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皖系軍閥段祺瑞手下

北洋軍閥皖系首領段祺瑞, 在民國稱得上翻雲覆雨的一流人物。 段手下四名得力幹將靳雲鵬、徐樹錚、吳光新、傅良佐, 是其控制皖系、爭雄北洋所倚重的基本力量, 被稱為“段門四大金剛”。 四人均畢業於正規軍校:靳雲鵬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 其他三人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靳雲鵬曾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徐樹錚曾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定國軍總參謀長;吳光新是段祺瑞的小舅子, 曾任陸軍總長;傅良佐曾任陸軍次長、湖南督軍。

北洋軍閥皖系首領段祺瑞

1·靳雲鵬:字翼青, 又作翼卿, 山東省濟甯人, 北洋軍閥、陸軍上將、政客、商人。 歷任北洋軍第五師師長、中華民國參戰督辦事務處參謀處處長、國務總理等。 1877年出生于鄒縣一戶普通農戶家庭, 父親早逝, 靠寡母邱氏賣煎餅、當奶媽為生。 1894年他18歲時, 因生活所迫與弟弟靳雲鶚投奔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督練的“新建陸軍”,

隸屬于段祺瑞部下。 他也擁有豐富的實業和資產, 從1908年到1926年的18年中, 他獨家投資或合夥經營企業有20多家, 擁有資產6500萬元之多。 1951年1月3日, 在天津逝世。 享年75歲。

靳雲鵬

2·徐樹錚:(1880年-1925年), 字又錚、號鐵珊, 自號則林, 人稱“小扇子”, 江蘇省蕭縣醴泉村人。

北洋軍閥皖系名將, 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遠威將軍。 徐樹錚出身於一個耕讀之家, 十三歲那年考中秀才, 四年後以歲試第一等第一名的成績補廩生, 可謂少年得志, 1897年徐樹錚赴省城江寧參加鄉試, 不幸落榜。 此時清朝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失敗, 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中國的知識份子也逐漸覺醒, 不少人走上投筆從戎的道路, 徐樹錚就是其中之一。 徐樹錚欲投小站練兵的袁世凱, 袁世凱當時正值丁憂未能相見, 在徐樹錚落魄於濟南城中之時, 他遇到了袁世凱之部下段祺瑞, 兩人一見如故, 段祺瑞遂聘徐樹錚為記室, 徐樹錚遂成為段祺瑞20多年的左膀右臂, 並開啟了他事業的起點。

徐樹錚像

1919年派兵收復外蒙古而聲名遠揚國內外。 1925年1月4日, 段祺瑞任命在巴黎的徐樹錚為考察歐美日本各國政治專使, 組成一個15人的考察團, 考察團先後訪問了法國、英國、瑞士、義大利、德國、蘇聯、比利時、荷蘭、美國、日本等12個國家, 徐樹錚會見了這些國家的元首, 包括墨索里尼、史達林、裕仁天皇等,

並與法國交涉金佛郎案, 為此案的解決起到重要作用, 1925年12月10日, 徐樹錚率考察團回到上海。 12月29日晚乘專車離開北京南下, 途經京津間廊坊車站, 被馮玉祥部張之江劫持, 於12月30日淩晨被殺, 時年45歲。 著作有《建國銓真》、《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

徐樹錚在義大利

徐樹錚在蘇聯

3·吳光新(1875~1939)字自堂,北洋皖系軍閥將領,陸軍上將。安徽合肥人,段祺瑞妻弟。清光緒三十年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10年入陸軍大學學習。民國成立後,歷任陸軍第二十師師長、長江上游總司令兼四川查辦使、湖南督軍。直皖戰爭時被王占元誘捕,作為“安福系”禍首之一被拘禁,1921年獲釋。1924年任奉軍第六軍副軍長,參加第二次直奉戰爭。同年11月24日任北京政府陸軍總長、陸軍訓練總監。1933年5月4日任軍事委員會北京分會委員。1935年4月5日授中將銜。後任軍事參議院參議。1939年在香港逝世。同年11月25日迫贈陸軍上將銜。

吳光新像

4·傅良佐,字清節,祖籍江西,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生於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鎮。1894年在長沙考入梁啟超、熊希齡創辦的時務學堂,學校停辦後被北洋武備學堂錄取。後赴日本留學,在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學習,畢業回國後在北洋軍供職。1913年出任察哈爾副都統兼多倫薊榆鎮守使,不久任陸軍高等軍事裁判處長。1916年6月,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時,傅被段提升為陸軍部次長,與徐樹錚、靳雲鵬,1917年7月,段第二次任國務總理,為酬報傅平亂有功,授予他冠威將軍”,晉陸軍上將軍銜。後為選擇湖南作進攻西南的前哨陣地,任命傅為湖南督軍。1919年段任邊防督辦,任命傅為參謀長。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國務總理靳雲鵬遭到段的斥責,靳遷怒于傅,將傅拘押。傅被釋放後,從此深居京津家中,念經拜佛。1924年在天津病故,葬於北京西山。

傅良佐像

徐樹錚在義大利

徐樹錚在蘇聯

3·吳光新(1875~1939)字自堂,北洋皖系軍閥將領,陸軍上將。安徽合肥人,段祺瑞妻弟。清光緒三十年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10年入陸軍大學學習。民國成立後,歷任陸軍第二十師師長、長江上游總司令兼四川查辦使、湖南督軍。直皖戰爭時被王占元誘捕,作為“安福系”禍首之一被拘禁,1921年獲釋。1924年任奉軍第六軍副軍長,參加第二次直奉戰爭。同年11月24日任北京政府陸軍總長、陸軍訓練總監。1933年5月4日任軍事委員會北京分會委員。1935年4月5日授中將銜。後任軍事參議院參議。1939年在香港逝世。同年11月25日迫贈陸軍上將銜。

吳光新像

4·傅良佐,字清節,祖籍江西,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生於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鎮。1894年在長沙考入梁啟超、熊希齡創辦的時務學堂,學校停辦後被北洋武備學堂錄取。後赴日本留學,在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學習,畢業回國後在北洋軍供職。1913年出任察哈爾副都統兼多倫薊榆鎮守使,不久任陸軍高等軍事裁判處長。1916年6月,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時,傅被段提升為陸軍部次長,與徐樹錚、靳雲鵬,1917年7月,段第二次任國務總理,為酬報傅平亂有功,授予他冠威將軍”,晉陸軍上將軍銜。後為選擇湖南作進攻西南的前哨陣地,任命傅為湖南督軍。1919年段任邊防督辦,任命傅為參謀長。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國務總理靳雲鵬遭到段的斥責,靳遷怒于傅,將傅拘押。傅被釋放後,從此深居京津家中,念經拜佛。1924年在天津病故,葬於北京西山。

傅良佐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