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巔峰蘇聯曾有這些可怕的存在,讓美國擔驚受怕了數十年

蘇聯這個國家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很短, 卻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雖然蘇聯曾也是超級大國之一, 但這個誕生於戰火中的國家時時刻刻“居安思危”, 也因此追求極端強大的軍事力量。 最終, 雖然它將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可怕的戰爭機器, 但巨大的花銷也拖垮了蘇聯。

有戲言稱, 蘇聯的解體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莫大的遺憾。 有了蘇聯, 美國才不敢像如今這樣倡狂, 隨隨便便干涉他國內政;然而, 美蘇爭霸的時代卻又是人類歷史上最冷酷的冷戰時代, 人人都生活在惴惴不安之中。 無論如何, 兩句話無不從一個方面表現出蘇聯對世界的巨大影響。 實際上, 巔峰時的蘇聯有一些存在, 著實讓強如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 膽戰心驚了長達數十年。

且不說核武器和“鋼鐵洪流”這些早已被熟知的東西, 冷戰時期美蘇的軍備競賽,

確實也極大地推動了軍事科技的進步。 下圖這個外形像被砍掉尖端的金字塔的白色建築, 實際上是位於莫斯科郊區的DON-2N雷達陣列。 該項目於1975年開始修建, 直到1990年才完成全部測試。 它配備有完善的隱蔽設施和多達100枚攔截導彈, 曾一度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在此期間, 美國曾從太空上扔下兩枚金屬球, 全球的雷達只有這一台發現了, 甚至還精准地計算出了兩個金屬球的運動軌跡。

上圖這架外形奇怪、無比龐大的飛機是著名的“加里寧K7空中戰列艦”, 該型號飛機於1933年開始研究並成功研製出一台原型機。 在當時, 蘇聯空軍已經不滿足於追求“大飛機”了, 而是以巨型飛機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K7便是這一潮流的產物。 它時速可達234公里, 載重40噸, 載彈量為6000千克, 最大飛行高度達5500米。

K7海空兩栖, 據說加滿一次油, 它便可以攻擊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 它的最可怕之處, 在於它可以攜帶10枚核彈。 因此, 當時這架飛機又被稱為“毀滅者”。 不過, 因為種種原因, 加上原型機在測試時的墜毀,

這一項目戛然而止。 作為蘇聯的高度機密, “毀滅者”的資料極其有限。

下面要介紹的這個東西比較悲劇, 但帶給人們的震撼絲毫不亞於那些強大的武器。 蘇聯人將它稱為“永遠不滅的燈塔”, 雖然“永遠”二字有點絕對, 但這座燈塔確實能亮很久,

因為它是核能的。 為了指引船隻在北海岸安全航行, 蘇聯建立了一連串的核能燈塔。 這些燈塔完全自動, 有獨立的能源供應, 配備微型核能發電機;它們的主燈可以感應外界亮度而自動開關, 還能自動向過往船隻發送無線電信號。

在沒有GPS的時代, 核能燈塔的出現絕對是現象級的, 悲劇的是……GPS不久便出現了, 它們也被遺忘在大海中了。 如今, 有些輻射物質開始滲出, 這導致附近區域非常危險。 即便如此, 每年仍然有不少探險愛好者冒著生命危險, 也要去親眼目睹一下這些人類史上的奇葩。

二戰結束後,蘇聯曾開啟了一個命名為“717項目”的計畫。該計畫聽起來異想天開:蘇軍設計了一種運兵型核潛艇,可以裝載士兵和坦克,從水下偷偷抵達美國,進攻時從四面八方發起登陸,硬生生將“鋼鐵洪流”搬到美國。到時,美軍根本無法抵擋蘇軍精銳的裝甲軍團,美國人不會傻到在自己地盤上用原子彈打擊蘇軍坦克吧?不過,也許是該計畫過於荒謬,“717專案”於1977年被終結。

中國有句話叫“好馬配好鞍”,而蘇聯有了一匹“好馬”,卻沒有辦法駕馭。1970年,蘇聯加里寧機車廠研製並生產了一種型號為SV1的高速機車,它的車頭部位被安置了一個重約1噸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使機車的最高時速能達到360公里。這速度放在現在也不落後,當時的蘇聯人將其稱為“三套車”。不過,三套車首先是極其耗費燃料,更重要的是,當時的鐵路根本無法承受這種機車帶來的壓力,極容易造成脫軌。因此,SV1隨後就被迅速遺忘了。

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國家通過偵察衛星,在裡海發現了一個外形奇怪的巨大飛行器。因為這種存在超乎認知,於是將其稱為“裡海怪物”。實際上,“裡海怪物”是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翼地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被稱為“雌鷂”。這種飛行器如今看來非常科幻,它能夠利用地面效應,產生氣流堵塞,從而增加機翼升力,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

蘇聯於1923年就開始研究翼地效應了,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之後的十餘年裡,這種飛行器體積不斷增加,愈發頻繁地遊弋在裡海之上。1980年,“雌鷂”因為大霧使得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造成失事。該型號飛行器一共建造兩艘,第二艘尚未完工。

當然,這些奇葩存在只是當時軍事科技極端發展的冰山一角罷了,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如今仍然被認為是“黑科技”卻被變成現實的大有所在。記得高中歷史老師講過一個故事: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太空的探索已領先蘇聯。為了追趕,蘇聯特意在美國高層一次訪問時,安排了一批新式武器(足夠先進,但還不是最尖端)經過。美國官員乍看大吃一驚,根本不敢想像蘇軍居然已經裝備了如此先進的武器,於是立刻將更多精力轉而放到武器的研發上,蘇聯也由此如願獲得了追趕美國向太空邁進的步伐。這件事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當時背景下的許多產物,足以讓全世界為之顫慄。

二戰結束後,蘇聯曾開啟了一個命名為“717項目”的計畫。該計畫聽起來異想天開:蘇軍設計了一種運兵型核潛艇,可以裝載士兵和坦克,從水下偷偷抵達美國,進攻時從四面八方發起登陸,硬生生將“鋼鐵洪流”搬到美國。到時,美軍根本無法抵擋蘇軍精銳的裝甲軍團,美國人不會傻到在自己地盤上用原子彈打擊蘇軍坦克吧?不過,也許是該計畫過於荒謬,“717專案”於1977年被終結。

中國有句話叫“好馬配好鞍”,而蘇聯有了一匹“好馬”,卻沒有辦法駕馭。1970年,蘇聯加里寧機車廠研製並生產了一種型號為SV1的高速機車,它的車頭部位被安置了一個重約1噸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使機車的最高時速能達到360公里。這速度放在現在也不落後,當時的蘇聯人將其稱為“三套車”。不過,三套車首先是極其耗費燃料,更重要的是,當時的鐵路根本無法承受這種機車帶來的壓力,極容易造成脫軌。因此,SV1隨後就被迅速遺忘了。

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國家通過偵察衛星,在裡海發現了一個外形奇怪的巨大飛行器。因為這種存在超乎認知,於是將其稱為“裡海怪物”。實際上,“裡海怪物”是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翼地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被稱為“雌鷂”。這種飛行器如今看來非常科幻,它能夠利用地面效應,產生氣流堵塞,從而增加機翼升力,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

蘇聯於1923年就開始研究翼地效應了,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之後的十餘年裡,這種飛行器體積不斷增加,愈發頻繁地遊弋在裡海之上。1980年,“雌鷂”因為大霧使得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造成失事。該型號飛行器一共建造兩艘,第二艘尚未完工。

當然,這些奇葩存在只是當時軍事科技極端發展的冰山一角罷了,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如今仍然被認為是“黑科技”卻被變成現實的大有所在。記得高中歷史老師講過一個故事: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太空的探索已領先蘇聯。為了追趕,蘇聯特意在美國高層一次訪問時,安排了一批新式武器(足夠先進,但還不是最尖端)經過。美國官員乍看大吃一驚,根本不敢想像蘇軍居然已經裝備了如此先進的武器,於是立刻將更多精力轉而放到武器的研發上,蘇聯也由此如願獲得了追趕美國向太空邁進的步伐。這件事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當時背景下的許多產物,足以讓全世界為之顫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