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首富沈萬三的經營哲學“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賤”

在600多年前, 中國商界出了一個曠世奇才, 他就是元末明初的首富——沈萬三。 沈萬三大約出生在元大德末年, 即1307年前後, 大概比朱元璋大21歲。

沈萬三原名沈富, 字仲榮, 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 後來發達了, 於是人們都叫他”沈萬三“。 沈萬三曾在南京居住, 並出資修建了中華門一段的明城牆。 但是, 最後他卻落了個流放雲南, 家破人亡的下場, 讓後人感慨不已。

沈萬三空間是怎樣發家致富的?綜合歷史傳說與文獻記載來講, 沈萬三年輕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叫陸道源的南方巨賈。 這個陸道源不僅富有, 而且喜歡交友, 樂善好施。 當時, 沈萬三正為他管賬治財。 後來沈萬三在此經歷基礎上, 獨立門戶, 開創自己的生意, 用自己的勤勞, 膽識, 智慧最終發家致富。

根據許多史料上的記載, 元代至順元年(西元1330年)是個荒年, 自然災害遍及大半個中國, 而且江浙一帶又流行起了瘟疫,

沈萬三就在這個時候降生了。 沈萬三的父親沈佑頗具眼光, 他看到東垞人少荒地多, 政府又獎勵開荒。 沈佑便舉家從湖州的南潯遷到了蘇州的東垞, 即現在的江蘇省昆山市周莊鎮。 在這裡, 全家人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墾殖, 終於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地主, 莊田廣達一千三百多畝。 東垞西邊的周莊原本是個小村落, 後來經過沈家的開發逐漸形成了集鎮。 於是, 沈佑全家就由“農”轉“商”了, 成了地主兼商人的富戶。 但田種得再多也只是個土財主, 所以沈佑一直也沒有成為真正的巨賈富商。 沈佑去世後, 排行老三的沈富(即沈萬三)留在了周莊的銀子浜, 他一方面著東垞的莊田, 另一方面則開始經營鎮上的買賣。 在兄弟中,
沈萬三最富有經濟頭腦, 他對自己分得的莊田進行精心的經營管理, 使得財富有了更大的積累。

此時朝廷又開放了私人對外貿易, 主要貿易對象是高麗, 日本和南洋等地。 於是, 沈萬三便抓住這個有利時機, 憑藉天然便利的交通, 將江浙地區深受海外歡迎的絲綢, 茶葉, 瓷器, 工藝品等源源不斷地販賣出去, 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據《吳江縣誌》記載, 至正十九年, 元朝曾向張士誠征糧, 沈萬三對海運已是熟門熟路, 又擅長與官場權貴交往, 很快就被張士誠看重, 於是選用沈萬三助其運輸大宗糧食北上, 張士誠於次年海運十一萬石糧米北上, 沈萬三協助張士誠從海道運送糧米到了燕京, 其間沈萬三發了不少橫財。 這時, 擁有了巨額資財的沈萬三, 又開始做起了放貸收利的生意, 使自己富上加富, 迅速成為“資巨萬萬, 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富豪。

沈萬三是明初首屈一指的“富豪”, 他富可敵國是人所共知的。 在《五雜俎》中也說:“國初金陵有沈富者, 字仲榮, 富甲天下, 人呼為沈萬三。

”在整個明朝, “沈萬三”這三個字是響噹噹的, 就像今天的“福布斯排行榜首富的名字”一樣, 是財富的代名詞。 那麼, 這個被稱作“富甲天下”的沈萬三到底有多富呢?據有關史料記載, 當年沈萬三把蘇州作為重要的經商之地。 他在周莊鎮東的東垞建造了千畝糧倉, 在銀子浜的盡頭建造了堆放銀子的府庫, 每天都有很多小船進出銀子浜, 運送銀子。 致富後的沈萬三, 廣置田宅萬頃, 以至於有了“蘇州府屬田畝三分之二屬於沈氏”的記載。

沈萬三可謂是一個經營的奇才, 他從土地墾殖開始, 苦心經營, 機智行商, 充分顯示出了他出色的“經營管理”才能。 並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 他又大膽抓住機會, 開始了對外貿易和放貸收利等多種生意, 更加速了他財富的積聚。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賤”,這是電視劇中描繪的沈萬三經常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可以稱得上沈氏經商哲學吧。在這裡,我們先不要去追究這句話的史料出處,不過,即使是製作人精心杜撰的一句臺詞,其內含對我們現代經商仍具有相當大的啟發意義。

雖只有短短十二字,但每句話都包含了現代的商業思想。首先,“人無我有”這句,就講得是創新,大家都能想像得出,創新在現代的商業中的重要位置,創造出別人沒有的產品或經營模式,在任何時候都要比對手勝出一籌;再者,“人有我優”,這句話也不難理解,講得是大家都能生產的產品,比得是品質,產品品質的提升是商業競爭中的關鍵;第三,“人優我賤”,講得就是價格了,在同樣品質的情況下,價格是參與競爭的一個法寶,但在這裡,價格的競爭放在了最後,這個道理不言而喻了。

更加速了他財富的積聚。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賤”,這是電視劇中描繪的沈萬三經常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可以稱得上沈氏經商哲學吧。在這裡,我們先不要去追究這句話的史料出處,不過,即使是製作人精心杜撰的一句臺詞,其內含對我們現代經商仍具有相當大的啟發意義。

雖只有短短十二字,但每句話都包含了現代的商業思想。首先,“人無我有”這句,就講得是創新,大家都能想像得出,創新在現代的商業中的重要位置,創造出別人沒有的產品或經營模式,在任何時候都要比對手勝出一籌;再者,“人有我優”,這句話也不難理解,講得是大家都能生產的產品,比得是品質,產品品質的提升是商業競爭中的關鍵;第三,“人優我賤”,講得就是價格了,在同樣品質的情況下,價格是參與競爭的一個法寶,但在這裡,價格的競爭放在了最後,這個道理不言而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