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虎丘山這個園林,和拙政園一樣精緻,但遊客很少!

虎丘一榭園, 這裡已經落成4年了。 據史書記載:一榭園“榭前有池, 環山林木竹石。 登榭而憑眺, 如臨鏡奩, 塔影山光, 歷歷入畫”。 它是一座水景園。 可以憑池借景, 引“塔影山光”入池, 再現這頗具魅力的景觀。

虎丘景區四周被河水包圍, 橋是唯一的通過方式, 一榭園就位於河的那一邊, 緊鄰園區的北門。

歷史上原本就有一榭園的記載, 在民國《吳縣誌》中提到, 嘉慶三年知府任兆炯購薛文清公祠後, 改築成一榭園。 約嘉慶七年歸孫星衍所有, 在時光流逝中, 一榭園逐漸湮沒於歲月裡。

江南的竹很多, 基本園林裡, 白牆灰瓦邊綠竹配著, 點綴了點顏色, 讓整個江南的風光看上去不至於那麼單調。

江南人愛竹, 就像蘇軾曾經的詩中所言“另可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 ”竹一向是高潔的象徵, 所以文人墨客最是喜歡。

如今的一榭園, 有一些小房屋, 不給進入, 內裡佈置就是舊時模樣, 上座, 偏座, 正廳是用於接待的, 客人到此多是在這裡用茶等候主人。 古時的規矩多, 對於外來的客人一般是不允許進入內庭的, 尤其是內廷有女眷在的時候, 更是講究。

庭廊的盡頭是大大的芭蕉葉, 有些枯黃了, 就像這季節輪回, 夏季終將過去, 秋季總會來臨。

很少看見牆上看見鏤空是做成葫蘆的形狀, 大家都覺得有意思, 趕緊拍下做紀念。 下午雨有些停了, 有些陰沉的天和樹葉上偶爾吹落的雨珠,

倒真有一些江南秋雨, 寂寥的感覺。

一榭園落成的時間不過四年,雖然在虎丘景區內,但是也還是甚少有人知道。我上一次來的時候就完全不知。比起園內眾多的人群,這裡到算是一個小眾而安靜的場所。

來這裡的人多是上了些年紀的人,講著一口吳儂軟語,清清脆脆的,很是好聽。我暫居蘇州這麼些年,對於蘇州話倒是能聽懂一些,不過說到真的一句也不會說了。

池內的浮萍很多,但是蓮花卻很少,大約是季節過去了,蓮花都不開了。

等再過一段時間怕是一朵也再難看見,滿池的浮萍飄蕩,有些單調。

池子的另一邊是荷花,依然是荷葉開的正旺,但是荷花也沒了蹤跡。

這整個池子都是建造于水上的,所以這裡主打的也是水上房屋。這裡的池塘幾乎是環繞了整個園子,若是盛夏季節裡來,該是多麼熱鬧的場景。荷花蓮花爭相開放,荷葉浮萍交相輝映。

一榭園落成的時間不過四年,雖然在虎丘景區內,但是也還是甚少有人知道。我上一次來的時候就完全不知。比起園內眾多的人群,這裡到算是一個小眾而安靜的場所。

來這裡的人多是上了些年紀的人,講著一口吳儂軟語,清清脆脆的,很是好聽。我暫居蘇州這麼些年,對於蘇州話倒是能聽懂一些,不過說到真的一句也不會說了。

池內的浮萍很多,但是蓮花卻很少,大約是季節過去了,蓮花都不開了。

等再過一段時間怕是一朵也再難看見,滿池的浮萍飄蕩,有些單調。

池子的另一邊是荷花,依然是荷葉開的正旺,但是荷花也沒了蹤跡。

這整個池子都是建造于水上的,所以這裡主打的也是水上房屋。這裡的池塘幾乎是環繞了整個園子,若是盛夏季節裡來,該是多麼熱鬧的場景。荷花蓮花爭相開放,荷葉浮萍交相輝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