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老集甯人談難忘的吃餃子 看半個世紀烏蘭察布變化

健康烏蘭察布網特約作者獨家供稿:聶恒忠(小西)

毛主席歷來重視學生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 他還指出判斷一個青年是否革命的標準:看一個青年是否革命的,

拿什麼做標準呢?拿什麼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 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 並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

一九六五年我上初二, 那時的學校日常安排幾乎就是半工半讀了, 春天去郊外挖樹坑, 夏天去附近農村去鋤地, 秋天到紅海子去秋收, 冬天則集糞, 還有任務每人多少必須完成。 到了暑假還要組織去鐵路機修廠勞動, 和工人結合, 在機器轟嗚的車間裡我們只能去挖大坑, 後來在這個大坑的地基上安裝了一台龍門鉋床。 在鐵路材料廠勞動時把那些生銹的機車車輛的每一個零部件打磨擦的雪亮, 在那裡工人師傅和領導們還安排我們參觀了各個庫房,

知道了什麼是鐵.鉛.鋼.銅, 還有各種合金。

跟工人剛結合完, 又到了秋收的日子了。 我們班的十幾個男女同學被分到去卓資縣馬蓋圖公社勞動, 大夥都興高采烈地背著行李坐火車到了站下了火車, 步行去了村裡。

村裡早有安排, 幹部社員把我們迎進一位老貧農的家裡, 第一天夜裡大爺為了讓我們這些男孩子睡好, 他執意要睡在大面櫃上, 可睡了一夜由於天以秋涼, 睡慣了一輩子火炕的他覺得不行, 第二天只好和我們擠在一個炕上了。 大爺每天晚上給我們講些笑話之類的故事, 使我們覺得就在家裡一樣。

白天我們和社員一起勞動, 天一黑就什麼也幹不成了, 因為那年頭沒有電, 煤油燈也得省點油。 幾天過去了我們己經和村裡的年輕人們親熱的成了一家人了,

大家說說笑笑緊張的勞動頓時也輕鬆了不少。

今天收工後我們在社員家吃完晚飯, 隊長叫羊倌拉來了一隻錦羊, 說是明天就是中秋節了, 要殺羊給我們改善伙食, 我們到現在還不知就要過節了, 大家心裡又激動又高興。 原來那年頭人們哪裡有肉吃啊!羊肉就更別說了, 可能我長這麼大也沒吃過。

古代人吃餃子

中秋節這天, 當我們下地勞動回來一看, 地上的那只羊不見了, 而家裡的熱炕頭上擺了滿滿的幾蓋簾包好的餃子。 二位大娘見我們回來了立刻熱情地連說下餃子了, 家裡的氣紛頓時熱鬧了, 由其是我們見到有餃子吃可能連後惱勺都樂開了花。

熱騰騰的全羊肉餡餃子每人一碗, 那個香啊!憑生第一次, 一口一個真是幾乎連碗都想吃了。 彈指間大家同時下肚, 望望碗裡看看鍋裡, 面面相觀。 可是誰又能細想到那羊怎麼殺的, 那肉怎麼做的, 那面怎麼加工的, 那二位大娘又是怎麼忙了一上午的, 而她們連一個餃子也是不能吃的,

這就是那個年代發生的事, 真真切切, 公是公, 私是私, 集體就是集體, 國家就是國家。

終於接到了學校的通知讓返校了, 大家整理好行李準備出發, 可再看門外己經站滿了和我們一起勞動的社員, 他們要給我們送行, 他們為我們拿著行李送了一程又一程, 出了村子上了土路幾乎快到火車站了, 我們也不能再讓他們送了, 就在分手時我們和他們幾乎同一時間都哭出了聲, 大家熱血沸騰、熱淚奔流, 手拉著手再一次告別。

這就是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那是共同的階級感情把我們連接起來, 工人, 農民, 學生大家都是平起平坐, 相互理解熱愛支持,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在平凡的事業勞動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力量。

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過去了,當我每次無論吃什麼餃子時,都會聯想到那一次,但是家裡做的餃子都和那次不一樣,無論全是羊肉,無論再放多少油總覺得缺點什麼。

責任編輯:王婧

轉載必須注明來自“健康烏蘭察布網”,投稿郵箱:nmgxsw@vip.163.com

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過去了,當我每次無論吃什麼餃子時,都會聯想到那一次,但是家裡做的餃子都和那次不一樣,無論全是羊肉,無論再放多少油總覺得缺點什麼。

責任編輯:王婧

轉載必須注明來自“健康烏蘭察布網”,投稿郵箱:nmgxsw@vip.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