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諸城“清河行動”讓水更清景更美河更暢

濰坊新聞網9月27日訊 (記者潘來奎 通訊員李芳 王海龍)在諸城市舜王街道有一條濰河支流,叫益民河,它全長5.6公里,是該街道的主要行洪河流。 因為連年沒有徑流,河道乾涸,河道裡面雜草叢生,考慮到這會影響河流的行洪能力,該街道在諸城市“清河行動”一拉開帷幕,就發揮街道、社區、百姓的力量,投入到清理河道的大潮中。 目前,該河道已經全部清理乾淨,固體垃圾、雜草全被清運到了垃圾場,河道得以恢復。 “河道清理乾淨後,我們會在沿河兩岸,比照益民河公園,修建新的沿河路和景觀帶,為周邊居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

”舜王街道水利站站長王兵介紹說。

一組資料可以直觀地展現諸城市開展“清河行動”的力度: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共完成清理垃圾22075方、樹木330330棵、農作物902.3畝、養殖場80處,拆除違章建築物60處,清淤河道16375米,整理護坡15196米。

作為一個資源型缺水城市,諸城市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 7月18日,諸城市召開全市河長制工作暨“清河行動”動員會議,明確了河長制6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和32項具體任務。 確定在該市51條河流實行河長制,諸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河長,51條河流全部設立鎮街園區和社區兩級河長架構,建立了市、鎮街園區、社區三級河長組織體系。 同時組建河長制辦公室,確定了26個成員單位。 今年該市的工作任務除去建立河長制組織體系、出臺實施方案、相關制度和考核辦法,更重要的是開展“清河行動”,主要是治理入河排污口,清理河道內及河岸周邊的垃圾雜物,拆除河道管理範圍內違法建築物,清除河道內違法種植的樹木、農作物,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

“各級河長是相應河流管理保護的直接責任人,戴上河長‘帽子’,就要拿出擔當精神,儘快把相關管護治理體系構建起來,把責任落實下去。 ”諸城市委副書記孫吉海說,河長制核心是黨政同責,“一把手”負總責,河長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責任制,各級河長應及時靠前指揮,積極為一線排憂解難。

目前,“清河行動”在諸城各地持續開展。 動員會結束後,枳溝鎮利用5天時間,把境內濰河段河道內的樹木、秸稈作物等都清理了出來。

在南湖生態經濟發展區,這裡的養殖社區搬遷行動也已接近尾聲。 南湖區產業辦主任張夕富介紹說,因距離水源地三裡莊水庫較近,當地的8個規模養殖場已全部搬遷,126戶專業養殖戶已有101戶搬遷到了專業養殖社區,主汛期來臨前,大量的養殖污染物被及時處置。

渠河在諸城市賈悅鎮境內流經10個自然村,該河流屬於季風雨型河流,雨季流量大,旱季流量小。 會後第二天,當地組織專業清河隊伍入場,清除影響行洪障礙的樹木10000餘株,清除土方8000多立方,拆除違章建築10處。 “為落實好清河行動,我們前期將河段存在的問題認真梳理,劃分好責任網格,各級河長和黨員幹部根據網格,沿河分工包靠,織牢織密責任網,以保障清河的效果。

”賈悅鎮武裝部長田明介紹說。 有了渠河的清河經驗,該鎮把境內每條河流存在的問題都進行編號,存在什麼問題,一一進行銷號處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