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雲南美食,網盡六大名吃十小吃

1、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著名的風味小吃。 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作料做成。 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為佳, 將雞脯、豬裡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 擺入小碟, 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

進餐時, 以大大碗公盛湯, 加味精、胡椒、熟雞油。 湯滾油厚, 不冒一絲熱氣。 湯上桌後, 將鴿蛋磕入碗內, 繼而將肉片氽入湯中, 輕輕一攪, 霎時變得雪白、細嫩。 然後再放入鮮菜、米線, 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 即可食用。

2、宜良燒鴨

宜良燒鴨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足可與北京烤鴨相媲美, 燒鴨又分仔鴨和肥鴨兩種:仔鴨肉質細嫩, 食味香甜;肥鴨油脂較多, 肉質老香, 若配以蔥白、花椒或醬製品食用, 則別具風味, 尤以狗街燒鴨為佳。

宜良燒鴨的製作非常考究, 烘烤時以松毛結為燃料, 待燃到煙盡, 適時翻轉鴨身, 在表皮塗抹蜂蜜水、豬油。

這樣烤出的鴨, 皮脆而不焦、肉質鬆軟、甜嫩離骨、非常可口。 傳說中宜良燒鴨並不算雲南本土菜, 而是由南方傳過來的, 相傳明代朱元璋派傅友德征戰雲南, 同時帶上了燒鴨大師傅李海山, 戰後回南京受封的傅友德被朱元璋賜死, 燒鴨大師聞訊不敢再回南京, 便隱姓埋名在宜良開起了烤鴨店, 宜良燒鴨便流傳至今。

3、汽鍋雞

汽鍋雞早在清代乾隆年間, 就在滇南地區民間流傳。 相傳是監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的吃法。 那年皇帝巡視監安, 知府為取悅天子, 發出佈告徵求佳餚, 選中的賞銀50兩。 楊瀝家貧, 老母病重, 為得重賞, 他綜合了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 創造了汽鍋, 又不顧生命危險, 爬上燕子洞頂采來燕窩, 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徵。 不料汽鍋被盜, 楊瀝被問欺君之罪。 幸而皇帝問明真相, 免楊瀝一死, 並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 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 成滇中名菜。

汽鍋雞做法獨特, 吃起來雞肉嫩香、湯汁鮮甜, 是一道美名越傳越遠的雲南名菜,

深受中外食客的讚譽。 加入“三七”、天麻、蟲草等名貴藥材烹飪, 便成為“三七”汽鍋雞、天麻汽鍋雞、蟲草汽鍋雞, 為雲南具有獨特風味的滋補名菜。

4、大理沙鍋魚

沙鍋魚, 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 它以獨特的炊具和豐富的配料製作而成。 此菜源於一則軼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飯店名叫“山海酒家”,

生意十分興隆。 店裡有一個名叫張小三的跑堂, 每天把有錢人吃剩的菜, 裝在砂鍋裡帶回去。 一日, 一富商在店中大宴賓客, 張小三照往常將剩下的菜帶回家中, 正巧家人從洱海裡捕到一條魚, 便把魚剖洗乾淨放進砂鍋同煮, 全家人吃後都覺得鮮美可口。 張小三茅塞頓開, 自創了此道聞名遐邇的砂鍋魚。

砂鍋魚烹調時講究配料比例、刀工,並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湯沸將砂鍋端上,香味撲鼻,色彩美觀,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餚。大理砂鈔鍋魚與豆腐煮魚、凍魚,稱為大理的“一魚三吃”,飽負盛名。

5、楚雄特色野生菌火鍋

到了雲南,滿眼的綠和各類植物讓許多人感歎物種的豐富,在這裡僅菌類就有上百種:青頭菌、雞腿菌、雞油菌、珊瑚菌……到了雲南一定要吃地道的純天然野菌,尤其是雨後新摘的新鮮菌類。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當地人的“照顧”下吃野生菌,因為很多菌類是有毒不能吃的。

作為最能體現野生菌香味和鮮味的火鍋吃法,近來頗受食客青睞。野生菌火鍋採用老菌湯作為湯底,將7種以上野生菌幹片,加上高鈣骨料混合經7小時熬制而成。其湯底略顯渾濁,但吃起來比聞上去要香得多,還具有補鈣等保健作用。加上店家研製的菌碟(將幹菌發開後,經過焙制、炒幹後加入小米辣製成),配合野生菌火鍋來吃,既不會奪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彌補昆明食客喜香好辣的飲食習慣。在大吃野生菌後,千萬不要忽略的是一定要舀碗湯嘗嘗,這可是純野味的,而且絕對新鮮。

6、大理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國西南地區,主要分佈在風光秀麗的雲南大理,這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拜師學藝等喜慶日子,或是親朋賓客來訪之際,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製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製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就要先吃苦。”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麼事,只有吃得了苦,才會有甜香來。”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雲南十大小吃大搜羅

1、大救駕

大救駕是雲南著名小吃之一,也就是炒餌塊。餌塊用米制成,為雲南所獨有。典故來自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昆明,明朝永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騰沖,饑餓難忍時,當地人炒了一盤餌塊送上。皇帝就連贊:“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炒餌塊由此改名。

騰沖產的餌塊細糯、色白、有筋,切成菱形片,加鮮豬肉片

、火腿片、酸菜、蔥段、菠菜段、番茄丁糟辣子、雞蛋等炒香,又加入少量肉湯燜軟,再用醬料調味,最後還配一碗酸湯,就上了桌。米食配酸湯爽口、開胃又益於消化,“大救駕”於是坐定了熱門兒菜的位置。

2、苦蕎粑粑

 苦蕎粑粑燒好或煎好後,都會從蜂蜜桶裡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葉包好,蘸食苦蕎粑粑。 雲南的很多地方都有粑粑,如大理喜州粑粑、麗江粑粑等。苦蕎粑粑是彝族的主食,蕎麥是雲南高寒地區出產的一種粗糧,又有苦蕎和甜蕎之分,做粑粑實際上用的是不很苦的甜蕎。蕎麥具有清涼爽口、又純又香的特點,且同時具備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一直都是糖尿病人的理想主食之一。因為苦蕎粑粑味道略苦,在彝族地區,每當春暖花開盛產蜂蜜的季節,人們把苦蕎粑粑燒好或煎好後,都會從蜂蜜桶裡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葉包好,蘸食苦蕎粑粑。

3、蒙自年糕

蒙自年糕是用糯米粉、紅糖、豬油、豆腐皮、香芝麻、玫瑰糖等料,調成糊狀,入碗蒸制而成,呈半圓球形。深棕紅色,鮮豔油潤,味甜香糯,柔韌適口,能存放較長時間,生產一兩天即可直接食用。存放時間較長者,則切片油煎、烘烤或蒸食。

4、玫瑰米涼蝦

米涼蝦是雲南風味小吃。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軟嫩,人口冰涼。

5、大理乳扇

乳扇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風味食品。當地少數民族利用剩餘的牛奶製成。由於美味可口,不但是當地人們喜愛的小吃,也是宴席中的名點。

6、曲靖蒸餌絲

曲靖蒸餌絲,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在曲靖市學院街口有一家餐館,雖然門面不大,但因該店供應的主要小吃品種蒸餌絲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每天都引得顧客盈門,幾年間便聲名大振。喜歡吃辣的顧客還可以自行放上油辣子,最後拌勻就可以食用。等顧客吃完餌絲,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蔥花的筒子骨湯,那才叫回味無窮!

7、牛肉湯泡餌片

餌片這一

米製品,走遍全國各地,唯雲南有賣。薄薄的餌片,烤得軟軟的,本已是口味極佳的小吃,再把烤好的餌蘸上甜醬或鹹醬,撕成小片,放入濃郁、滋補的牛肉湯中泡上一會兒,加上辣椒、蔥花等佐料,食之自然美味爽口。

8、油炸豌豆粉

油炸豌豆粉是傳統民間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具體做法是先將品質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漲去殼,然後磨成漿,用篩子過濾,再把漿水放入鍋裡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狀冷卻後即成豌豆粉。用刀將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鍋內用清香油和熟豬油混合炸,半熟後撈起來晾一晾,再重入鍋內油炸待熟透後撈起。吃時灑上椒鹽,吃起來香脆、鮮嫩,令人回味無窮。

9、雲州“馬打滾” 

馬打滾是一種香甜溫潤的風味糯食,是臨滄雲縣的特色小吃之一。冬季,用如玉似珠的上好糯米磨成米漿,做成臘面。先將臘面用清水攪拌均勻,然後捏成圓狀,倒入開水中煮至熟撈出後倒入備好的香料中來回滾動。香料由炒過的黃豆粉拌芝麻、白糖等。其口味香中帶甜、溫潤香糯。

10、香竹飯

香竹飯具有濃郁的傣族風味,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間做出的飯最好。此時竹子內有一層香氣撲鼻的香膜,所以叫香竹。傣族人先將香竹的竹節作底砍下,然後將泡過的糯米放進竹筒,用芭蕉葉塞住竹筒口,用水浸泡15分鐘,放進火灰裡焐著或在炭火上烤,待竹筒口冒出蒸汽達10多分鐘後,再取出來,吃的時候用木錘敲打,使飯變得又軟又香,吃起來芳香柔糯,別有風味。

小知識:在傣家的飯店裡吃糯米的時候,要先洗手,因為糯米要用手捏,捏的時間越長,口感越好。當地人說,吃糯米的時候,要邊摸頭邊捏,那樣才會越吃越香,說是這樣說,可沒人這樣去做,其實只需在捏的時候加上一點油,就會更香。

砂鍋魚烹調時講究配料比例、刀工,並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湯沸將砂鍋端上,香味撲鼻,色彩美觀,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餚。大理砂鈔鍋魚與豆腐煮魚、凍魚,稱為大理的“一魚三吃”,飽負盛名。

5、楚雄特色野生菌火鍋

到了雲南,滿眼的綠和各類植物讓許多人感歎物種的豐富,在這裡僅菌類就有上百種:青頭菌、雞腿菌、雞油菌、珊瑚菌……到了雲南一定要吃地道的純天然野菌,尤其是雨後新摘的新鮮菌類。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當地人的“照顧”下吃野生菌,因為很多菌類是有毒不能吃的。

作為最能體現野生菌香味和鮮味的火鍋吃法,近來頗受食客青睞。野生菌火鍋採用老菌湯作為湯底,將7種以上野生菌幹片,加上高鈣骨料混合經7小時熬制而成。其湯底略顯渾濁,但吃起來比聞上去要香得多,還具有補鈣等保健作用。加上店家研製的菌碟(將幹菌發開後,經過焙制、炒幹後加入小米辣製成),配合野生菌火鍋來吃,既不會奪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彌補昆明食客喜香好辣的飲食習慣。在大吃野生菌後,千萬不要忽略的是一定要舀碗湯嘗嘗,這可是純野味的,而且絕對新鮮。

6、大理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國西南地區,主要分佈在風光秀麗的雲南大理,這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拜師學藝等喜慶日子,或是親朋賓客來訪之際,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製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製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就要先吃苦。”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麼事,只有吃得了苦,才會有甜香來。”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雲南十大小吃大搜羅

1、大救駕

大救駕是雲南著名小吃之一,也就是炒餌塊。餌塊用米制成,為雲南所獨有。典故來自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昆明,明朝永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騰沖,饑餓難忍時,當地人炒了一盤餌塊送上。皇帝就連贊:“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炒餌塊由此改名。

騰沖產的餌塊細糯、色白、有筋,切成菱形片,加鮮豬肉片

、火腿片、酸菜、蔥段、菠菜段、番茄丁糟辣子、雞蛋等炒香,又加入少量肉湯燜軟,再用醬料調味,最後還配一碗酸湯,就上了桌。米食配酸湯爽口、開胃又益於消化,“大救駕”於是坐定了熱門兒菜的位置。

2、苦蕎粑粑

 苦蕎粑粑燒好或煎好後,都會從蜂蜜桶裡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葉包好,蘸食苦蕎粑粑。 雲南的很多地方都有粑粑,如大理喜州粑粑、麗江粑粑等。苦蕎粑粑是彝族的主食,蕎麥是雲南高寒地區出產的一種粗糧,又有苦蕎和甜蕎之分,做粑粑實際上用的是不很苦的甜蕎。蕎麥具有清涼爽口、又純又香的特點,且同時具備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一直都是糖尿病人的理想主食之一。因為苦蕎粑粑味道略苦,在彝族地區,每當春暖花開盛產蜂蜜的季節,人們把苦蕎粑粑燒好或煎好後,都會從蜂蜜桶裡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葉包好,蘸食苦蕎粑粑。

3、蒙自年糕

蒙自年糕是用糯米粉、紅糖、豬油、豆腐皮、香芝麻、玫瑰糖等料,調成糊狀,入碗蒸制而成,呈半圓球形。深棕紅色,鮮豔油潤,味甜香糯,柔韌適口,能存放較長時間,生產一兩天即可直接食用。存放時間較長者,則切片油煎、烘烤或蒸食。

4、玫瑰米涼蝦

米涼蝦是雲南風味小吃。用大米制漿煮熟,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軟嫩,人口冰涼。

5、大理乳扇

乳扇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風味食品。當地少數民族利用剩餘的牛奶製成。由於美味可口,不但是當地人們喜愛的小吃,也是宴席中的名點。

6、曲靖蒸餌絲

曲靖蒸餌絲,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在曲靖市學院街口有一家餐館,雖然門面不大,但因該店供應的主要小吃品種蒸餌絲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每天都引得顧客盈門,幾年間便聲名大振。喜歡吃辣的顧客還可以自行放上油辣子,最後拌勻就可以食用。等顧客吃完餌絲,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蔥花的筒子骨湯,那才叫回味無窮!

7、牛肉湯泡餌片

餌片這一

米製品,走遍全國各地,唯雲南有賣。薄薄的餌片,烤得軟軟的,本已是口味極佳的小吃,再把烤好的餌蘸上甜醬或鹹醬,撕成小片,放入濃郁、滋補的牛肉湯中泡上一會兒,加上辣椒、蔥花等佐料,食之自然美味爽口。

8、油炸豌豆粉

油炸豌豆粉是傳統民間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具體做法是先將品質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漲去殼,然後磨成漿,用篩子過濾,再把漿水放入鍋裡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狀冷卻後即成豌豆粉。用刀將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鍋內用清香油和熟豬油混合炸,半熟後撈起來晾一晾,再重入鍋內油炸待熟透後撈起。吃時灑上椒鹽,吃起來香脆、鮮嫩,令人回味無窮。

9、雲州“馬打滾” 

馬打滾是一種香甜溫潤的風味糯食,是臨滄雲縣的特色小吃之一。冬季,用如玉似珠的上好糯米磨成米漿,做成臘面。先將臘面用清水攪拌均勻,然後捏成圓狀,倒入開水中煮至熟撈出後倒入備好的香料中來回滾動。香料由炒過的黃豆粉拌芝麻、白糖等。其口味香中帶甜、溫潤香糯。

10、香竹飯

香竹飯具有濃郁的傣族風味,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間做出的飯最好。此時竹子內有一層香氣撲鼻的香膜,所以叫香竹。傣族人先將香竹的竹節作底砍下,然後將泡過的糯米放進竹筒,用芭蕉葉塞住竹筒口,用水浸泡15分鐘,放進火灰裡焐著或在炭火上烤,待竹筒口冒出蒸汽達10多分鐘後,再取出來,吃的時候用木錘敲打,使飯變得又軟又香,吃起來芳香柔糯,別有風味。

小知識:在傣家的飯店裡吃糯米的時候,要先洗手,因為糯米要用手捏,捏的時間越長,口感越好。當地人說,吃糯米的時候,要邊摸頭邊捏,那樣才會越吃越香,說是這樣說,可沒人這樣去做,其實只需在捏的時候加上一點油,就會更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