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中國女人4大慘: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悲催的你是哪一種?

同學聚會, 一個自帶段子手體質的同學和我說, 中國媽媽是全世界最悲催、最委屈、最無奈的女人, 問她為何?

答曰:因為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這四種不幸,中國女人要麼會經歷一種, 更慘的是四種全部都經歷著。

賣噶的, 還真是精准地總結了在家庭中父親角色缺失的幾種狀態。

當媽式擇偶

和沒斷奶的男人結婚, 他玩遊戲你累哭

週末接到大學同學的電話,

又老生常談地數落了他的老公:

“我特麼最近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 我找了個老公還是多了個兒子!”

“回到家什麼都不做, 除了吃飯就是玩遊戲, 自己玩遊戲可以玩到深夜, 半夜孩子哭鬧他可就受不了了, 立馬卷起被子到書房去睡了。 ”

“一到週末就給我列菜單, 說平時工作太累, 週末想吃點好的, 好嘛, 我都恍惚了, 我到底是他老婆還是他媽?”

是的, 生活中就是有這種男的, 他生活中永遠的主角是他自己, 他才不管有沒有娶妻生娃, 各種任性, 各種幼稚、心情不好還要人哄, 常常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鬧脾氣。

保姆式妻子

伺候完孩子伺候他, 你是保姆他是爺

“老婆, 遙控器在哪?”

“老婆, 我的襪子在哪?”

“老婆, 我的新皮帶在哪?”

“老婆……”

“老婆……”

呵呵呵, 這樣的老公出門我還真是擔心啦, 要我給你老婆買根粗繩子, 出門把你掛脖子上嗎?

如果你家有這樣的老公, 很不幸, 你就是典型的保姆式妻子。

在這種男人眼裡, 家裡的地板永遠是乾淨的, 飯菜永遠是熱氣騰騰的, 衣服永遠是熨好疊齊的。

但是, 他們完全不知道地板是需要人拖才會乾淨, 衣服是需要人疊才會整齊。

就算床上堆滿了衣服, 他也只會扒拉扒拉空出一塊地躺下, 然後又是一句“老婆, 床上亂成這樣, 收拾一下好嗎?”

在他們眼裡, 家務事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 女人但得承包所有家務, 還得伺候自己, 沒錯, 在家裡, 你是保姆他是爺, 你可得把他伺候高興了。

喪偶式育兒

孩子與他無關, 餵奶洗奶瓶讀繪本陪玩全都與他無關

大家還記得“38歲媽媽獨自帶娃猝死三天無人知的新聞”吧?

丈夫在妻子生下孩子後就出門打工了, 少和妻子交流, 很久也沒個電話短信。 38歲的媽媽心梗發作, 猝死三天后才被發現。 而這位元丈夫, 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居然還是通過親戚告知。

我很難想像, 一個丈夫, 居然連著超過三天都不聯繫妻子。 什麼叫喪偶式婚姻, 這就是。

大部分女人都會在“當媽”的過程中快速脫胎換骨, 可許多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中, 男人即使被孩子叫了“爸”, 也還是繼續逃避自己身為男人, 在家庭中的角色與責任。

家裡陪孩子讀繪本的,社區裡帶孩子遛彎的,遊樂場陪孩子玩耍的,社區醫院帶孩子打預防針的,永遠是那個當媽的身影。

有人這樣調侃:“父愛如山”,如山一般杵在那裡啥也不幹!這老公就像闌尾,除了發炎,一無是處。

守寡式婚姻

明明家裡有老公,可還孤獨得像條狗

婚姻看似波瀾不驚,感情品質實際低得嚇人。還有一種可悲的家庭現狀就是:守寡式婚姻。

在這樣的家庭裡,丈夫不是常年在外面出差,就是天天早出晚歸,週末也經常號稱要加班。不認識的鄰居直接預設他妻子為單親媽媽。

老婆打電話不接,發消息不回,對家裡不管不問,對妻子的解釋永遠是:我很忙,我特別忙,我非常忙!

孩子生日,他在外面忙忙忙。

老婆生病,他還是在外面忙忙忙。

逢年過節,他依舊在外面忙忙忙。

娃睡了,妻子想找個人聊天,他不在。夜深了,妻子想找個人暖暖腳,他沒回。

守寡式婚姻就是這麼可悲,明明結婚證還在,可是自己卻孤獨得要死。

誰造就了這四不幸?有他,也有你

我們特別能體會到上面四種家庭媽媽的不容易,每次累得委屈得憤怒得想哭,為了孩子卻還是不得不憋回眼淚繼續做一個女戰士。

是的,爸爸當然有錯,不管是把妻子當媽的長不大的爸爸,還是家務事從來不沾邊的直男癌患者,還是把妻子兒子丟家裡不管的甩手掌櫃,其實都是父親角色缺失的體現,和自身成長不足,疏於或逃避責任無不關係。

但是,我們也不會像一個號稱最公立的“居委會大媽”那樣,一味地唰唰唰把傷人的暗箭全都射向爸爸:這樣的男人就不該嫁!這樣的男人都欠了女人三輩子債,應該好好償還!

我們甚至知道,如果把這篇文章的調調寫成“爸爸們都死到哪裡去了?”或者“你不管孩子幹嘛要生孩子”,可能轉發率更高,但是,這僅僅是迎合了大家的情緒,並沒有解決問題。

而我最想做的是告訴媽媽,為什麼會這樣,以及你應該如何做。

爸爸的社會壓力確實更大

媽媽不賺錢不養家,大家不會覺得有什麼,但是如果爸爸不賺錢養不了家,呵呵,“沒用的男人”這種評論怕是避免不了。

“養孩子的事我不懂,我只管好好工作,給你們多掙錢就好。”很多爸爸覺得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給家裡提供物質保障。也許在他看來,那才是支撐一個家庭的基礎。

確實,背負著“家庭供養者”的重任,爸爸們在職場的壓力確實會更大,他們也更希望在職場博出位,這其實是造成爸爸在家庭生活上缺位的重要原因。

老人替代了爸爸的部分責任

現在很多家庭的結構是老人+夫妻+孩子“,這個老人,如果是奶奶,常有的情況是很多該爸爸幹的事奶奶搶著幹了,爸爸在家裡充當了一個兒子角色;

如果是姥姥,爸爸或許想的是,好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們家的人來全權管理好了,確切的說是爸爸不方便全方位的參與家庭事務,避免人多主意多。

簡單來說,就是奶奶説明父親承擔了部分責任,而姥姥則讓父親在參與家庭教育方面,面臨著更多的障礙。

媽媽的大包大攬讓爸爸撤退

很多媽媽覺得爸爸帶孩子太粗心、不精細,根本不會帶孩子,爸爸參與帶孩子反倒會落下種種埋怨和鄙視,爸爸們在這種長期的“天生不是帶孩子的料”的暗示下,漸漸地遠離了孩子。

怎樣讓出局的隊友歸隊?

孩子出生頭一年一定要讓爸爸參與進來。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者近年的研究發現,一個新生兒的父親在接觸嬰兒過程中其體內的催產素也會同步升高,尤其在嬰兒0-6個月大時。

所以,在孩子出生的頭一年,一定要讓爸爸多做撫觸,換尿布,哄睡,充分激發爸爸體內的催產素,有更強烈的父愛。

請卸下全副武裝金剛媽媽的盔甲

很多被抱怨不管孩子的爸爸心裡也很苦呢:我一帶娃她就一臉嫌棄,那我索性不做了。

不要把自己定位成全副武裝的金剛媽媽,該讓爸爸去做的事情就讓爸爸做好了,不要一切都瞧不上他,餵養孩子也是熟能生巧的一件事,做得多了,自然就會了。

來點二人世界的活動嘛

不要一有了孩子,就失去了和老公的互動,把精力全部聚焦到孩子身上。如果完全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爸爸會有種被排斥、被邊緣化的感覺,慢慢也就失去了插進母子的二人世界的興趣。

完全可以週末和老公看場電影,來次不帶娃的旅行,讓老公體會到,兩人世界還是有所期待的,那樣他也更願意回家不是?

《這幾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做!》咳咳,具體如何放手?哪些事可以讓爸爸做?再溫習下舊文咯。

不是所有的的爸爸都甘願做“隱帝”,但幾乎所有的父愛都需要激發和喚醒。與其抱怨對方把對方推得更遠,不如卸下武裝,降低標準,肯定爸爸的存在,讓他心甘情願的重新歸隊。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家庭中的角色與責任。

家裡陪孩子讀繪本的,社區裡帶孩子遛彎的,遊樂場陪孩子玩耍的,社區醫院帶孩子打預防針的,永遠是那個當媽的身影。

有人這樣調侃:“父愛如山”,如山一般杵在那裡啥也不幹!這老公就像闌尾,除了發炎,一無是處。

守寡式婚姻

明明家裡有老公,可還孤獨得像條狗

婚姻看似波瀾不驚,感情品質實際低得嚇人。還有一種可悲的家庭現狀就是:守寡式婚姻。

在這樣的家庭裡,丈夫不是常年在外面出差,就是天天早出晚歸,週末也經常號稱要加班。不認識的鄰居直接預設他妻子為單親媽媽。

老婆打電話不接,發消息不回,對家裡不管不問,對妻子的解釋永遠是:我很忙,我特別忙,我非常忙!

孩子生日,他在外面忙忙忙。

老婆生病,他還是在外面忙忙忙。

逢年過節,他依舊在外面忙忙忙。

娃睡了,妻子想找個人聊天,他不在。夜深了,妻子想找個人暖暖腳,他沒回。

守寡式婚姻就是這麼可悲,明明結婚證還在,可是自己卻孤獨得要死。

誰造就了這四不幸?有他,也有你

我們特別能體會到上面四種家庭媽媽的不容易,每次累得委屈得憤怒得想哭,為了孩子卻還是不得不憋回眼淚繼續做一個女戰士。

是的,爸爸當然有錯,不管是把妻子當媽的長不大的爸爸,還是家務事從來不沾邊的直男癌患者,還是把妻子兒子丟家裡不管的甩手掌櫃,其實都是父親角色缺失的體現,和自身成長不足,疏於或逃避責任無不關係。

但是,我們也不會像一個號稱最公立的“居委會大媽”那樣,一味地唰唰唰把傷人的暗箭全都射向爸爸:這樣的男人就不該嫁!這樣的男人都欠了女人三輩子債,應該好好償還!

我們甚至知道,如果把這篇文章的調調寫成“爸爸們都死到哪裡去了?”或者“你不管孩子幹嘛要生孩子”,可能轉發率更高,但是,這僅僅是迎合了大家的情緒,並沒有解決問題。

而我最想做的是告訴媽媽,為什麼會這樣,以及你應該如何做。

爸爸的社會壓力確實更大

媽媽不賺錢不養家,大家不會覺得有什麼,但是如果爸爸不賺錢養不了家,呵呵,“沒用的男人”這種評論怕是避免不了。

“養孩子的事我不懂,我只管好好工作,給你們多掙錢就好。”很多爸爸覺得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給家裡提供物質保障。也許在他看來,那才是支撐一個家庭的基礎。

確實,背負著“家庭供養者”的重任,爸爸們在職場的壓力確實會更大,他們也更希望在職場博出位,這其實是造成爸爸在家庭生活上缺位的重要原因。

老人替代了爸爸的部分責任

現在很多家庭的結構是老人+夫妻+孩子“,這個老人,如果是奶奶,常有的情況是很多該爸爸幹的事奶奶搶著幹了,爸爸在家裡充當了一個兒子角色;

如果是姥姥,爸爸或許想的是,好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們家的人來全權管理好了,確切的說是爸爸不方便全方位的參與家庭事務,避免人多主意多。

簡單來說,就是奶奶説明父親承擔了部分責任,而姥姥則讓父親在參與家庭教育方面,面臨著更多的障礙。

媽媽的大包大攬讓爸爸撤退

很多媽媽覺得爸爸帶孩子太粗心、不精細,根本不會帶孩子,爸爸參與帶孩子反倒會落下種種埋怨和鄙視,爸爸們在這種長期的“天生不是帶孩子的料”的暗示下,漸漸地遠離了孩子。

怎樣讓出局的隊友歸隊?

孩子出生頭一年一定要讓爸爸參與進來。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者近年的研究發現,一個新生兒的父親在接觸嬰兒過程中其體內的催產素也會同步升高,尤其在嬰兒0-6個月大時。

所以,在孩子出生的頭一年,一定要讓爸爸多做撫觸,換尿布,哄睡,充分激發爸爸體內的催產素,有更強烈的父愛。

請卸下全副武裝金剛媽媽的盔甲

很多被抱怨不管孩子的爸爸心裡也很苦呢:我一帶娃她就一臉嫌棄,那我索性不做了。

不要把自己定位成全副武裝的金剛媽媽,該讓爸爸去做的事情就讓爸爸做好了,不要一切都瞧不上他,餵養孩子也是熟能生巧的一件事,做得多了,自然就會了。

來點二人世界的活動嘛

不要一有了孩子,就失去了和老公的互動,把精力全部聚焦到孩子身上。如果完全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爸爸會有種被排斥、被邊緣化的感覺,慢慢也就失去了插進母子的二人世界的興趣。

完全可以週末和老公看場電影,來次不帶娃的旅行,讓老公體會到,兩人世界還是有所期待的,那樣他也更願意回家不是?

《這幾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做!》咳咳,具體如何放手?哪些事可以讓爸爸做?再溫習下舊文咯。

不是所有的的爸爸都甘願做“隱帝”,但幾乎所有的父愛都需要激發和喚醒。與其抱怨對方把對方推得更遠,不如卸下武裝,降低標準,肯定爸爸的存在,讓他心甘情願的重新歸隊。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