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晚清名臣張之洞一副對聯,無意間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張之洞, 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也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 他創辦的工廠、學校等, 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是, 他改變中國歷史最大的一個動作, 卻是在無意間, 通過一副對聯(準確地說, 僅僅是上聯)改變的。

當時, 張之洞官居湖廣總督, 這湖廣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 可以說張之洞是位高權重。

有一天, 一個年輕人來到張之洞的府邸門口, 遞交了一張名片給門衛, 申請拜見張之洞本人。

張之洞拿到名片後, 之間上面寫著:“學者XXX求見之洞兄”。

張之洞看到之後感覺很不爽, 這什麼人, 也敢和老夫稱兄道弟, 太也狂妄。 於是問門衛:“來者何人?”

門衛道:“是個儒生。 ”

張之洞輕蔑地一笑, 也不說話, 只寫了一個上聯道:“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 ”

門衛把上聯拿給了門口的那個年輕人, 心想能把這年輕人打發走了。

年輕人接過上聯, 微微一笑, 提筆對出下聯:“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傲王侯。 "

門衛把下聯交給張之洞, 張之洞一看, 下聯不僅對仗工整, 而且氣吞山河, 非常霸氣。 張之洞知道, 這不是個普通的儒生, 此人志向遠大, 包容天下, 是未來的棟樑, 於是馬上叫門衛好生把年輕人請進來。

(本文系牧筆書生原創文章, 名稱非“奇葩看歷史”者均為抄襲)

等到門衛再跑出來是, 哪還有年輕人的影子, 只好無奈交差。

後來, 這個年輕人不僅留學汲取知識, 而且還曾上書李鴻章, 也和梁啟超等人交流維新革命等運動。

最終, 在1912年, 他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職位,

他就是孫中山。

如果當時張之洞接見孫中山, 留下孫中山在手下做官, 施展才華, 那麼也許會有晚清“五大名臣”, 而不是現在的四大名臣, 也就不會有中華民國。

好在張之洞1904年就去世了, 否則當他得知自己曾經那個舉動, 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他一副上聯趕走了孫中山, 因此有了中華民國, 也有了後來的歷史走向, 也有了今天我們的生活。

這麼說來, 我們還應該感謝張之洞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