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在辦公室撒潑打滾,媽媽竟然毫無辦法,居然還獎勵他?!

文/魯鵬程

有人可能會認為, 孩子在公共場合鬧騰一些, 那是他的天性, 他不可能老老實實地待著, 所以會認為孩子那是活潑的表現。

其實,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 孩子鬧騰、折騰、“胡作非為”的表現根本就不是活潑, 而是沒有教養。

有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長得虎頭虎腦, 單看這個外表確實挺招人喜的, 但有時候一個人的外表並不代表他的教養, 孩子也是一樣。

一天, 媽媽要到單位去加班, 因為家裡沒人看這個男孩, 就把他帶到了單位。

本來, 男孩在辦公室裡玩得還算好好的。 可突然他叫著要吃棒棒糖。

媽媽手上正在檢查核對一些樣品, 就對男孩說:“現在媽媽沒時間, 一會兒忙完再帶你去樓下買。 ”

結果, 這個媽媽剛說完, 男孩就發飆了, 扯開嗓子對他媽媽是破口大駡, 罵聲不堪入耳, 而且還從別的辦公桌上拿起東西砸向他的媽媽。

他媽媽當然很生氣, 就轉身要去打他,

結果這個男孩就跑開了。 等媽媽回頭再開始工作時, 男孩又回來開始罵他媽媽, 還是繼續扔東西。

辦公室有個同事實在看不過去了, 就想去勸男孩說:“好孩子, 怎麼能這麼對待媽媽呢?”結果, 這個男孩又拿起一個礦泉水瓶子砸這個同事。

這時候,

他媽媽的臉色已經極為難看了, 但好像也很無奈。 最終, 男孩一把奪過媽媽手中的樣品, 狠狠地摔在地上, 然後又在上面使勁跺了好幾腳……

令人更加意外的情形發生了——媽媽竟然說:“好吧, 走, 給你買糖去!”

媽媽妥協了, 男孩勝利了, 留下辦公室的其他同事都回不過神來了……

事後, 這些同事一致評價這個孩子“真沒家教”, 這個媽媽“不會教育孩子”……

類似的場景, 可能我們都不會太陌生。

其實除了“沒家教”之外, 這位媽媽對孩子的妥協也是有巨大隱患的, 買糖, 不但沒有解決孩子沒家教的問題, 還會製造更多的問題。

因為孩子以後還會在公共場合撒潑打滾、罵人砸人, 以此來要脅媽媽滿足他的要求。

從本質上看來, 買糖的行為, 恰恰是對孩子撒潑行為的獎賞,

是一種正向的強化, 所以後患無窮……

摘自魯鵬程家庭教育著作《孩子優秀是教出來的》,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