庫、良好水體水質監測保護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復,嚴格水環境功能區限制納汙紅線管理等。

40.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推進達州經開區等國家迴圈化改造試點園區、南充和綿陽國家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廣元國家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綿陽保和富山再生資源產業園等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建設。其他。

目前,《四川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以在2017年4月6日前,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對徵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建議:

(一)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成都市錦江區濱江東路156號發展大廈(郵遞區號:610021),並請在信封上注明“四川省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徵求意見”字樣。

(二)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scfgwdqc@163.com。

來源丨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 張藥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