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蓋被子治感冒的中國人,你一直捂錯了!

在中國, 孩子感冒一發熱, 媽媽、奶奶們便化身為妙手回春的老中醫, 掌握著一套獨門絕技:喝杯熱水, 亦或是一碗熱騰騰的姜湯, 然後讓孩子蒙著被子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然而現實卻十分殘忍, 你這樣做很可能會以愛之名傷害了你的寶寶。

2015年2月, 襄陽一名七個月大的嬰兒因感冒咳嗽, 被家人裹上厚重的衣物, 捂熱死亡。

同年11月, 武漢一名剛滿月的嬰兒出現咳嗽流涕的症狀, 隨即家人給他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嬰兒出現流汗的症狀, 家人堅信這是一個好現象, 於是不斷嘗試。

次日, 嬰兒開始發高燒, 面色通紅、無精打采。 爺爺奶奶又給嬰兒加了衣服, 希望通過“捂汗”使得病情好轉。 一直等到晚上7點, 嬰兒依舊高燒不退, 這時候家人才將嬰兒送往醫院。

經診斷, 孩子出現了“嬰兒捂熱綜合症”, 因為大量出汗又沒有及時補水從而導致脫水, 而腦部血流量的減少, 使得腦組織缺血缺氧, 最終導致嬰兒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普通的感冒發熱並不會輕易致使孩子死亡, 而一床棉被成了殺死孩子的真凶。

捂熱綜合症, 也稱蒙被缺氧綜合症, 是嬰兒在寒冷季節中較為常見的急症之一。 這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疾病,

在經濟文化落後的地區特別多見, 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此喪命, 有些孩子搶救過來了, 卻落下腦損傷, 一輩子殘疾。

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 對外界氣溫的適應性較差, 產熱量非常大, 而出汗散熱較為緩慢, 產熱和散熱的不協調使嬰兒容易出現高熱症狀。

捂熱過久, 影響了機體散熱, 體溫急劇上升, 高熱也使得機體代謝亢進, 耗氧量增加, 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窩裡, 缺乏新鮮空氣, 造成呼吸道受阻, 導致缺氧。

蒙被缺O2綜合征臨床表現

尤其是新生兒根本無力掙脫“捂熱”環境, 持續下去會引起體內一系列代謝紊亂和功能衰竭。

很多成年人不但把被子捂向了嬰兒還捂給了自己。 成年人們也遵循著古法“感冒發燒就是一床被子的事”。

事實上, 對於成人, 在體溫未升高到一定值後, 再怎麼捂也是捂不出汗的。 一身汗是退燒階段身體自發散熱的結果, 而不是捂出來的。

健康人的體溫恒定在36.3-37.2°C(口溫), 一般統稱為37°C。 根據發熱程度的高低(口溫), 可以區分為:低熱:37.3--38.0, 中度熱:38.1--39.0, 高熱:39.1-41.0, 超高熱:41.0以上。

人體的熱量產生於自身的新陳代謝活動, 而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負責調解人體產熱與散熱的平衡穩定, 通過出汗、呼氣、輻射等途徑將熱量散發出體外。 因而, 人的體溫總是維持在相對恒定的水準。

人們在感冒時, 因為某些細菌或病毒的侵入, 促使人體產生一種叫做內生致熱源的物質, 作用於下丘腦, 進而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的正常工作, 致使人體體溫調定點的升高,

從宏觀上就表現為發熱。

人體感冒的罪魁禍首——細菌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兒科主任劉長山指出, 發熱大多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 實際上是一個病理過程, 本身並不是疾病。

人體體溫發生了改變, 各項機能也會相應發生改變。 發熱時,免疫系統會被啟動,產生更多的白細胞、巨噬細胞、炎症因數,將聚集在體內的入侵物質趕出去。

顯微鏡下的人體白細胞

所以人體發熱的過程實際是免疫系統和病原體作戰的過程。

發熱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1.寒戰期:這個階段由於細菌、病毒的入侵,人體的溫度設定被調高,所以身體會感到非常寒冷;

2.高熱期:這個階段免疫系統馬力全開和病原體作戰,身體溫度持續升高,人會感到異常難受;

3.退熱期:如果免疫系統取得了初步的勝利,體溫此時便會下降,這時候,“激動人心”的汗終於出現了!

發熱過程的時相曲線

可見,出汗是退熱的結果,並不是退熱的原因。

中國父母把“捂汗退熱”視為老中醫開的一劑有效良方,可事實上,老中醫從來沒說過發熱需要通過捂汗來治療。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指出:發熱要注意通風。

那麼,被中國人踐行到今天的“感冒發燒捂一捂”真的錯了嗎?

捂汗是通過先使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被動出汗,再降低體溫的一種方法。在感冒初期,捂汗確實可以緩解著涼感冒初期的發熱症狀。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玉英表示:一般風寒引起的發熱中醫稱之為“外感風寒表證”,這種情況下“捂汗”確實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在感冒後,蓋被子能使體溫升高,達到了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機體會主動散熱,如果身體出汗,那麼多餘的熱量通過汗液蒸發被帶走,從而讓體溫下降並維持正常水準。但是,在體溫升高至調定點之前,蓋再多的棉被也是無法捂出汗的。

因此,發熱捂汗就會退燒的說法只是在著涼感冒初期才是有效的。北京兒童醫院急救科副主任高恒妙表示:捂汗是一種被動出汗的方式,在體溫降低之前,會有一個體溫升高的過程,體溫過高,可能會引起腦水腫甚至昏迷,特別是小孩和老年人。

不可否認,“發熱捂汗”是有一定功效的。只是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們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看看孩子是著涼感冒還是熱感冒,就盲目採用“捂汗”退熱法,裡三層外三層把孩子裹得牢牢的,最終釀成悲劇。

中國人感冒會喝姜湯鑽被子捂汗,那外國人感冒怎麼辦呢?

國外的父母們是不會輕易給孩子吃藥的,大多數父母的做法是給孩子多喝水,泡個熱水澡,然後讓孩子自然康復。

在美國,感冒時人們經常喝熱雞湯,它被人們形象的稱為“液體青黴素”。

而在英國,兒童感冒發燒,醫生很少會開抗生素,一般會讓孩子多喝水,並且採取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

一位曾在英國留學的同學分享了他在英國的所見:英國的孩子,患了感冒一般都不會去醫院,而是慢慢“熬”。

關於治療兒童感冒充滿了地域特色,而至少現在看來中國的捂被子治療法是又缺陷的。

所以,寶寶感冒發熱,千萬不要盲目的給孩子捂汗,“治感冒”和“散熱”才是根本之道。

1.及時為小兒加減衣物

家長應根據天氣情況及小兒自身身體狀況,及時為其加減衣物,若是需要外出,應提前查看天氣預報,備足衣物;對於出汗需要散熱的小兒,脫去多餘衣物後,待散熱結束後需要及時增加衣物,並更換掉出汗打濕的內衣。

2.多喝水

喝水可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毒素排出,因此家長應多喂小兒喝水,且水有調節溫度的功效,可使發燒的患兒體溫降低。

3.保持空氣流通

及時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更換新鮮空氣,有利於患兒退燒。

4.溫水拭浴

將患兒置於37℃的溫水中,用毛巾揉搓,溫水可幫助患兒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排除毒素。

5.使用退燒藥

小兒發燒由於身體不適,易哭鬧,物理治療雖然有效果,但對於一些發燒較為嚴重的患兒還需使用退燒藥進行治療。

寶寶發熱已經很難受了,爸爸媽媽們,請高抬你們裹棉被的貴手!

發熱時,免疫系統會被啟動,產生更多的白細胞、巨噬細胞、炎症因數,將聚集在體內的入侵物質趕出去。

顯微鏡下的人體白細胞

所以人體發熱的過程實際是免疫系統和病原體作戰的過程。

發熱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1.寒戰期:這個階段由於細菌、病毒的入侵,人體的溫度設定被調高,所以身體會感到非常寒冷;

2.高熱期:這個階段免疫系統馬力全開和病原體作戰,身體溫度持續升高,人會感到異常難受;

3.退熱期:如果免疫系統取得了初步的勝利,體溫此時便會下降,這時候,“激動人心”的汗終於出現了!

發熱過程的時相曲線

可見,出汗是退熱的結果,並不是退熱的原因。

中國父母把“捂汗退熱”視為老中醫開的一劑有效良方,可事實上,老中醫從來沒說過發熱需要通過捂汗來治療。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指出:發熱要注意通風。

那麼,被中國人踐行到今天的“感冒發燒捂一捂”真的錯了嗎?

捂汗是通過先使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被動出汗,再降低體溫的一種方法。在感冒初期,捂汗確實可以緩解著涼感冒初期的發熱症狀。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玉英表示:一般風寒引起的發熱中醫稱之為“外感風寒表證”,這種情況下“捂汗”確實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在感冒後,蓋被子能使體溫升高,達到了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機體會主動散熱,如果身體出汗,那麼多餘的熱量通過汗液蒸發被帶走,從而讓體溫下降並維持正常水準。但是,在體溫升高至調定點之前,蓋再多的棉被也是無法捂出汗的。

因此,發熱捂汗就會退燒的說法只是在著涼感冒初期才是有效的。北京兒童醫院急救科副主任高恒妙表示:捂汗是一種被動出汗的方式,在體溫降低之前,會有一個體溫升高的過程,體溫過高,可能會引起腦水腫甚至昏迷,特別是小孩和老年人。

不可否認,“發熱捂汗”是有一定功效的。只是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們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看看孩子是著涼感冒還是熱感冒,就盲目採用“捂汗”退熱法,裡三層外三層把孩子裹得牢牢的,最終釀成悲劇。

中國人感冒會喝姜湯鑽被子捂汗,那外國人感冒怎麼辦呢?

國外的父母們是不會輕易給孩子吃藥的,大多數父母的做法是給孩子多喝水,泡個熱水澡,然後讓孩子自然康復。

在美國,感冒時人們經常喝熱雞湯,它被人們形象的稱為“液體青黴素”。

而在英國,兒童感冒發燒,醫生很少會開抗生素,一般會讓孩子多喝水,並且採取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

一位曾在英國留學的同學分享了他在英國的所見:英國的孩子,患了感冒一般都不會去醫院,而是慢慢“熬”。

關於治療兒童感冒充滿了地域特色,而至少現在看來中國的捂被子治療法是又缺陷的。

所以,寶寶感冒發熱,千萬不要盲目的給孩子捂汗,“治感冒”和“散熱”才是根本之道。

1.及時為小兒加減衣物

家長應根據天氣情況及小兒自身身體狀況,及時為其加減衣物,若是需要外出,應提前查看天氣預報,備足衣物;對於出汗需要散熱的小兒,脫去多餘衣物後,待散熱結束後需要及時增加衣物,並更換掉出汗打濕的內衣。

2.多喝水

喝水可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毒素排出,因此家長應多喂小兒喝水,且水有調節溫度的功效,可使發燒的患兒體溫降低。

3.保持空氣流通

及時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更換新鮮空氣,有利於患兒退燒。

4.溫水拭浴

將患兒置於37℃的溫水中,用毛巾揉搓,溫水可幫助患兒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排除毒素。

5.使用退燒藥

小兒發燒由於身體不適,易哭鬧,物理治療雖然有效果,但對於一些發燒較為嚴重的患兒還需使用退燒藥進行治療。

寶寶發熱已經很難受了,爸爸媽媽們,請高抬你們裹棉被的貴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