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瘦小、挑食、頭髮稀少等,未必是缺微量元素!而是……

秋高氣爽正是遛娃好時機, 隨著寶寶們都“聚”到了一起, 媽媽們按捺不住的“比孩子”心理, 又蠢蠢欲動起來。 “同一茬”的孩子, 怎麼別家寶寶比我家寶寶高出將近一頭;怎麼別家寶寶那麼壯實,

我家寶寶那麼瘦弱;怎麼別家寶寶的頭髮又黑有密, 我家卻是個“黃毛丫頭”……

“我家寶寶是不是缺鋅呀?”

“我家寶寶不會是缺鈣吧?”

“我家寶寶肯定是缺鐵啊!”

媽媽們和老人們又開始了

無休止的“臆想”和“揣測”

在判斷自家寶寶的狀況前

先聽聽醫生怎麼說

文中部分觀點源自

陳英做客“拜託了媽媽”時的觀點

寶寶瘦小、挑食、頭髮稀少…… 未必就是缺微量元素

近幾年, 微量元素被很多家長看得神乎其神, 甚至寶寶身上任何的不妥, 都能和缺乏某類微量元素扯上關係。

孩子乏力、多動、食欲差

就是缺鐵?

孩子挑食、偏食、消瘦

就是缺鋅?

孩子睡眠差、夜驚、枕禿

就是缺鈣?

是誰跟媽媽們這樣胡說八道的?你站出來, 我保證不打死你!把什麼罪名都安到“缺少微量元素”身上, “鈣鐵鋅”們表示:“這個鍋, 我們不背”!

1、寶寶矮小瘦弱 與其補鈣, 不如好好吃飯

可能有人覺得, 寶寶長不高、矮小瘦弱, 是缺鈣, 應該補鈣, 補鈣才能促進寶寶長高。

但, 寶寶矮小瘦弱,

更靠譜的原因不是缺鈣, 而是缺主要營養!包括蛋白質(肉蛋奶等)、碳水化合物(米飯、麵條、饅頭等)和脂肪(油類等)。 這些, 才是真正的、更直接的影響到寶寶身高、體重等各方面發育的主要原因。

所以, 媽媽應該做的是想辦法讓寶寶好好吃飯、均衡寶寶每一餐的營養, 而不是琢磨著該給寶寶補點什麼微量元素!

2、寶寶挑食, 與其補鋅 不如調整餵養習慣

不少寶寶有挑食、偏食的問題, 愛吃的食物就使勁吃, 不愛吃的食物一點不吃, 別只聽某廣告的宣傳“寶寶挑食、偏食是缺鋅, 要喝某糖酸鋅口服液”。 陳英醫生說了, 寶寶挑食, 多是因為不良的餵養習慣造成。 所以, 不想寶寶挑食, 就要:

一歲半以內混著吃食物

1歲半以內的寶寶, 最好把菜、肉和主食混在一起吃, 而不是一勺肉泥、一勺菜泥這樣喂。 如果每一口味道都不同, 等於給寶寶出了選擇題。 Ta就會開始區分什麼好吃, 什麼不好吃, 然後就要挑食了。

“不好吃”“不愛吃”別當著孩子面說

很多家長自己還是個“挑食寶寶”呢, 但是不管你有多挑,

在吃飯的時候, “這個菜我不喜歡”、“他爸爸不愛吃這個”這種話, 千萬不要當著孩子面說, 這會讓孩子覺得, 食物是可以挑選的, 有的食物不愛吃就可以不吃。 如果寶寶不愛吃胡蘿蔔, 你經常對寶寶說:“我很愛吃胡蘿蔔”, 並在Ta面前大口大口的吃, 漸漸的Ta也會接受胡蘿蔔。

口味“重”的食物不要過早給寶寶吃

這會讓寶寶養成一種口味偏好, 比如只喜歡吃甜食, 或只愛吃夠鹹的東西, 一旦寶寶從小養成“重口味”, 不僅容易挑食, 還會埋下成年後肥胖症和高血壓等問題。

3、寶寶頭髮稀黃 更該先看看自己和老公

頭髮的顏色和稀疏濃密,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發質發量都與爸爸媽媽的發質發量有關。如果寶爸寶媽有一方本身發色偏淺,或頭髮稀少,寶寶的頭髮也可能會是這樣。

頭髮的主要成份是一種角化的蛋白質,即使是因為遺傳因素造成孩子頭發發黃的,也應在膳食中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例如魚類、肉類、蛋類、牛奶等,另外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B、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也能儘量改善寶寶的發色。

補充微量元素中這些雷區 你踩過幾個?

用鐵鍋做菜,可以增加食物中的鐵含量,給寶寶補鐵?

答案是:半錯半對!

用鐵鍋做菜,雖然能夠補充少量的鐵,但能補充多少,無法確定。如果寶寶真的缺鐵,不能只依賴鐵鍋做菜給寶寶補鐵。而且,鐵鍋容易生銹,如果誤食了鐵銹,反而對身體有害!

菠菜含鐵高,多吃菠菜能補鐵?

答案是:錯!

菠菜含鐵豐富,能補鐵,貌似是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觀點了。但“菠菜補鐵”不是醫生說的,是大力水手說的,這根本就是個無稽之談,可千萬別再誤導我們的下一代了!

營養劑與奶一起吃,效果更好?

答案是:錯!

無論是母乳、奶粉還是液體奶,都不能與營養補充劑一起吃!奶中本身就含有各種營養素,再與其他營養劑一起吃,各種營養素之間,可能會影響其他營養素吸收,反而可能讓你該補充的,補充不上。

鈣鐵鋅可以同時補,效果又快又好?

答案是:錯!

市面上確實存在著一些鈣鐵鋅同補的產品,但這些營養品可能更滿足的是家長們,對於省時、省力、簡便的需求。

但營養補充劑中的微量元素大多是“二價元素”,一起吃進去,其實是“競爭性吸收”的,比如吸收了鐵,鈣和鋅就吸收少了。雖然沒什麼害處,但補充到的量就少了。

所以,醫生建議,缺什麼、補什麼,如果確實需要補充多種元素,也儘量兩種元素的服用時間,間隔2個小時,才能確保每一種元素的補充和吸收。

真缺鈣、鐵、鋅的寶寶是什麼樣?該怎麼補?

雖然我們不能單從寶寶的某些狀況,就隨便斷定寶寶是不是缺微量元素。但有些標誌性狀況,還是應該引起爸爸媽媽注意:

1、容易多汗和反復生病的寶寶 該多吃貝類海鮮和雞蛋補鋅

寶寶缺鋅的表現:

寶寶經常大汗淋漓,同時伴有食欲不好的狀況時

寶寶經常反復感冒,抵抗力差,很容易生病

寶寶總是喜歡吃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啃牆皮、吃土、咬指甲等“異食癖”

有這些表現的寶寶,可能是缺鋅,但即便如此,也不必急著用藥去補,先試著調整寶寶的飲食,多吃一些富含鋅的食物,比如貝殼類的海鮮和紅肉(瘦牛肉、豬肉)、豆類及乾果、牛奶、雞蛋等,來增加鋅的攝入。

Tips:

在食用這些富含鋅的食物同時,必須攝入充足的動物蛋白(例如:瘦肉、魚等),來提高鋅在人體內的利用率。如果服用藥物性的鋅製劑,也需要補充動物蛋白,不然也不會有很好的療效。

2、貧血的寶寶 該多吃動物肝臟和瘦肉補鐵

貧血,是寶寶缺鐵的主要表現

缺鐵性貧血爸媽們都知道,但怎麼識別出寶寶是不是缺鐵呢?看這4個地方:

皮膚過於白(尤其是如果爸爸媽媽都不是“白人”的話,寶寶皮膚太白,很可能是缺鐵貧血)

嘴唇發白(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嘴唇應該是淡粉色的)

下眼瞼白(去醫院檢查是不是貧血,醫生也要扒開下眼瞼查看的)

指甲白(寶寶正常的指甲應該是半透明的,透出甲床的粉色)

經過醫生系統的檢查,如果寶寶缺鐵性貧血很嚴重,一定要遵照醫囑給寶寶補充鐵劑。但大部分寶寶多少都有一些缺鐵性貧血,並不嚴重,給寶寶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就可以了。比如強化鐵的米粉(對於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尤為重要)、動物肝臟、紅肉(瘦肉)、雞蛋等。

3、方顱、雞胸、肋骨外翻的寶寶 該多曬太陽補鈣

方顱(顱額部前凸,顳部向兩側凸出,頭頂部扁平呈方形),是寶寶缺鈣的典型表現。此外,雞胸、脊柱側彎、X型腿等也可能提示缺鈣。

這些都是缺鈣的一些病理表現,需要根據醫生的診療建議,補充鈣劑。但多數寶寶缺鈣,並不是缺少鈣的攝入,而是體內維生素D不足,影響了鈣的吸收。所以,鈣不能盲目補,與其過分關注補鈣,不如帶著寶寶多外出活動,曬太陽,幫助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更能促進鈣的吸收。

關於怎麼判斷寶寶缺不缺鈣,我們剛剛寫過的一篇文章,媽媽可以再翻看一下:《不用補鈣,不用查微量元素,那我怎麼知道寶寶缺不缺鈣?》

因為現在太多商家,出於產品宣傳需要,過於誇張寶寶缺乏某類微量元素的危害,鬧得家長們人心惶惶,生怕寶寶缺點啥,不是去做那無大卵用的微量元素檢測,就是瞎給寶寶補各種微量元素。充其量只是給媽媽個心理安慰,對寶寶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媽媽們只要記住一條,只要寶寶好好吃飯、不挑食,媽媽做的飯菜營養均衡,寶寶有適量的戶外活動,就不會缺這少那,完全沒必要盲目補什麼

3、寶寶頭髮稀黃 更該先看看自己和老公

頭髮的顏色和稀疏濃密,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發質發量都與爸爸媽媽的發質發量有關。如果寶爸寶媽有一方本身發色偏淺,或頭髮稀少,寶寶的頭髮也可能會是這樣。

頭髮的主要成份是一種角化的蛋白質,即使是因為遺傳因素造成孩子頭發發黃的,也應在膳食中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例如魚類、肉類、蛋類、牛奶等,另外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B、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也能儘量改善寶寶的發色。

補充微量元素中這些雷區 你踩過幾個?

用鐵鍋做菜,可以增加食物中的鐵含量,給寶寶補鐵?

答案是:半錯半對!

用鐵鍋做菜,雖然能夠補充少量的鐵,但能補充多少,無法確定。如果寶寶真的缺鐵,不能只依賴鐵鍋做菜給寶寶補鐵。而且,鐵鍋容易生銹,如果誤食了鐵銹,反而對身體有害!

菠菜含鐵高,多吃菠菜能補鐵?

答案是:錯!

菠菜含鐵豐富,能補鐵,貌似是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觀點了。但“菠菜補鐵”不是醫生說的,是大力水手說的,這根本就是個無稽之談,可千萬別再誤導我們的下一代了!

營養劑與奶一起吃,效果更好?

答案是:錯!

無論是母乳、奶粉還是液體奶,都不能與營養補充劑一起吃!奶中本身就含有各種營養素,再與其他營養劑一起吃,各種營養素之間,可能會影響其他營養素吸收,反而可能讓你該補充的,補充不上。

鈣鐵鋅可以同時補,效果又快又好?

答案是:錯!

市面上確實存在著一些鈣鐵鋅同補的產品,但這些營養品可能更滿足的是家長們,對於省時、省力、簡便的需求。

但營養補充劑中的微量元素大多是“二價元素”,一起吃進去,其實是“競爭性吸收”的,比如吸收了鐵,鈣和鋅就吸收少了。雖然沒什麼害處,但補充到的量就少了。

所以,醫生建議,缺什麼、補什麼,如果確實需要補充多種元素,也儘量兩種元素的服用時間,間隔2個小時,才能確保每一種元素的補充和吸收。

真缺鈣、鐵、鋅的寶寶是什麼樣?該怎麼補?

雖然我們不能單從寶寶的某些狀況,就隨便斷定寶寶是不是缺微量元素。但有些標誌性狀況,還是應該引起爸爸媽媽注意:

1、容易多汗和反復生病的寶寶 該多吃貝類海鮮和雞蛋補鋅

寶寶缺鋅的表現:

寶寶經常大汗淋漓,同時伴有食欲不好的狀況時

寶寶經常反復感冒,抵抗力差,很容易生病

寶寶總是喜歡吃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啃牆皮、吃土、咬指甲等“異食癖”

有這些表現的寶寶,可能是缺鋅,但即便如此,也不必急著用藥去補,先試著調整寶寶的飲食,多吃一些富含鋅的食物,比如貝殼類的海鮮和紅肉(瘦牛肉、豬肉)、豆類及乾果、牛奶、雞蛋等,來增加鋅的攝入。

Tips:

在食用這些富含鋅的食物同時,必須攝入充足的動物蛋白(例如:瘦肉、魚等),來提高鋅在人體內的利用率。如果服用藥物性的鋅製劑,也需要補充動物蛋白,不然也不會有很好的療效。

2、貧血的寶寶 該多吃動物肝臟和瘦肉補鐵

貧血,是寶寶缺鐵的主要表現

缺鐵性貧血爸媽們都知道,但怎麼識別出寶寶是不是缺鐵呢?看這4個地方:

皮膚過於白(尤其是如果爸爸媽媽都不是“白人”的話,寶寶皮膚太白,很可能是缺鐵貧血)

嘴唇發白(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嘴唇應該是淡粉色的)

下眼瞼白(去醫院檢查是不是貧血,醫生也要扒開下眼瞼查看的)

指甲白(寶寶正常的指甲應該是半透明的,透出甲床的粉色)

經過醫生系統的檢查,如果寶寶缺鐵性貧血很嚴重,一定要遵照醫囑給寶寶補充鐵劑。但大部分寶寶多少都有一些缺鐵性貧血,並不嚴重,給寶寶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就可以了。比如強化鐵的米粉(對於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尤為重要)、動物肝臟、紅肉(瘦肉)、雞蛋等。

3、方顱、雞胸、肋骨外翻的寶寶 該多曬太陽補鈣

方顱(顱額部前凸,顳部向兩側凸出,頭頂部扁平呈方形),是寶寶缺鈣的典型表現。此外,雞胸、脊柱側彎、X型腿等也可能提示缺鈣。

這些都是缺鈣的一些病理表現,需要根據醫生的診療建議,補充鈣劑。但多數寶寶缺鈣,並不是缺少鈣的攝入,而是體內維生素D不足,影響了鈣的吸收。所以,鈣不能盲目補,與其過分關注補鈣,不如帶著寶寶多外出活動,曬太陽,幫助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更能促進鈣的吸收。

關於怎麼判斷寶寶缺不缺鈣,我們剛剛寫過的一篇文章,媽媽可以再翻看一下:《不用補鈣,不用查微量元素,那我怎麼知道寶寶缺不缺鈣?》

因為現在太多商家,出於產品宣傳需要,過於誇張寶寶缺乏某類微量元素的危害,鬧得家長們人心惶惶,生怕寶寶缺點啥,不是去做那無大卵用的微量元素檢測,就是瞎給寶寶補各種微量元素。充其量只是給媽媽個心理安慰,對寶寶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媽媽們只要記住一條,只要寶寶好好吃飯、不挑食,媽媽做的飯菜營養均衡,寶寶有適量的戶外活動,就不會缺這少那,完全沒必要盲目補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