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蘇州人是甲午戰敗的罪魁 李鴻章:早知道就不招惹你了

上期說了排名第28和27位的蘇州名人, 今天要說的兩位, 一人是蘇州清末狀元, 卻因李鴻章成為甲午戰爭的罪魁之一;另一人是明朝重臣, 能從大太監劉瑾眼皮底下全身而退。 今天的蘇州名人錄-水滸108將帶您認識一下排名第27和26位的兩位蘇州名人。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108將在施耐庵的刻畫下, 個個血肉豐滿, 更令人稱其的是除了108將對應108星宿, 這108人的綽號也是妙趣橫生。 江南小城蘇州名人多如星辰, 小編將其中的108人選出來, 根據人物相貌、事蹟等與梁山好漢的綽號進行對應, 繪製了蘇州名人版的108將。 (排名不按名氣大小, 排名原則是按照水滸傳好漢綽號與蘇州名人事蹟對應。 )

蘇州名人錄108將第27位 立地太歳 翁同龢

阮小二兩臂有千百斤力氣, 人送綽號立地太歲。 太歲是一種肉狀生物, 傳說生於土中, 人要是惹了它, 就會遭殃, 中國俗語中就有“不得在太歲頭上動土”一說, 可見阮小二是一位惹不起的狠角。

翁同龢對李鴻章的睚眥必報將國家命運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從此北洋海軍的發展就此停滯, 造成了日後甲午戰爭清軍的失利, 釀成了馬關條約的悲劇, 本因洋務運動看到希望的中國陷入了更危難的境地。

日本隨之一躍成位東亞霸主, 為30多年後的抗日戰爭埋下了隱患。 想必中堂大人用顫抖的手在條約上簽字的時候, 也在悔恨為什麼會得罪了這樣一位立地太歲吧。

雖然在甲午戰爭中, 翁同龢堅決主戰, 在中日和議期間, 又極力反對割地, 又聯合俄、英、德三國謀阻割地, 但這些努力卻無法挽回恥辱條約的誕生, 也挽回不了他了。

蘇州名人錄108將第26位 混江龍 王鏊

李俊綽號混江龍, 在梁山擔任水軍頭領, 所謂混江龍, 即能在大風大浪中全身而退之人, 李俊水性極好, 也正是應了這一點。

如果李俊是江湖中的混江龍, 那麼明朝蘇州大臣王鏊就是官場江湖中的混江龍。 王鏊自幼隨父讀書, 聰穎異常, 成化十一年(1475年)進士, 明武宗時任吏部左侍郎。 在任期間, 與諸多大臣奏請誅殺太監劉瑾等八虎, 事敗未成, 由此與劉瑾結怨。

當時劉瑾權傾朝野, 而王鏊在任上盡力保護受劉瑾迫害之人, 並屢次勸諫劉瑾, 居然沒受到迫害, 堪稱一大奇跡。 當時局已無法挽救之時, 王鏊終於選擇急流勇退。

李俊在征討方臘結束後選擇留守治病, 從而避免朝廷迫害全身而退。 這與在劉瑾眼皮底下安然無恙全身而退的王鏊多了一些相似, 真是一條玩轉官場的混江龍。

後人對王鏊的評價亦非常高, 唐寅曾贈聯稱其“海內文章第一, 山中宰相無雙。 ”王守仁贊其為“完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