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世界大國,名字不堪入耳,最後還是靠中國賜名,才得到改變

中國古代時期, 一直都是以天朝上國自居, 周邊小國紛紛附屬, 並請中國皇帝冊封。 古中國時期, 周邊一個小國因其國名實在不堪入耳, 於是多番派人前往中國, 請求中國賜名, 本來中國舉國上下都是很厭惡這個小國的, 不料, 皇帝酒後興起最終答應了小國的請求。

這個一直找中國賜名的小國就是日本, 國名意為"日出之國", 世界經濟強國, 古代時期日本被稱為"倭國", 日本百姓叫"倭人"。 中國《論衡》中對倭就有記載, 在西周時期倭就一直朝貢, 三國時代的魏國皇帝曹睿曾冊封倭國的君王為卑彌呼(親魏倭王), 直到唐朝倭國才更改國名為"日本"。

倭一字屬於貶義詞, 意為"猥瑣矮小"。 起初日本並不明白"倭"字意思, 到隋唐時期日本經常派使者遠渡重洋來學習中國文化, 慢慢的也就隨之明白倭字意思, 於是日本就想更改一個名字, 此後日本派往中國的遣唐使就常常提出更改國名這一請求。 就在唐朝有點鬆動之時, 日本卻悍然發動戰爭。

這場戰爭就是"白江口之戰"。 白江口之戰對日本來說, 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僅沒撈到好處, 還賠進去幾萬士兵, 重要的是唐朝對日本的印象, 更別說更改國名一事。 此事一直到西元七零一年才發生改變, 當時唐朝皇帝是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強人, 唐朝在武則天的治理下很是強盛。

一次日本使者再度請求更改國名, 原本武則天是不同意的, 湊巧不巧當時武則天剛好喝了點小酒, 一興奮就應允了日本使者的請求, 就這樣, 倭國國名更改為"日本"。 其實日本這個名字也不能說是武則天賜的, 當時武則天只是應允了日本的請求, 倘若當時武則天沒有喝酒, 對於日本使者的請求, 武則天估計不會答應。

現今的日本是世界上響噹噹的經濟大國, 如果武則天沒有應允日本請求, 現在可能就是"倭國某某人","倭國某某事", 這聽著得多不好意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