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知道9月1日開學的由來嗎?有多少歷史人物為這一天操碎了心

每年都有一堆大孩子、小孩子、半大不小的孩子在“訴苦”:為什麼要在9月1日。 唉, 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要知道, 為9月1日這個日子, 有多少著名人物操碎了心啊!甚至在戰爭的時候都在操心。

第一個操心的人, 名叫張百熙。 他在工部、禮部、刑部、吏部、戶部、郵傳部, 除了少個兵部外, 他當過古代“六部”中五個部的尚書。 但他最關心的事, 好像還是孩子們的學習問題。 他參照近代學制, 訂了一個官方學制, 1904年1月公佈。 這一年是癸卯年, 所以這個學制叫“癸卯學制”。 在當時, 開學, 大家都不反對, 但朝廷中很多官員, 反對的是開學的另一面:放假。 在這以前, 學校既沒有暑假, 也沒有寒假, 孩子上學, 要從年頭學到年尾。 有條規定是這麼寫的:“長不輟耕, 幼不輟讀, 暑日休務者, 薄其餼廩。 ”意思是:大人要一年到頭做事, 小孩要一年到頭讀書, 哪個老師敢在大熱天放假, 那就扣他工錢!在當時,

要誰敢說給孩子放假, 一幫“衛道士”跳出來大罵:放假, 不等於“放羊”嗎?這違背往聖先賢的教誨, 不只誤人子弟, 更是政治問題!當時這種大帽子, 是可以扣死人的。 張百熙頂住壓力, 堅決給孩子們“減負”:每學年分為兩個學期, 第一學期於正月二十日開學, 小暑散學;第二學期于立秋後六日開學, 農曆十二月十五日散學。 真正的“減負”啊, 有木有?

當時星期天放假, 各國通行。 已經給學生們放了寒暑假, 星期天要不要放?張百熙最後的調子還是“放”!但怎麼放, 又不讓人抓住把柄。 張百熙出的招數, 讓人意想不到。 他規定:每月的房、虛、星、昴日為休息日。 這什麼意思?當時西方國家一星期是七天, 張百熙想規定一星期放假一天, 但又不能明說。

正好中國古代有二十八宿, 按星宿排下來, 恰好是一星期的四倍。 要按現在的演算法, 房、虛、星、昴日對應的, 差不多是星期四, 東南西北各七宿中間的那天。 當時人們迷信思想還很嚴重, 就算有人想反對, 但怕萬一得罪星宿, 也就只能憋在肚裡了。 現在的孩子, 能過上暑假, 還真要謝謝他。 就連上班族怕是也要沾了光呢。

第二個和第三個人, 同一時期的人物。 那就是孫中山和蔡元培, 紹興人。 孫中山做的事, 和開學在哪一天, 有間接關係, 他宣佈將農曆改為西曆。

張百熙規定的學制, 是按農曆來算的。 這個學制有兩個問題:農曆閏年時,

要多出一個月;農曆和西曆還不對應。 1912年1月3日, 辛亥革命後, 他被孫中山任命為教育總長, 1月19日就改了學制。 學制改得快, 但很科學。 這次, 將一年分成三個學期:8月1日至12月31日為第一學期, 第二年1月1日至3月31日為一學期, 4月1日至7月31日為一學期。 寒暑假要不要放?要放!但由各學校根據當地的氣候, 自己決定。 這個學制只大致規定:暑假30天到50天, 寒假7天到14天。 寒暑假外, 還多了個春假, 反正是春和日麗的時候, 所以日子就有點固定了:4月1日到7日。 現在很多學校放春假, 享受假期的時候, 別忘了這位紹興人。 還有一點是:大部分學校把第一學期的開學日子設定西曆每年8月底、9月初, 甚至有的乾脆就設在9月1日。 但接下來, 到底怎麼開學、放假,就是一筆糊塗賬了。因為之後十多年那段時間,中國就進入北洋政府時期,軍閥割據,亂得一塌糊塗,連辦學經費、教師工資都發不出來,所以“你懂的”。

到了1938年,有個統一的規定:暑假日期為6月30日至8月21日,共50天;寒假為1月1日至30日,共30天。看上去又變回兩學期,其實和原來差不多,不過將二、三學期合併在一起,反正春假很短。但怎麼執行,卻是個大麻煩:一因為抗日戰爭已經開始了;二因為他們居然考慮春節!要知道春節很多時候在2月,不過年時放假,過年時不放假!這叫孩子們怎麼走親戚?千萬別以為當時制訂政策的官員太糊塗,這麼做是有目的的!當時的國民政府西化得一塌糊塗,對傳統節日,堅決嚴防死守。比如說,嚴禁私售農曆、新舊曆對照表;規定各機關、各學校、各團體,“除國曆規定者外,對於舊曆節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更絕的還有一招,春節那天派人在街上盯著,要是有人敢喊“春節快樂”“恭喜發財”,對不起,那就要被請去“喝茶”了。一句話,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忘了還有過年這回事。

終於迎來了解放。1950年8月1日,新中國教育部頒發《中等學校暫行校曆(草案)》,規定中等學校一學年分兩學期,暑假52天,寒假23天,春假3天。和原先相比,暑假、寒假延長了,春假變短了,和現在的情況已經差不多了。最關鍵的是:春節沒被忘掉。第一學期開學的日子,倒還是差不多:每年8月底、9月初。

這時的教育部長是馬敘倫,杭州人。1987年,教育部規定,一學年分為兩學期,第一學期一般在9月初開學,翌年元月份放寒假;第二學期2月下旬或3月初開學,7月放暑假。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寒暑假日子基本固定了: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為一學年。全國各地中小學,絕大多數會選擇在9月1日開學,這成了一種慣例。想想那些為了孩子們有個假期,操碎了心的人。這些寒暑假和春假,來得不容易啊!天天抱怨“開學綜合症”的熊孩子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到底怎麼開學、放假,就是一筆糊塗賬了。因為之後十多年那段時間,中國就進入北洋政府時期,軍閥割據,亂得一塌糊塗,連辦學經費、教師工資都發不出來,所以“你懂的”。

到了1938年,有個統一的規定:暑假日期為6月30日至8月21日,共50天;寒假為1月1日至30日,共30天。看上去又變回兩學期,其實和原來差不多,不過將二、三學期合併在一起,反正春假很短。但怎麼執行,卻是個大麻煩:一因為抗日戰爭已經開始了;二因為他們居然考慮春節!要知道春節很多時候在2月,不過年時放假,過年時不放假!這叫孩子們怎麼走親戚?千萬別以為當時制訂政策的官員太糊塗,這麼做是有目的的!當時的國民政府西化得一塌糊塗,對傳統節日,堅決嚴防死守。比如說,嚴禁私售農曆、新舊曆對照表;規定各機關、各學校、各團體,“除國曆規定者外,對於舊曆節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更絕的還有一招,春節那天派人在街上盯著,要是有人敢喊“春節快樂”“恭喜發財”,對不起,那就要被請去“喝茶”了。一句話,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忘了還有過年這回事。

終於迎來了解放。1950年8月1日,新中國教育部頒發《中等學校暫行校曆(草案)》,規定中等學校一學年分兩學期,暑假52天,寒假23天,春假3天。和原先相比,暑假、寒假延長了,春假變短了,和現在的情況已經差不多了。最關鍵的是:春節沒被忘掉。第一學期開學的日子,倒還是差不多:每年8月底、9月初。

這時的教育部長是馬敘倫,杭州人。1987年,教育部規定,一學年分為兩學期,第一學期一般在9月初開學,翌年元月份放寒假;第二學期2月下旬或3月初開學,7月放暑假。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寒暑假日子基本固定了: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為一學年。全國各地中小學,絕大多數會選擇在9月1日開學,這成了一種慣例。想想那些為了孩子們有個假期,操碎了心的人。這些寒暑假和春假,來得不容易啊!天天抱怨“開學綜合症”的熊孩子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