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長安汽車 連賠本賺吆喝的資格都沒了嗎?

乘聯會乘用車銷量近期資料顯示, 汽車整體銷量1到7月同比增長了4.10%, 其中銷量前十中, 大多數都較去年同比上升, 僅有兩家頹勢明顯——長安汽車和長安福特, 呈現嚴重下滑。 其中, 長安自主品牌2017年7月份銷量是60477輛, 同比下滑了4.1%。 而2017年1到7月累計銷量是59萬3240輛, 同比下滑了5.4%。 長安到底咋了?

一、連續三年銷冠 淪為市場二線

今年長安自主品牌的日子不好過, 銷量下滑嚴重, 為了保住中國自主品牌領域連續三年的銷量冠軍, 長安不得不做一系列的官降優惠活動, 除了新上車型CS95、淩軒以外, 其他車型全系優惠4000到18000不等。 不過就效果來看, 長安汽車6月銷量有所回升, 但也是曇花一現, 7月銷量再次同比下滑。

長安上半年淨利潤下跌近3成

長安汽車作為國內第一個年產銷超過100萬的自主品牌, 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 這個中國品牌的霸主就出現了近年來的首次銷量下滑, 長安品牌上半年銷量為38.49萬輛,

同比下滑11.17%。 雖然保住了2016年銷量冠軍的位置, 但是之後的路卻越走越艱難。

吉利、奇瑞、長安曾幾何時並稱自主轎車的三駕馬車, 如今對手卻是以開掛的速度暴漲:1到7月, 吉利累計銷售了62萬多輛, 同比增長了89%。 甚至已經階段性超越了長安自主品牌, 而長安卻淪落到只能退居市場二線。

二、重要車型紛紛進入了產品生命末期

長安汽車的爆發始於逸動, 隨著這款新車的推出, 全新一代的設計語言讓長安市場銷量一路飆升, 但是隨著吉利、傳祺和上汽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開創了全新的家族語言之後, 在設計上讓長安相形見絀。

CS95作為長安目前的旗艦SUV, 多次對前臉修改之後, 仍舊招來了消費者的筆誅口伐。

事實上, 長安的問題不僅僅是產品設計, 而是背後整體的實力短板暴露。 長安儘管以“五國九地”研發作為佈局, 但實際上其研發整合不如預期, 車型更新慢。 曾經作為銷售的主力的悅翔V3、CS35、逸動以及CS75等車型, 自從上市之後就沒有進行過任何大幅升級。

隨著其他自主品牌的不斷崛起和競爭的加劇, 長安汽車的市場份額被不斷蠶食。

三、品質把控和後續服務不到位引車友質疑

網路上總有傳言, 福特、鈴木、馬自達原本都是知名的國際品牌, 為什麼到了中國總是沒有起色?有一種答案說是因為選擇了與長安合作, 隨之調侃的就是長安的裝配。 在315網站上發現長安汽車位於熱點投訴板塊, 在中國汽車消費網, 汽車投訴網這, 車質網這三個網站, 長安汽車的投訴量也不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