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世界八大烈酒

世界八大烈酒

烈酒通常被習慣分為八大類:金酒(Gin)、威士卡(Whisky)、白蘭地(Brandy)、伏特加(Vodka)、蘭姆酒(又叫羅姆酒、藍姆酒或朗姆酒)(Rum)、龍舌蘭酒(Tequila)中國白酒(Spirit)、日本清酒(Sake)。

白蘭地

最初來自荷蘭文Brandewijn, 意為“燒制過的酒”。 狹義上講, 是指葡萄發酵後經蒸餾而得到的高度酒精, 再經橡木桶貯存而成的酒。 白蘭地是一種蒸餾酒, 以水果為原料, 經過發酵﹑蒸餾﹑貯藏後釀造而成。 以葡萄為原料的蒸餾酒叫葡萄白蘭地, 常講的白蘭地, 都是指葡萄白蘭地而言。 以其他水果原料釀成白蘭地, 應加上水果的名稱, 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 但它們的知名度遠不如前者大。 白蘭地通常被人稱為“葡萄酒的靈魂”。

世界上生產白蘭地的國家很多, 但以法國出品的白蘭地最為馳名。 而在法國產的白蘭地中, 尤以幹邑地區生產的最為優美, 其次為雅文邑(亞曼涅克)地區所產。 除了法國白蘭地以外, 其他盛產葡萄酒的國家,

如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美國﹑秘魯﹑德國﹑南非﹑希臘等國家, 也都有生產一定數量風格各異的白蘭地。 獨聯體國家生產的白蘭地, 品質也很優異。 其實白蘭地的起源是中國。

金酒

荷式金酒

荷式金酒產于荷蘭, 主要的產區集中在斯希丹(Schiedam)一帶,

是荷蘭人的國酒。

荷式金酒被稱為杜松子酒(Geneva), 是以大麥芽與稞麥等為主要原料, 配以杜松子酶為調香材料, 經發酵後蒸餾三次獲得的穀物原酒, 然後加入杜松子香料再蒸餾, 最後將精餾而得的酒, 貯存於玻璃槽中待其成熟, 包裝時再稀釋裝瓶。 荷式金酒色澤透明清亮, 酒香味突出, 香料味濃重, 辣中帶甜, 風格獨特。 無論是純飲或加冰都很爽口, 酒度為52度左右。 因香味過重, 荷式金酒只適於純飲, 不宜作混合酒的基酒, 否則會破壞配料的平衡香味。

又名叫杜松子酒, 最先由荷蘭生產, 在英國大量生產後聞名於世, 是世界第一大類的烈酒。 金酒按口味風格又可分為辣味金酒、老湯姆金酒和果味金酒。

金酒———杜松子酒是世界八大烈性酒之一。

金酒具有芳芬誘人的香氣, 無色透明之液體, 味道清新爽口, 可單獨飲用, 也可調配雞尾酒, 並且是調配雞尾酒中惟一不可缺少的酒種。 17世紀中葉, 荷蘭拉艾頓大學教授西爾維斯首創的以大麥、黑麥、穀物為原料, 經粉碎、糖化、發酵、蒸餾、調配而成的方法, 是傳統法。 選擇優質酒精處理後, 加入經處理的水稀釋到要求的度數, 再加入金酒香料配製而成的方法, 叫合成法。

威士卡

威士卡(Whisky)這個字來自蘇格蘭古語, 意為生命之水(Water of Life)。 威士卡(Whisky, Whiskey)是一種以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 經發酵、蒸餾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一種酒精飲料,屬於蒸餾酒類。世界十二大威士卡

NO.1 尊尼獲加Johnnie Walker

NO.2 芝華士Chivas-皇家禮炮

NO.3 帝王Derwar's

No.4 百齡壇Ballantine's

No.5 麥卡倫Macallan

No.6 傑克丹尼 Jack Daniels

No.7 占邊Jim Beam

No.8 皇冠Crown Roya

No.9 威雀Famous Grouse

No.10 珍寶J&B [3]No.11 加拿大俱樂部canadian club

No.12 詩格蘭V.O seagram's v.o

蘇格蘭威士卡與獨產於中國的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的茅臺酒,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蘇格蘭威士忌酒之所以世界著名的原因是:

第一,蘇格蘭著名的威士忌酒產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適宜農作物大麥的生長;

第二,在這些地方蘊藏著一種稱為泥煤的煤炭,這種煤炭在燃燒時會發出陣陣特有的煙熏氣味,泥煤是當地特有的苔蘚類植物經過長期腐化和炭化形成的,在蘇格蘭製作威士忌酒的傳統工藝中要求必須使用這種泥煤來烘烤麥芽。因此,蘇格蘭威士忌酒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獨特的泥煤熏烤芳香味。

第三,蘇格蘭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礦泉水,為酒液的稀釋勾兌奠定了基礎。最後一點是,蘇格蘭人有著傳統的釀造工藝及嚴謹的品質管制方法。

在整個蘇格蘭有四個主要威士忌酒產區,即:北部高地(Highland)、南部的低地(Lowland)、西南部的康貝鎮(Campbeltown)和西部島嶼伊萊(Islay)。北部高地產區約有近百家純麥芽威士忌酒廠,占蘇格蘭酒廠總數的70%以上,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威士忌酒生產區。該地區生產的純麥芽威士忌酒酒體輕盈,酒味醇香。

伏特加

亦由於酒精為醫學界長期使用,由此可推斷“伏特加”一詞可能是從動詞“vodit”或“razvodit”(водить,разводить)演變出名詞“vodit”,意為“用水稀釋”

伏特加(英文:Vodka;俄文:Водка)是一種經蒸餾處理的酒精飲料。它是由水和經蒸餾淨化的乙醇所合成的透明液體,一般更會經多重蒸餾從而達到更純更美味的效果,市面上品質較好的伏特加一般是經過三重蒸餾的。在蒸餾過程中除水和乙醇外亦會加入馬鈴薯、菜糖漿及黑麥或小麥,如果是製作有味道的伏特加更會加入適量的調味料。伏特加酒的酒精含量通常由35%到50%不等,傳統由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所出產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是以40%為標準。

伏特加

特色

伏特加是以多種穀物(馬鈴薯、玉米)為原料,用重複蒸餾,精煉過濾的方法,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它異物的一種純淨的高酒精濃度的飲料。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但在波蘭,也有更早便飲用伏特加的記錄。

產地

俄羅斯是生產伏特加酒的主要國家,但在德國、芬蘭、波蘭、美國、日本等國也都能釀制優質的伏特加酒。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由於俄羅斯製造伏特加酒的技術傳到了美國,使美國也一躍成為生產伏特加酒的大國之一。

朗姆酒

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蘭姆酒、藍姆酒或朗姆酒。原產地在古巴,口感甜潤、芬芳馥鬱。

朗姆酒是用甘蔗壓出來的糖汁,經過發酵、蒸餾而成。此種酒的主要生產特點是:選擇特殊的生香(產酯)酵母和加入產生有機酸的細菌,共同發酵後,再經蒸餾陳釀而成。

朗姆酒也叫糖酒,是制糖業的一種副產品,它以蔗糖作原料,先製成糖蜜,然後再經發酵、蒸餾,在橡木桶中儲存3年以上而成。根據不同的原料和釀制不同方法,朗姆酒可分為:朗姆白酒、朗姆老酒、淡朗姆酒、朗姆常酒、強香朗姆酒等,含酒精38%~50%、酒液有琥珀色、棕色,也有無色的。

古巴朗姆酒、古巴咖啡、古巴雪茄為古巴三大知名產品。

龍舌蘭

龍舌蘭酒又稱“特基拉酒”,是墨西哥的特產,被稱為墨西哥的靈魂。特基拉是墨西哥的一個小鎮,此酒以產地得名。特基拉酒有時也被稱為“龍舌蘭”烈酒,是因為此酒的原料很特別,以龍舌蘭(agave)為原料。

龍舌蘭酒是調酒界最常用到的六大基酒之一(其他五種是蘭姆酒、伏特加、白蘭地、威士卡與金酒),通常在一些口味厚重的調酒裡面都可以見到其身影。

* Long Island Ice Tea(長島冰茶)

* Margarita(瑪格麗特)

* Sangrita(第一滴血)

* Tequila Sunrise(龍舌蘭日出)

* Tequila Sunset(龍舌蘭日落)

* Tomorrow (明天見)

* Screwdriver (螺絲刀)

*Shooter (射手)

*B52 (轟炸機B52)飲用方法

墨西哥,傳統的龍舌蘭喝法十分特別,也頗需一番技巧。首先把鹽巴撒在手背虎口上,用拇指和食指握一小杯純龍舌蘭酒,再用無名指和中指夾一片檸檬片。迅速舔一口虎口上的鹽巴,接著把酒一飲而盡,再咬一口檸檬片,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無論風味或是飲用技法,都堪稱一絕。

日本清酒

日本的造酒文化源於中國大陸,2000年前、江浙一帶的大米種植技術和以大米為原料的釀酒技術傳到了日本。日本的風土將其精煉並發展成現在的清酒。奈良縣的三輪神社、京都府的松尾神社、梅之宮神社在日本因供奉酒神而非常著名。三家神社所供奉的酒神代表了日本釀酒技術在不同時期的情況。

三輪神社供奉的諸神中有一位「大國主命」神,他是日本土著民族的代表。表明距今2000年前在同亞洲大陸交流時,大米的種植技術和以大米為原料的釀酒技術一同傳到了「出雲阿國」,這就是日本清酒的原型,清酒是日本民族的國酒。

松尾神社供奉的酒神據說是秦氏,他是距今1500年前從朝鮮半島旅居日本的眾多有技術的工匠中掌握釀酒技術的代表人物。

梅之宮神社供奉的「木花咲耶姬」神,傳說他用大米釀制甜酒。表明1200年前就開始了制麴釀酒。

中國白酒(壓軸)

醬香型

醬香型白酒的標準評語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茅臺酒:

茅臺酒,被尊為"國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鬱、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臺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我國醬香型風格最完美的典型。 1915年,茅臺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享譽全球;先後十四次榮獲國際金獎,蟬聯歷屆國家名酒評比金獎,暢銷世界各地。從此貴州茅臺酒聞名中外,譽滿全球。在中國第一、二、三、四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家名酒,並榮獲金盾獎章。 1949年的開國大典,周恩來確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從此每年國慶招待會,均指定用茅臺酒。在日內瓦和談、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歷史性事件中,茅臺酒都成為融化歷史堅冰的特殊媒介。党和國家領導人無數次將茅臺酒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 2003年茅臺酒產量突破一萬噸,實現了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年產萬噸的心願。茅臺公司已開發了80年、50年、30年和15年茅臺,以及53度、43度、38度、33度系列茅臺等,推出了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等中高價位的醬香型酒。最新推出了神舟酒、及為中國軍隊特製的名將酒, 形成了多品種、全方位的發展格局。

濃香型

濃香型,又稱瀘香型,以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淨餘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劣的主要依據。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

雙溝大麯(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雙溝被譽為中國酒源頭,1977年在雙溝附近的下草灣出土的古猿人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考證後,被命名為醉猿化石。科學家們推斷,1000多萬年前在雙溝地區的亞熱帶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古猿人,因為吞食了經自然發酵的野果液面醉倒不醒,成了千萬年後的化石。此一論斷,已被收入中國現代大百科全書,2001年,中科院的考古專家們第二次對雙溝地區進行了更為詳細的科考,結果發現早在1000多萬年前,雙溝地區就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據此,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3位著名學者聯手撰寫了《雙溝醉猿》,並在海內外發行。

《泗縣誌略》記載:"雙溝大麯,據善飲者言,應推為全國之冠。"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上獲金質獎章,被評為國際名酒第一,國父孫中山先生為雙溝酒題字"雙溝醴泉"一時名聲大噪。

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濃香型大麯酒的國家名酒企業,坐落在江蘇省泗洪縣洪澤湖與淮河環抱處的千年古鎮---雙溝鎮,風光秀麗,物產豐富,為釀酒之天然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鑄就了悠久的雙溝釀酒歷史,據《泗虹合志》記載,雙溝酒業的始創於1732年(清雍正十年)據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久遠的歷史長河中,雙溝酒業積澱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首先是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雙溝美酒的美麗傳說,最廣為流傳的有《曲哥酒妹》、《神曲酒母傳奇》等。古今文人墨客、將軍、學者等也都為雙溝酒留下動人的詩篇,如宋代的蘇東坡、王安石、賀鑄、陳師道、林逋、梅聖俞等,明代的黃周星、戚玾、何景明、胡儼、張珩,當代的陳毅父子,葉聖陶、陸文夫、陳登科、茹志娟、綠原、鄒荻帆等,在許多美好詩篇裡,雙溝美酒香透千百年的每一個日子。

兼香型

兼香型白酒又稱複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兩種以上主體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風格,一般均有自己獨特的生產工藝。

新郎酒:新郎酒是郎酒集團公司旗下在2010年薪開拓的一個事業部。與老郎酒、紅花郎事業部、特曲事業部、流通品牌事業部並舉成為郎酒的五大事業部之一。主要經營的是郎酒的兼香型系列白酒。

蒙牧型

以蒙牧牌白酒為代表作,飲用清爽淡雅,具有純正、舒適、協調的香氣。具有醇甜、柔和,爽淨的口味不上頭,適合中男女青年人飲用的好酒。

馬奶酒: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

清香型

清香型白酒:亦稱汾香型,以山西汾酒、河南寶豐酒、河南龍興酒、廈門高粱酒、天長帝酒、遼寧山雁王等為代表, 屬大麯酒類。它入口綿,落口甜,香氣清正。

汾酒:汾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禦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

經發酵、蒸餾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一種酒精飲料,屬於蒸餾酒類。世界十二大威士卡

NO.1 尊尼獲加Johnnie Walker

NO.2 芝華士Chivas-皇家禮炮

NO.3 帝王Derwar's

No.4 百齡壇Ballantine's

No.5 麥卡倫Macallan

No.6 傑克丹尼 Jack Daniels

No.7 占邊Jim Beam

No.8 皇冠Crown Roya

No.9 威雀Famous Grouse

No.10 珍寶J&B [3]No.11 加拿大俱樂部canadian club

No.12 詩格蘭V.O seagram's v.o

蘇格蘭威士卡與獨產於中國的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的茅臺酒,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蘇格蘭威士忌酒之所以世界著名的原因是:

第一,蘇格蘭著名的威士忌酒產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適宜農作物大麥的生長;

第二,在這些地方蘊藏著一種稱為泥煤的煤炭,這種煤炭在燃燒時會發出陣陣特有的煙熏氣味,泥煤是當地特有的苔蘚類植物經過長期腐化和炭化形成的,在蘇格蘭製作威士忌酒的傳統工藝中要求必須使用這種泥煤來烘烤麥芽。因此,蘇格蘭威士忌酒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獨特的泥煤熏烤芳香味。

第三,蘇格蘭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礦泉水,為酒液的稀釋勾兌奠定了基礎。最後一點是,蘇格蘭人有著傳統的釀造工藝及嚴謹的品質管制方法。

在整個蘇格蘭有四個主要威士忌酒產區,即:北部高地(Highland)、南部的低地(Lowland)、西南部的康貝鎮(Campbeltown)和西部島嶼伊萊(Islay)。北部高地產區約有近百家純麥芽威士忌酒廠,占蘇格蘭酒廠總數的70%以上,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威士忌酒生產區。該地區生產的純麥芽威士忌酒酒體輕盈,酒味醇香。

伏特加

亦由於酒精為醫學界長期使用,由此可推斷“伏特加”一詞可能是從動詞“vodit”或“razvodit”(водить,разводить)演變出名詞“vodit”,意為“用水稀釋”

伏特加(英文:Vodka;俄文:Водка)是一種經蒸餾處理的酒精飲料。它是由水和經蒸餾淨化的乙醇所合成的透明液體,一般更會經多重蒸餾從而達到更純更美味的效果,市面上品質較好的伏特加一般是經過三重蒸餾的。在蒸餾過程中除水和乙醇外亦會加入馬鈴薯、菜糖漿及黑麥或小麥,如果是製作有味道的伏特加更會加入適量的調味料。伏特加酒的酒精含量通常由35%到50%不等,傳統由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所出產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是以40%為標準。

伏特加

特色

伏特加是以多種穀物(馬鈴薯、玉米)為原料,用重複蒸餾,精煉過濾的方法,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它異物的一種純淨的高酒精濃度的飲料。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但在波蘭,也有更早便飲用伏特加的記錄。

產地

俄羅斯是生產伏特加酒的主要國家,但在德國、芬蘭、波蘭、美國、日本等國也都能釀制優質的伏特加酒。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由於俄羅斯製造伏特加酒的技術傳到了美國,使美國也一躍成為生產伏特加酒的大國之一。

朗姆酒

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蘭姆酒、藍姆酒或朗姆酒。原產地在古巴,口感甜潤、芬芳馥鬱。

朗姆酒是用甘蔗壓出來的糖汁,經過發酵、蒸餾而成。此種酒的主要生產特點是:選擇特殊的生香(產酯)酵母和加入產生有機酸的細菌,共同發酵後,再經蒸餾陳釀而成。

朗姆酒也叫糖酒,是制糖業的一種副產品,它以蔗糖作原料,先製成糖蜜,然後再經發酵、蒸餾,在橡木桶中儲存3年以上而成。根據不同的原料和釀制不同方法,朗姆酒可分為:朗姆白酒、朗姆老酒、淡朗姆酒、朗姆常酒、強香朗姆酒等,含酒精38%~50%、酒液有琥珀色、棕色,也有無色的。

古巴朗姆酒、古巴咖啡、古巴雪茄為古巴三大知名產品。

龍舌蘭

龍舌蘭酒又稱“特基拉酒”,是墨西哥的特產,被稱為墨西哥的靈魂。特基拉是墨西哥的一個小鎮,此酒以產地得名。特基拉酒有時也被稱為“龍舌蘭”烈酒,是因為此酒的原料很特別,以龍舌蘭(agave)為原料。

龍舌蘭酒是調酒界最常用到的六大基酒之一(其他五種是蘭姆酒、伏特加、白蘭地、威士卡與金酒),通常在一些口味厚重的調酒裡面都可以見到其身影。

* Long Island Ice Tea(長島冰茶)

* Margarita(瑪格麗特)

* Sangrita(第一滴血)

* Tequila Sunrise(龍舌蘭日出)

* Tequila Sunset(龍舌蘭日落)

* Tomorrow (明天見)

* Screwdriver (螺絲刀)

*Shooter (射手)

*B52 (轟炸機B52)飲用方法

墨西哥,傳統的龍舌蘭喝法十分特別,也頗需一番技巧。首先把鹽巴撒在手背虎口上,用拇指和食指握一小杯純龍舌蘭酒,再用無名指和中指夾一片檸檬片。迅速舔一口虎口上的鹽巴,接著把酒一飲而盡,再咬一口檸檬片,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無論風味或是飲用技法,都堪稱一絕。

日本清酒

日本的造酒文化源於中國大陸,2000年前、江浙一帶的大米種植技術和以大米為原料的釀酒技術傳到了日本。日本的風土將其精煉並發展成現在的清酒。奈良縣的三輪神社、京都府的松尾神社、梅之宮神社在日本因供奉酒神而非常著名。三家神社所供奉的酒神代表了日本釀酒技術在不同時期的情況。

三輪神社供奉的諸神中有一位「大國主命」神,他是日本土著民族的代表。表明距今2000年前在同亞洲大陸交流時,大米的種植技術和以大米為原料的釀酒技術一同傳到了「出雲阿國」,這就是日本清酒的原型,清酒是日本民族的國酒。

松尾神社供奉的酒神據說是秦氏,他是距今1500年前從朝鮮半島旅居日本的眾多有技術的工匠中掌握釀酒技術的代表人物。

梅之宮神社供奉的「木花咲耶姬」神,傳說他用大米釀制甜酒。表明1200年前就開始了制麴釀酒。

中國白酒(壓軸)

醬香型

醬香型白酒的標準評語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茅臺酒:

茅臺酒,被尊為"國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鬱、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臺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我國醬香型風格最完美的典型。 1915年,茅臺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享譽全球;先後十四次榮獲國際金獎,蟬聯歷屆國家名酒評比金獎,暢銷世界各地。從此貴州茅臺酒聞名中外,譽滿全球。在中國第一、二、三、四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家名酒,並榮獲金盾獎章。 1949年的開國大典,周恩來確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從此每年國慶招待會,均指定用茅臺酒。在日內瓦和談、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歷史性事件中,茅臺酒都成為融化歷史堅冰的特殊媒介。党和國家領導人無數次將茅臺酒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 2003年茅臺酒產量突破一萬噸,實現了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年產萬噸的心願。茅臺公司已開發了80年、50年、30年和15年茅臺,以及53度、43度、38度、33度系列茅臺等,推出了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等中高價位的醬香型酒。最新推出了神舟酒、及為中國軍隊特製的名將酒, 形成了多品種、全方位的發展格局。

濃香型

濃香型,又稱瀘香型,以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淨餘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劣的主要依據。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

雙溝大麯(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雙溝被譽為中國酒源頭,1977年在雙溝附近的下草灣出土的古猿人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考證後,被命名為醉猿化石。科學家們推斷,1000多萬年前在雙溝地區的亞熱帶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古猿人,因為吞食了經自然發酵的野果液面醉倒不醒,成了千萬年後的化石。此一論斷,已被收入中國現代大百科全書,2001年,中科院的考古專家們第二次對雙溝地區進行了更為詳細的科考,結果發現早在1000多萬年前,雙溝地區就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據此,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3位著名學者聯手撰寫了《雙溝醉猿》,並在海內外發行。

《泗縣誌略》記載:"雙溝大麯,據善飲者言,應推為全國之冠。"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上獲金質獎章,被評為國際名酒第一,國父孫中山先生為雙溝酒題字"雙溝醴泉"一時名聲大噪。

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濃香型大麯酒的國家名酒企業,坐落在江蘇省泗洪縣洪澤湖與淮河環抱處的千年古鎮---雙溝鎮,風光秀麗,物產豐富,為釀酒之天然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鑄就了悠久的雙溝釀酒歷史,據《泗虹合志》記載,雙溝酒業的始創於1732年(清雍正十年)據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久遠的歷史長河中,雙溝酒業積澱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首先是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雙溝美酒的美麗傳說,最廣為流傳的有《曲哥酒妹》、《神曲酒母傳奇》等。古今文人墨客、將軍、學者等也都為雙溝酒留下動人的詩篇,如宋代的蘇東坡、王安石、賀鑄、陳師道、林逋、梅聖俞等,明代的黃周星、戚玾、何景明、胡儼、張珩,當代的陳毅父子,葉聖陶、陸文夫、陳登科、茹志娟、綠原、鄒荻帆等,在許多美好詩篇裡,雙溝美酒香透千百年的每一個日子。

兼香型

兼香型白酒又稱複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兩種以上主體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風格,一般均有自己獨特的生產工藝。

新郎酒:新郎酒是郎酒集團公司旗下在2010年薪開拓的一個事業部。與老郎酒、紅花郎事業部、特曲事業部、流通品牌事業部並舉成為郎酒的五大事業部之一。主要經營的是郎酒的兼香型系列白酒。

蒙牧型

以蒙牧牌白酒為代表作,飲用清爽淡雅,具有純正、舒適、協調的香氣。具有醇甜、柔和,爽淨的口味不上頭,適合中男女青年人飲用的好酒。

馬奶酒: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

清香型

清香型白酒:亦稱汾香型,以山西汾酒、河南寶豐酒、河南龍興酒、廈門高粱酒、天長帝酒、遼寧山雁王等為代表, 屬大麯酒類。它入口綿,落口甜,香氣清正。

汾酒:汾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禦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