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蔣介石最後一次大陸閱兵,升旗時旗繩突斷,結果他含淚說了一句話

1949年對於蔣介石來說, 可能是一生中最為艱難的時刻。 首先年初被迫第三次下野;其次, 李宗仁逃往美國扔下遷往廣州的國民黨政府。

當年10月14日, 廣州失守後, 國民政府被迫遷往再次遷往重慶。 而蔣介石也親自前往重慶督戰, 不久重慶再次失守後, 蔣介石攜國民政府來到成都, 蔣介石在做最後的一搏。

如果大家對蔣介石的發跡史有所瞭解, 那麼肯定知道蔣介石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校長, 在他擔任校長期間, 總共培訓了23期黃埔學員。

1935年10月1日, 國民黨在四川成都成立黃埔軍校成都分校, 可能讓蔣介石沒想到的是自己最後一次在大陸閱兵, 其物件卻是沒有畢業的軍校學員。

1949年12月3日, 蔣介石剛剛從重慶逃到成都黃埔軍校隨即住進了軍校。 這時成都黃埔軍校學員還正在接受培訓, 蔣介石突然提出要檢閱軍校學員。

據有關人員回憶, 那一天當學員列隊等待蔣介石來檢閱在升青天白日旗時,

突然旗子升到一半時牽引的繩子卻斷了。 這讓很多學員議論紛紛, 認為“國民黨氣數將盡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共地下黨在旗繩上動的手腳。

不管旗杆繩子因何而斷, 這個突發情況卻讓蔣介石很失落。

由於是檢閱學員, 蔣介石事先是準備好了一份激勵人心的演講說辭, 希望通過演講激勵人心。

結果這個意外發生後, 蔣介石只說了一句“同學們”, 他就半天沒吭聲, 旁邊人提醒他後, 他清理了下嗓子, 含著眼淚用淒涼的聲調說道:“國家到了現在的時刻, 已經是千鈞一髮的時候了。 我們的國家, 已面臨生死存亡關頭, 復興中華的責任已擺在你們的雙肩上。 這次, 你們的西遷絕不是逃跑, 我寄希望於你們, 大家好自為之。 ”蔣介石說完此句後, 就結束了在大陸最後一次閱兵演講。

當年接受蔣介石最後一次閱兵的黃埔軍校成都分校的張啟東老人曾在2010年接受採訪時說:“人啊, 經受不了大的波折。 不說老校長他這時的個頭有點萎縮, 反正是蒼老不少, 而且精神頭也是, 不說萎靡不振, 反正絕對是有所表現, 看起來也就是說喪失了信心, 自信心大打折扣, 我當時確實就有這個感覺。 另外, 他講, 把反攻的希望寄託於第三次世界大戰。 ”

1949年12月9日, 劉文輝以西康省(舊省份, 1955年取消, 區域劃歸四川省)主席兼第二十四軍軍長的名義宣佈起義。

當天下午, 蔣介石被迫乘坐飛機逃往臺灣, 從此沒再踏上大陸一步。

蔣介石逃往臺灣後, 曾在日記裡對於敗退大陸的原因做了總結, 蔣介石認為自己失敗根本原因在於黨內派系林立, 不能團結一致。 並且還總結了國民黨的四大致命缺點:

第一、內部不能精誠團結, 因之予奸匪以分化挑撥的可乘之機。

第二、違反了國父孫中山的遺教, 黨內成員不以服務為目的, 而以奪取為目的。

第三、喪失了革命的黨德, 不能以個人自由與能力, 貢獻于革命大業。

第四、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 不知道民族道德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偉大。

對於蔣介石的反思, 大家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