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商朝和秦朝都用奴隸鎮壓叛亂,為何商軍臨陣倒戈,秦軍卻屢戰屢勝

商朝和秦朝這兩個朝代的滅亡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兩個朝代滅亡時都是主力在外, 老窩被人家給攻下了。 商朝滅亡時, 商軍主力部隊都在控制剛剛打下來不久的東夷地區, 統治中心兵力薄弱, 結果被武王大軍輕易的拿下了朝歌。 秦朝滅亡時, 秦軍主力在北方邊境和嶺南地區, 結果統治被起義軍顛覆。 但不同的是, 商軍和周軍一接觸便崩潰, 商朝隨即滅亡, 而秦軍卻多次擊敗起義軍, 硬抗了三年才滅亡。

武王伐紂

西元1057年, 周武王趁商軍主力遠征東夷, 朝歌空虛之際, 率領大軍伐商。 紂王得知周軍大舉來犯後, 情知此時再調主力回援已經來不及, 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和戰俘組成軍隊, 開赴到牧野迎戰。 結果這批由奴隸和戰俘組成的軍隊居然戰場嘩變, 臨陣倒戈。 周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攻打到朝歌城下, 絕望的紂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秦軍方陣

而秦朝在面對攻入函谷關的陳勝起義軍時, 採納了少府章邯的建議, 赦免驪山的刑徒和奴隸, 發給他們兵器, 讓他們出擊起義軍。 章邯率領這支由刑徒、奴隸組成的大軍屢戰屢勝, 先是擊敗陳勝起義軍大將周文並迫使他自殺, 又攻滅起義軍田臧等人于滎陽。

身在陳縣的陳勝不敢迎戰, 落荒而逃。 章邯又率軍攻殺了魏咎、田儋、項梁等起義軍領袖, 最後圍攻趙地的起義軍于巨鹿。 要不是項羽的橫空出世, 外加趙高的助攻, 秦朝會否二世而亡還未可知。

秦軍騎兵

紂王要是知道秦朝奴隸們的表現估計肯定會問:“同樣是奴隸,

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但說實話, 兩支奴隸軍的表現的巨大差距與他們本身關係並不大, 造成他們截然不同的表現的原因幾乎都是外部的。 首先, 紂王他本身就不走心, 你隨便把奴隸拉出來, 給上一把刀, 就能讓他們給你賣命?是不是打完仗還得給你修鹿台去?再看秦朝, 秦二世聽了章邯的建議後, 當即大赦天下, 赦免了這些刑徒, 恢復了奴隸的自由身, 再讓他們出戰。 也就等於告訴這些人, 打完勝仗, 你們就可以過普通人的安生日子了, 秦軍哪能不拼死作戰呢?

此外, 商軍面對的敵人和秦軍的敵人也是大大不同的, 周軍是蓄謀已久的正規軍, 戰鬥力相當高。 而秦末的起義軍大多是臨時起義, 戰鬥力低下, 而且各自為政, 不能相互救應, 很容易被人各個擊破。 最重要的一點是, 奴隸的身份, 紂王的那支奴隸軍的奴隸大多是從東夷抓來的, 他們對商政權有著強烈的報復欲望, 估計他們剛拿到兵器的時候, 就想去砍紂王了。 而秦朝的驪山刑徒、奴隸們大多是陷入秦朝嚴酷法網的百姓, 對秦政權懷有的大多是反抗意識,沒有商朝奴隸的民族情感。所以,在秦政權給了這些人希望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維護這個政權。

對秦政權懷有的大多是反抗意識,沒有商朝奴隸的民族情感。所以,在秦政權給了這些人希望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維護這個政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