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劉天放:賓利被撞不索賠,“富”需要如此優雅

作者:劉天放

9月25日, 據濟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官微消息, 近日, 賓利車主被一位大爺的三輪車撞了, 大爺說不好意思, 自己殘疾腿腳不好, 於是善良的小夥說算了吧, 也不是故意的。 小夥剛要開車走, 大爺覺得還是要賠償些, 便從車窗扔進來一把蔥。 (9月26日 中國經濟網)

對這則“暖聞”, 網友一邊倒地給開賓利車的小夥子點贊, 稱他是一位“好人”, 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而對老人來說, 雖然他可能賠不起因撞車給賓利車主造成的損失, 但哪怕只能賠一把蔥, 也一定要賠, 以彌補自己的過失。 如果所有人都能換位思考,

彼此間產生的矛盾就會減少。

如今, 我們身邊的富人看似越來越多, 這說明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了。 可每當提起富人時, 大家心裡又總是心情複雜, 因為富人在不少人心中仿佛就是“駕豪車置他人於死地”的衣冠禽獸。 當下, 每當看到“豪車被刮擦, 寶馬司機大打出手”或“兩車險些刮蹭, 賓士車主叫幫兇打人”這類新聞, 心裡總不是滋味。 開賓士、寶馬、賓利的車主是富人, 雖然道德修養與財富多寡無關, 但如果現實中大家頻繁嘗到“人一闊, 臉就變”的滋味, 那麼, “為富不仁”似乎也就順理成章地被普遍接受了。

其實, 大家仇富的一個心理, 不但有窮人自己的短處, 往往也有富人自己的原因。 君不見, 不少富人都有“為富不仁”之派?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當然, “窮而無德”也很令人鄙視。 只是, “為富不仁”還是“窮而無德”, 究竟還是要看大家都做了什麼。 年輕的賓利車主看到騎三輪車的大爺生活不算富裕, 就沒有索賠, 這證明小夥子富得很優雅。 人與人之間不管貧富, 人格都平等。 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 都該有些教養。 教養是不分貧富的, 主要用人的品格來區分。 孔子曾說“富而無驕”和“富而好禮”, 這對如今的中國人特別具有啟迪意義, 也應該成為中國人, 尤其是富人的一條行為準則。

社會上貧富情緒對立, 一定程度上是“富而驕橫”“富而無禮”“嫌貧愛富”等市儈哲學和風氣所導致。 富人多數還沒有挑起“濟天下”的重任, 看到的反而多是他們招搖過市,

用錢撩撥世人神經的暴發戶形象。 如果“寶馬司機打人”或“賓利車主行兇”之類的事總在發生, 就等於窮而受欺、窮而受辱的現象橫行。 而當絕大多數人不可能短期內變成富人時, “仇富”自然就成了唯一選擇。

中國的富人中恐怕有不少還停留在經濟富有層面, 精神世界顯得很匱乏。 這說明一些富人並非全方位富有。 也許, 我們在指責富人的種種不端時, 也應該這樣想:富人並不等同于聖人, 他們或許有道德瑕疵。 而哪怕是勞動階層乃至窮人, 其道德水準和行為方式也不見得比富人好到哪兒。 然而, 富人畢竟在擁有財富特權, 而不管那財富如何得來, 都是社會總財富的一部分。 因此, 富人不僅擁有佔有社會財富的優越感,

也該為社會有點起碼的擔當, 這就包含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義務和責任。

賓利被撞車主不索賠, 大爺“內疚”賠了一把蔥, 這看似結果“圓滿”。 不過在此提醒, 所有人, 無論是開車、行走還是騎車, 都應該遵守而非無視交通規則。 從報導中獲知, 撞了賓利車是大爺的過錯, 雖然這位大爺很內疚, 但今後也要多加小心, 別再給他人帶來麻煩。 人富了是好事。 富人其實都是很有智慧的人, 他們有賺錢能力, 錢也多是靠勤勞和智慧得來。 而怕就怕在富人富得膚淺、沒涵養、沒教養, 富得令人鄙視。 “股神”巴菲特連續十幾年義賣共餐機會, 拍賣所得全部捐給慈善基金會, 午餐的買賣雙方都是富人。 而這位年輕的賓利車主大概沒有巴菲特那樣富有,

但他富得同樣優雅。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