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能源鯰魚效應起作用了嗎

為了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說過:“我們希望放幾條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 ”自從2015年7月10日《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實施以來, 在不到兩年時間內, 已有11家企業獲得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那麼, 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 鯰魚到底放進來了嗎?

2009年,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佈, 從國家層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隨著“十城千輛”工程在各城市不斷落地, 新能源客車的推廣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新能源乘用車的推廣一直沒有大的起色。

新能源汽車剛起步, 難免存在許多問題, 如充電設施不足、電池衰減、消費者購買意願不高等, 這些困難成為國有大型汽車企業的擋箭牌, 藉以掩蓋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生產積極性不高的事實。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趕超世界強國千載難逢的機遇, 這個機遇的視窗期並不長。 由於大型汽車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有必要放幾條鯰魚進來觸動他們。

許多與汽車產業相關的人士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機遇, 他們非常希望進入這個領域大展宏圖, 但生產資質成為其難以逾越的門檻。 《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為他們開啟了特殊通道, 讓他們有機會圓造車夢。

11家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與傳統汽車有緊密聯繫,

有的是汽車服務企業, 有的是零部件企業, 可謂各具特色、各有所長。 比如, 長城華冠原本是一家汽車設計公司, 新能源汽車並不是由傳統汽車簡單改裝而來, 而是重新優化設計, 在這方面長城華冠有其優勢。 再比如, 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電池企業A123, 電池被稱為新能源汽車核心中的核心, 相比於其他企業, 萬向集團對電池的理解與運用會更加深刻。

目前獲得資質的企業中, 沒有一家是當前炒得沸沸揚揚的互聯網造車企業。 有人認為, IT人帶著互聯網思維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帶來了新理念、新模式, 也更有衝勁, 它們也是汽車行業的鯰魚。 一般來說, IT企業擁有設計、研發、品牌等輕資產, 由代工企業製造產品。

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後, 不少互聯網車企也想複製代工模式。

汽車代工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特斯拉早期由蓮花代工生產Roadstar, 但最終特斯拉選擇了自己投資生產Model車型。 如果代工真的可行, 特斯拉為何不一直延續下去?筆者以為, 如果堅持代工模式, 特斯拉將很難掌握核心技術, 也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 這或許是特斯拉決定自己生產汽車的主要原因。 如今, 特斯拉不僅自己製造汽車, 還自己生產電池, 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汽車企業需要掌握核心技術才有競爭力。 IT代工模式不能運用於汽車領域。 這是由於IT代工產品一般技術含量不高, 且代工企業往往沒有終端產品, 富士康即是典型例子。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雖然動力系統不同,

但仍然屬於汽車範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