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不跑就出局:怎麼用跳繩提升跑步技術?看這1篇就夠!

如果你的肌肉不夠強, 訓練多了就有可能會受傷。 許多人以為受傷是前腳掌著地造成的, 其實是跟腱的功能或力量不足引起的。

如何做到不主動落地, 有效地利用跟腱功能, 同時增加它的力量和韌性?

答案就是, 羅曼諾夫博士在提升跑步技術, 一根跳繩就夠中強調的:

“每個跑步的人都應該跳繩”。

接下來我們就好好講講, 如何利用一根跳繩, 強健跟腱, 讓跑步技術得到提升!

跳繩的好處

和20萬跑友共跑, 分百萬獎金。 盡在微信公眾號:不跑就出局。

增強腳部力量、強化整體肌力, 對關節形成良性壓力刺激關節軟骨的生長;

提高心肺耐力、平衡能力;

提高腳的速度, 讓移動和支撐點的轉換更加快速、輕盈;

幫助正確地執行“落下”這一動作, 即保證重心全部落在蹠球部;

讓你學會與地面巧妙交互;

提高你運動的精准度和整體的發力效率, 縮短觸地時間。

具體怎麼練?

Photo viafreeimages.com

- 方式 -

01 側擺

防止開始跳之前就被繩子絆倒, 以這個動作起始會有所幫助。 在開始第一次跳躍之前, 抓住繩子, 以適合的速度在體側進行8 字形搖擺。

02 雙腳跳繩

簡單易懂, 作為初學者的入門動作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跳繩訓練, 有利於打好力量基礎、逐步提高技巧。

03 前後跳

在雙腳前後跳躍時, 身體必須動態地保持平衡, 給腿部肌肉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調動了更多的肌肉參與。

同時, 加強了上下肢的協同配合。

04 左右跳

效果同上, 如果加快練習3和4的跳躍速度, 可以增強前後與橫向的敏捷度和爆發力, 爆發性的運動有助於提高跟腱、足弓和附近肌群的功能, 縮短觸地時間。

05 單腿跳

增加動作的強度和難度,有利於提高腿部的力量和長時間快速運動的能力。

06 姿勢跑法上拉跳(交替換腿跳)

更加貼近跑步的實際動作,將跑步和跳繩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07 雙(三)飛跳

一次跳躍兩(三)次搖繩,你必須跳得更高,提高了力量和爆發力;你必須跳得更加協調流暢,提高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整體發力效果。

- 方法和負荷安排 -

01持續訓練法

Photo viaOnnit

例如,連續進行10分鐘的練習,中間不休息。可以通過速度的快慢來調整體能的分配,剛開始時速度可以適當慢些(130-150次/分鐘),隨著身體逐步進入狀態加快速度(170-190次/分鐘),快慢可以交替進行。隨著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提高練習的時間、速度和難度。

02 重複訓練

Photo viaHuffPost

可以固定次數,如50次或200次;也可以固定時間,如30秒或1-2分鐘。根據個人能力和需求來選擇次數和時間。

如果能力較強,可以選擇時間較長、速度較快的衝刺型跳法,有利於強化力量和技巧。

如果能力較弱,可以選擇時間較短、速度較慢的放鬆型跳法,有利於進入狀態、找到信心,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

一般情況下,重複訓練法在一組練習後會安排較為充分的休息,進行6-10組,運動休息比為1:3-5。

03 間歇訓練法

為了提高肌肉在高強度運動下的耐疲勞能力,擴大有氧容量,提高長時間保持正確技術動作的能力,能力較強的跑友會用間歇訓練法進行跳繩。

運動時間3-5分鐘,進行4-8組的練習,運動休息比1:1,速度控制在180次/分鐘左右。

04變換訓練法

Photo viaMen's Fitness

為了提高練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可以將跳繩的不同方式穿插組合進行練習。

例如,60 秒雙腳跳;10 秒左腿跳繩;10 秒右腿跳繩;10 秒前後跳;10 秒左右跳;10秒姿勢跑法上拉跳;10次雙飛跳;60秒雙腳跳。

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進行訓練,都要結合不同的身體的能力、不同的訓練階段、不同的身體狀態來調整訓練的負荷安排,且不可生搬硬套,以免造成訓練傷害。

跳繩的訓練技巧

搖繩的主要部位是手腕。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為合適的長度;

握繩的方法:握在繩柄中後端,兩手心不可朝上,手心向前或朝下更好發力;

手上技術要點:兩手上臂貼近身體,手腕用力,減少繩運行周長;

前腳掌起跳和落地,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在3cm-5cm之間,膝關節應始終保持微屈的狀態,以便保持平衡、勢能和彈性;

呼吸要有節奏,身體要放鬆。

跳繩的注意事項

跳繩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可以採用羅曼諾夫博士的柔軟操先增加髖部、腿部、腕部、踝部的活動度,再循序漸進地由慢到快開始練習;

跳繩後要做好整理放鬆活動,避免造成肌肉和關節的壓力過大引起損傷;

跳繩時,應穿質地軟、重量輕、底子薄的鞋子,避免腳踝扭傷;

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選擇軟硬適中的人造草坪、木質地板或塑膠跑道上進行練習。在技巧和力量不足的時候,儘量避免在硬質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

體重較大的跑友,剛開始練習時應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可多採用雙腳同時起落,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以免關節因衝擊過大而受傷。

增加動作的強度和難度,有利於提高腿部的力量和長時間快速運動的能力。

06 姿勢跑法上拉跳(交替換腿跳)

更加貼近跑步的實際動作,將跑步和跳繩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07 雙(三)飛跳

一次跳躍兩(三)次搖繩,你必須跳得更高,提高了力量和爆發力;你必須跳得更加協調流暢,提高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整體發力效果。

- 方法和負荷安排 -

01持續訓練法

Photo viaOnnit

例如,連續進行10分鐘的練習,中間不休息。可以通過速度的快慢來調整體能的分配,剛開始時速度可以適當慢些(130-150次/分鐘),隨著身體逐步進入狀態加快速度(170-190次/分鐘),快慢可以交替進行。隨著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提高練習的時間、速度和難度。

02 重複訓練

Photo viaHuffPost

可以固定次數,如50次或200次;也可以固定時間,如30秒或1-2分鐘。根據個人能力和需求來選擇次數和時間。

如果能力較強,可以選擇時間較長、速度較快的衝刺型跳法,有利於強化力量和技巧。

如果能力較弱,可以選擇時間較短、速度較慢的放鬆型跳法,有利於進入狀態、找到信心,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

一般情況下,重複訓練法在一組練習後會安排較為充分的休息,進行6-10組,運動休息比為1:3-5。

03 間歇訓練法

為了提高肌肉在高強度運動下的耐疲勞能力,擴大有氧容量,提高長時間保持正確技術動作的能力,能力較強的跑友會用間歇訓練法進行跳繩。

運動時間3-5分鐘,進行4-8組的練習,運動休息比1:1,速度控制在180次/分鐘左右。

04變換訓練法

Photo viaMen's Fitness

為了提高練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可以將跳繩的不同方式穿插組合進行練習。

例如,60 秒雙腳跳;10 秒左腿跳繩;10 秒右腿跳繩;10 秒前後跳;10 秒左右跳;10秒姿勢跑法上拉跳;10次雙飛跳;60秒雙腳跳。

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進行訓練,都要結合不同的身體的能力、不同的訓練階段、不同的身體狀態來調整訓練的負荷安排,且不可生搬硬套,以免造成訓練傷害。

跳繩的訓練技巧

搖繩的主要部位是手腕。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為合適的長度;

握繩的方法:握在繩柄中後端,兩手心不可朝上,手心向前或朝下更好發力;

手上技術要點:兩手上臂貼近身體,手腕用力,減少繩運行周長;

前腳掌起跳和落地,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在3cm-5cm之間,膝關節應始終保持微屈的狀態,以便保持平衡、勢能和彈性;

呼吸要有節奏,身體要放鬆。

跳繩的注意事項

跳繩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可以採用羅曼諾夫博士的柔軟操先增加髖部、腿部、腕部、踝部的活動度,再循序漸進地由慢到快開始練習;

跳繩後要做好整理放鬆活動,避免造成肌肉和關節的壓力過大引起損傷;

跳繩時,應穿質地軟、重量輕、底子薄的鞋子,避免腳踝扭傷;

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選擇軟硬適中的人造草坪、木質地板或塑膠跑道上進行練習。在技巧和力量不足的時候,儘量避免在硬質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

體重較大的跑友,剛開始練習時應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可多採用雙腳同時起落,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以免關節因衝擊過大而受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