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你不知道的··流傳於中國明間的中秋故事

說到中秋,

你腦海裡閃過的

第一個詞是什麼?

放假?

團圓?

月餅?

月亮?

嫦娥?

……

有關中秋,

我們從小聽長輩最常講的故事

就是嫦娥奔月。

囧......

然鵝!

吃著月餅看著月亮,

人們卻漸漸忘了關於中秋,

還有另外一個傳說,

由海邊的老漁民一代代流傳下來……

一年365天中,

月亮最圓的那一晚便是中秋。

相傳在中秋前後的那幾天,

月亮所釋放的精華靈氣

也是最多的幾天。

所謂海上升明月,

就是每每月亮升起時

都會經過海面。

這時海裡最有靈性的生物:

蝦、蟹、魚

便會聚集於此共同朝拜,

吸收月亮釋放的強大靈氣。

新月

半月

滿月

朝拜結束後,

蝦會變得更加的機敏靈活,

蟹的外殼會更加堅不可摧,

蟹黃蟹肉也會隨之濃厚,

而魚不僅比之前更矯健,

在海裡還更受歡迎和尊敬。

月圓之夜

海邊的漁民在中秋的前後幾天

會大量出海捕魚,

為的是給家人帶回

每年在中秋時節

才有的“日月精華海味”。

漁船出海

中秋當晚,

漁民一家會圍坐在一起

煮一鍋剛捕上的海鮮,

給家裡的老人挑一對梭子蟹,

願他們的筋骨能像梭子蟹

一樣結實堅硬,

他們的智慧能像蟹黃一樣豐腴充實,

而他們的壽命能像蟹肉一樣悠長綿綿。

給家裡的孩童抓一把特有的白皮毛蝦,

願孩子擁有海蝦那般機敏靈活,

又如同白皮毛蝦一樣潔白純潔。

而夫妻之間會共同品嘗小黃魚,

小黃魚在海中都是成雙成對遊行,

寓意夫妻恩愛、相互尊敬。

大月亮

中秋時節的圓月讓人沉醉,

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必須傳承,

月餅禮盒已經變味,

大海的精髓卻一直都在,

讓我們一起在月圓之夜,

品嘗鮮美的海鮮,

共同為家人祈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