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AK之父」雕像在莫斯科落成

為了紀念2013年病逝的「AK之父」卡拉什尼科夫, 一座九米高的雕像日前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落成。 雕像造型是卡拉什尼科夫手握經典的「步槍之王」AK-47。

卡拉什尼科夫是前蘇聯時期傳奇的槍械設計大師, 他設計的AK-47步槍已經成為全世界殺人最多的武器之一。 面對人們的質疑, 他經典的反駁就是「罪孽不在於槍, 而在於扣動扳機的人」。

AK-47是卡拉什尼科夫在1947年設計出的步槍, 「A」、「K」分別代表「自動步槍」和「卡拉什尼科夫」, 「47」代表生產年份。 AK-47系列槍械產量早已超過一億支, 武裝了一百多個國家的軍隊, 但它也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喪命。 AK-47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文化品牌」。

卡拉什尼科夫的新雕像豎立於莫斯科市中心一條繁華的街道上, 此前還有一座雕像被放置於他安葬的公墓中。 在新雕像的揭幕當天, 有人到現場示威, 表示「製造武器=製造死亡」。

卡拉什尼科夫信奉東正教, 在逝世前, 他曾給東正教的神父寫信, 表示後悔設計了AK-47, 信的落款是「上帝的奴隸」。 而在這次雕像揭幕儀式上, 東正教神父歌頌卡拉什尼科夫「創造了這款保家衛國的武器」, 但表示不適合在雕像上播灑聖水。

卡拉什尼科夫曾發誓不來中國, 因為在中國對前蘇聯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期間, 他在新聞上看到中國士兵用AK-47掃射前蘇聯士兵的畫面, 那畫面讓他不由落淚。 但在1990年, 隨著中蘇關係的緩和, 卡拉什尼科夫在妻子的勸說和陪同下訪問了中國。

2005年,好萊塢電影《戰爭之王》探討了一個與卡拉什尼科夫雕像事件類似的問題,製造武器或販賣武器是否等於謀財害命?電影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主人公全球範圍內販賣軍火的一生,將人性與戰爭的本質深刻的揭露出來。劇中用了500多把AK-47真槍,因為道具成本要比真槍還貴。

對原子彈的使用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爭議,因此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及其主要負責人奧本海默一直處於這場論戰的漩渦之中。原子彈試爆成功時,奧本海默感覺自己「成了死神和世界的毀滅者」。而當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爆炸,奧本海默心中的罪惡感就越來越深,他覺得他的知識不應當這樣被拿來使用。

2005年,好萊塢電影《戰爭之王》探討了一個與卡拉什尼科夫雕像事件類似的問題,製造武器或販賣武器是否等於謀財害命?電影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主人公全球範圍內販賣軍火的一生,將人性與戰爭的本質深刻的揭露出來。劇中用了500多把AK-47真槍,因為道具成本要比真槍還貴。

對原子彈的使用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爭議,因此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及其主要負責人奧本海默一直處於這場論戰的漩渦之中。原子彈試爆成功時,奧本海默感覺自己「成了死神和世界的毀滅者」。而當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爆炸,奧本海默心中的罪惡感就越來越深,他覺得他的知識不應當這樣被拿來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