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沈括:北宋時期竟然把理科視為旁門左道

在科技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沈括, 為何史學家沒有單獨為他列傳?為何會出現才高名微的怪事?沈括死後沒人給他建碑, 更談不上為他寫墓誌銘, 就連他的生平傳記也僅僅附在《宋史·沈遘傳》之中。

《宋史》評價他說:“博學善文, 于天文、方志、律曆、音樂、醫藥、蔔算無所不通, 皆有所論著。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 杭州錢塘人,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 在北宋那個重文科的年代, 理科卻被視為旁門左道。 他偏偏喜愛理科, 鑽研業務, 如癡如醉。

沈括在當技術官員時, 利用科學知識, 造福一方。 在當外交談判使節時, 也能不辱使命, 圓滿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 但他缺少果斷的軍政才能, 所以, 在當軍政“一把手”時敗得很慘。 因為沈括曾經支持新法, 永樂失陷成了守舊派借機報復沈括的理由, 污蔑他“抗敵不力”、“處理不當”, 沈括因此被貶為均州團練。

在政治生涯中, 他的人品有點不靠譜,

他本與王安石是世交, 其父親的墓誌銘就是王安石寫的。 王安石當領導時, 沈括曾是他變法的忠實支持者。 但在王安石第一次下崗後, 沈括一反常態, 玩起了跟鳳隨大流, 當了牆頭草, 曾上書反對王安石的一些法令。 王安石東山再起後, 對沈括東風東倒, 西風西倒的兩面派做法非常惱火, 大罵沈括是個“小人”。 這樣, 沈括就成了新舊兩派都討厭的人。

他和蘇軾的人際關係也比較緊張, 可能是出於“文人相輕”的心態, 也許他認為蘇軾所擅長的詩詞、書法之類的文化藝術算不上什麼東西?總之, 不管出於何種動機, 他參與了迫害蘇軾的“烏台詩案”中, 這樣就不妥了。 羅織罪名, 攻擊蘇軾, 給人一種牆倒眾人推的感覺。 令蘇軾的大批粉絲極端不滿, 從而產生對沈括的人品不屑一顧。

但沈括最大的長處是好學, 而且, 學習上不偏食。 他不像當時的士大夫看不起在社會底層工作的草根, 這一點倒是令人稱道。 他記錄了布衣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和水手們航海用的指南針, 中國“四大發明”中的兩大發明就是靠沈括的記錄而聞名於世。

他在百科全書《夢溪筆談》中, 首次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 還親自動手做實驗, 用石油製成墨錠。 並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他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創立了“隙積術”、“會圓術”;在地質學方面, 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方面都有研究, 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 他對於有效的方藥進行記錄, 並有多部醫學著作;在物理學方面, 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 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 比澳洲早了四百多年。

平心而論, 論治學的淵博程度以及對人民物質生活的貢獻來講, 沈括比蘇軾、朱熹來的實際多了。 然而, 沈括在歷史上的名氣卻沒蘇、朱這兩位大, 說明當時的科學家並不吃香。

1095年, 沈括在淒涼中病逝。 沈括作為官員是失敗的, 做人也是失敗的, 但作為科學家卻是成功的。 也正因這種成功, 後人對這位有瑕疵的科學家還是崇敬的。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評價沈括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和“中國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 1979年7月1日,為了紀念沈括,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該台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

1979年7月1日,為了紀念沈括,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該台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