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橫豎看世界——地圖的戰略意義在這裡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

製作:中國科普博覽

監製:中國科學院部工作局 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

我國海防與塞防之爭主要發生在清末時期的邊疆危機, 以李鴻章為首的一批人重視海防, 他們看到中國海防的薄弱, 以及日本海防的實力對中國的巨大威脅;

另外, 以左宗棠為代表的塞防派, 認為邊疆危機嚴重, 外國侵略者佔據中國大量領土, 中國當時的陸軍實力遠比海洋實力強, 有能力收回領土, 當誓死維護。

這與世界地圖有什麼關係呢?

2007年6月發表在《中國國家地理》的文章提出,

北冰洋時世界的地中海。 巧合的是, 兩個月後, 俄羅斯開始爭奪北冰洋, 他把一面金屬製成的國旗插到了北極點, 其他國家也不示弱, 加拿大以及美國, 丹麥都開始為了北冰洋豐富的石油以及動植物資源採取了相關的行動。

爭奪北冰洋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航道的開發, 北冰洋航道一旦開發, 便可成為亞歐之間的最佳航道。

例如, 以倫敦和東京分別作為歐洲與亞洲城市的代表, 它們之間有四條航線;第一條經過好望角(全長27000公里), 第二條經過巴拿馬運河(全長23000公里), 第三條經過蘇伊士運河(全長20000公里), 第四條走北冰洋(全長14000公里)。

這就發展成為了新時代的海防與塞防的問題。 北冰洋與我國北斗衛星的信號的維護息息相關,

因此在新塞防與新海防方面, 地圖對於我們來說有著深遠的意義。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是中國科學院學部發起, 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高層次公益性科普活動。 精彩內容關注“科學與中國”官方網站(cs.kepu.cn)。 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為網站委託單位, 中國科普博覽為網路傳播合作夥伴, 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提供技術支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