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高明擬投三千余萬治理地質隱患

佛山日報訊 記者 李祥銳報導:記者昨日獲悉, 高明區已于近日正式印發《高明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16—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 確定今後高明全區地質災害隱患防治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任務,

計畫投入3444萬元治理資金。

過去十年, 高明共發生地質災害196次, 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3.28萬元, 所幸的是, 災害中並無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規劃》透露, 目前高明全區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31處, 分佈在高明區內三鎮一街, 其中崩塌22處, 滑坡6處, 地面塌陷3處, 規模以小—微型為主。

《規劃》預測,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 以及高明區內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 未來一段時期, 高明區內發生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將上升, 地質災害防災壓力有所增大。

為此, 《規範》根據“屬地管理, 分級負責;預防為主, 防治結合;從實際出發, 因地制宜, 講究實效”等原則, 確定統籌規劃, 突出重點, 量力而行,

分階段實施的辦事手段, 堅持市場機制, 分類治理高明全區地質災害隱患。

為此, 《規劃》為高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訂立了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0—2025年)和遠期(2026—2030年)目標與任務。

其中, 近期(2016—2020年)工作包括要進一步加強落實區、鎮、村三級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建設, 完善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救援體系, 強化監管防範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 加快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與治理工程進度, 並建立基層地質災害應急搶險隊伍。

中期(2020—2025年)任務有全面推進監督管理體系的資訊化建設, 進一步提高群測群防監測人員的專業化和資訊化水準, 以及初步建成與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平臺無縫對接的資訊終端系統和應急指揮系統。

遠期(2026—2030年)目標包括完成地質災害重點治理工程, 優化高明全區防治體系多媒體資訊共用工程, 完善為全社會服務的地質災害資訊網路, 使所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都能得到治理及有效控制, 全面減輕地質災害對高明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為達到上述防治目標, 《規劃》對高明全區地質災害易發區與防治區進行了劃分, 根據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育程度和人類工程活動情況等因素, 在高明區內確定出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地質災害易發區以及3個重點防治區、4個次重點防治區和2個一般防治區, 並計畫投入3444萬元用作今後15年的地質災害防治經費。

高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規劃》的出臺, 使高明區完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和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有了依據, 高明區國土部門今後將會繼續強化地質災害整治, 減輕地質災害對高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為高明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提供地質環境安全保障。

見習編輯丨俞嘉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