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溫柔的日本女人,郭沫若情詩追到手,抗戰時被拋棄

姑娘叫郭安娜, 出生於仙台地區的一個名門望族的武士家庭, 畢業於仙台女校。

從小的家庭教養, 培養了她特有的溫柔、賢淑、酷愛自由和富於同情心的性格, 對了, 那時的她名字還是叫佐藤富子。

郭沫若和富子

明治維新以後, 其父親在西方思想影響之下, 當了牧師。 安娜很小就受到影響, 曾受過洗禮, 也算是基督徒。 21歲那年, 她的母親沒跟女兒商量突然給她訂了親, 富子知道後選擇了離家出走。 她來到東京聖路加病院, 當了一名護士。 意想不到的是, 在這所普通的教會醫院裡, 有一段浪漫卻又苦澀的異國情緣在等待她。

那是1916年的8月, 東京聖路加病院, 一個叫郭沫若的中國小夥子和22歲的富子邂逅了。 那一年, 郭沫若是岡山高等學校的醫科學生, 兩人相識後便書來信往, 富子被這個才華橫溢的愛情詩高手所陶醉。 而富子小姐的熾熱愛情也給了郭沫若在異國的孤獨以極大的慰藉,

她的真誠和熱忱激發了這位小夥的創作欲望, 產生了很多篇膾炙人口的著作。

郭沫若的詩集

女神-郭沫若作品菁華集-插圖珍藏本|4155564 ¥26.1 購買

沒過不久, 她毅然辭去醫院的工作, 隨郭沫若到岡山同居, 郭沫若給這為女友起了個中國名字郭安娜。

那時候, 郭沫若作為學生, 經濟條件很有限。 安娜與他的結合, 家庭裡是不認可的, 再加上信仰原因, 斷然不允許她與一個華人青年同居的。 他們的這種結合終身也沒有得到家庭諒解。

她失去了富足家庭的經濟支持後, 開始了克勤克儉的普通百姓生活。 在他們的大兒子郭和生出世以後, 生活更為艱難。 儘管她經常以紅薯充饑, 卻仍然很賢慧地對待郭沫若和他的兒子, 對丈夫的讀書開支從不吝嗇。

郭沫若和妻子

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國大學, 安娜為使丈夫學業有成, 承擔了全部家務, 洗衣做飯, 忙裡忙外, 因為要支付昂貴的房租, 他們幾經搬家。 為了生計, 郭沫若拼命寫作和翻譯書籍, 沒有桌椅時就用皮箱代替, 沒有硯臺用磨平的磚頭代替…… 在清貧的日子裡, 沒有父母的親情關照, 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安娜始終含辛茹苦地堅持著, 為郭沫若哺育了四兒一女。

在丈夫取得學士學位後, 安娜帶著孩子跟隨丈夫來到中國。 由於郭沫若棄醫從文,

經濟收入很不穩定, 生活仍然很拮据。 他們輾轉奔波于上海、廣州、漢口等地, 在艱難維持生計時, 安娜一直任勞任怨地服侍丈夫, 照料孩子。 後來郭沫若因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並發表了一篇文章而遭到通緝, 他們又舉家逃亡到日本。

郭沫若創作的《屈原》

1937年,中日政治風雲變幻,使郭沫若的思想和生活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他決定回國參加抗日戰爭,而妻子是日本人,他不辭而別離開日本回國了。7月27日下午,郭沫若一個人順利到達上海。日本當局得知消息後惱羞成怒,立即對郭沫若日本的住所進行徹底搜查,拿走了大量的書信和書稿。隨後又逮捕了安娜,對她嚴刑拷打,監禁一段時間後才釋放。郭沫若在當年8月和11月曾接到過安娜的兩封信,此後,雙方的音信就完全中斷了。

郭沫若自稱是郭子儀後裔

安娜帶著五個孩子在日本艱苦度日,依靠她打零工維持生活。她幹過煮糨糊、醃鹹菜等許多雜活,甚至幹過苦力活,面對一切苦難這個女人都默默承受了下來。因為她心中有顆明亮的燈,那就是對丈夫和兒子的執著的愛。安娜的賢淑和任勞任怨的品格,使得她即使在極端困苦面前,也從不示弱,也從不被困難所嚇倒。正是這種性格磨煉了她的身軀。

郭沫若評說九十年 ¥40.8 購買

漫漫的11年過去了。在新中國誕生的前一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安娜知道了郭沫若的消息,她立即開始萬里尋夫,攜兒帶女西渡大海專程來中國。

到中國後,當安娜發現郭沫若的身邊有個新的女人于立群,而且也生育了兒女,而且郭的態度很回避,她只有心酸地說:“我走……”

郭沫若和子女

建國以後,在首長們的關照下,郭安娜加入中國籍,帶領兒女們參加了新中國的建設。

在郭沫若去世前一年(1977年),安娜寫信給他,說兩人都已屆耄耋之年,希望無論如何見一次面。經過安排,兩位在年輕時曾如此熾烈地熱戀過,而後又長期分隔的老人見面了。幸有這一次見面,否則他將抱恨終生,安娜自然更加要稀噓歎息,難以自己了。

1937年,中日政治風雲變幻,使郭沫若的思想和生活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他決定回國參加抗日戰爭,而妻子是日本人,他不辭而別離開日本回國了。7月27日下午,郭沫若一個人順利到達上海。日本當局得知消息後惱羞成怒,立即對郭沫若日本的住所進行徹底搜查,拿走了大量的書信和書稿。隨後又逮捕了安娜,對她嚴刑拷打,監禁一段時間後才釋放。郭沫若在當年8月和11月曾接到過安娜的兩封信,此後,雙方的音信就完全中斷了。

郭沫若自稱是郭子儀後裔

安娜帶著五個孩子在日本艱苦度日,依靠她打零工維持生活。她幹過煮糨糊、醃鹹菜等許多雜活,甚至幹過苦力活,面對一切苦難這個女人都默默承受了下來。因為她心中有顆明亮的燈,那就是對丈夫和兒子的執著的愛。安娜的賢淑和任勞任怨的品格,使得她即使在極端困苦面前,也從不示弱,也從不被困難所嚇倒。正是這種性格磨煉了她的身軀。

郭沫若評說九十年 ¥40.8 購買

漫漫的11年過去了。在新中國誕生的前一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安娜知道了郭沫若的消息,她立即開始萬里尋夫,攜兒帶女西渡大海專程來中國。

到中國後,當安娜發現郭沫若的身邊有個新的女人于立群,而且也生育了兒女,而且郭的態度很回避,她只有心酸地說:“我走……”

郭沫若和子女

建國以後,在首長們的關照下,郭安娜加入中國籍,帶領兒女們參加了新中國的建設。

在郭沫若去世前一年(1977年),安娜寫信給他,說兩人都已屆耄耋之年,希望無論如何見一次面。經過安排,兩位在年輕時曾如此熾烈地熱戀過,而後又長期分隔的老人見面了。幸有這一次見面,否則他將抱恨終生,安娜自然更加要稀噓歎息,難以自己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