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脫水要補液,補液如何補?!(上)

導讀:預防脫水就要補液, 這液該怎麼補呢?

秋天來臨, 早晚溫差大, 瓜果海鮮正當時。 很多寶寶飲食不當, 出現嘔吐、腹瀉的現象。 家長都知道要補液以預防脫水, 但補液怎麼補, 家長有不少迷惑或誤區, 需要專業醫生給予答疑解惑。 這次, 咱們就來聊聊補液。

人體通過汗液及尿液失去很多液體(水和電解質), 又通過喝水和吃飯補充丟失的液體, 這樣身體就會平衡。 脫水是指體內失去的水分大於吸收的水分。 比如頻繁嘔吐、水樣便或悶熱的環境中大量出汗導致水分丟失過多而沒有及時補充足夠水分, 這種不平衡就會導致脫水。 出現脫水及脫水程度取決於丟失液體量速度及寶寶年齡。 越小的寶寶因為體液儲存少, 而更容易脫水。

出現以下情況時, 家長應警惕脫水可能

1.大量的水樣便;

2.劇烈、頻繁嘔吐;

3.因嘴疼、嗓子疼拒絕進食或飲水:如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

4.反復高熱;

5.處於悶熱且不通風的環境。

是否有脫水要看以下這些方面

※精神

※皮膚濕度及彈性

※眼窩及前囟

※口唇黏膜

※眼淚

※尿量

臨床醫生是根據下面表格來評價患兒脫水情況的, 家長也可以根據下表做初步判斷。 寶寶有輕度脫水時可以在家給予口服補液鹽(ORS)治療,

如果懷疑有中度甚至重度脫水時需要緊急就醫。

家長在護理方面如何做

1.嘔吐:

如果寶寶嘔吐劇烈, 可以先暫停進食水1~2小時, 然後慢慢少量喂水, 一次10~20ML慢慢咽下, 觀察10~20分鐘, 沒有嘔吐, 再少量多次喝水進食。 有很多寶寶嘔吐後會有口渴,

或家長擔心脫水, 會讓寶寶大量喝水或喝補液鹽, 但這樣很容易嘔除了, 所以要強調少量多次進食水。

2.口服補液鹽不能代替水:

有很多家長唯恐寶寶脫水, 就一味給寶寶喝口服補液鹽, 用鹽水代替平時的白開水,這是不對的。

口服補液鹽主要針對腹瀉、嘔吐丟失的水分及電解質, 有遠遠高於白開水的滲透壓及電解質。 用補液鹽代替白開水, 同樣會導致水和電解質紊亂。

高鈉血症——血清鈉>150 mmol/L, 血漿滲透壓>310 mOsm/L。 臨床表現脫水不明顯但極度口渴、尿少、煩躁、嗜睡或驚厥。

在臨床上碰到的高滲性脫水(高鈉血症)多見於家長給寶寶過多補充口服補液鹽(尤其是口服補液鹽II), 或用ORS代替白開水攝入, 唯恐寶寶脫水。 結果越補寶寶越口渴,

尿越少, 家長認為脫水仍沒有糾正, 繼續補充口服補液鹽。 導致高滲性脫水。 如果不詳細問病史、查體, 不化驗電解質, 很容易誤診, 導致治療南轅北轍。

3.不用限制母乳餵養:

基本的補水措施包括在可能的情況下繼續正常進食, 當然也包括繼續哺乳。

治療寶寶脫水的同時, 媽媽要繼續給寶寶餵奶。

預防寶寶脫水重要的一點是保證寶寶攝入充足的液體, 尤其是在天氣熱或寶寶生病時, 要堅持給寶寶喂母乳或配方奶。

不要用水、口服補液鹽或其他任何液體稀釋配方奶或母乳。

4.清淡流食:大一點的寶寶飲食要清淡, 暫停海鮮等發物、油膩食物及涼的食物。 忌食甜食、辛辣食物。

如何服用口服補液鹽見下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