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一個本體,一個分身”,200㎡家用無線的新體驗:網件Orbi 3系

對一個家庭來說, 無線信號是越來越重要了。 所以, 本人在五年前裝修新買的200㎡房子的時候, 直接把布網線這一工程給省去了, 但從現實來講, 自己還是有些後悔了, 家裡的環境很複雜, 再加上現在的牆體很厚重, 而只靠一台無線路由器很難實現信號的完美覆蓋。 主機器+AP是比流行的組網方法, 也有很多人拿路由器來做中繼的, 比如我自己之前是用了兩部百元級的無線路由器來中繼組網。 但是, 這種方式的信號拓展並不穩定性, 也比較複雜。 再加自己家有多部手機加上兩台電視、還有NAS、平板、筆記型電腦、臺式主機等,

雖說不是同時用, 但當前的負載情況已經達到了極限負荷。

由於女王要網路直播, 自己也要玩王者榮耀, 加上各種無線設備要爭頻寬, 換路由器看來是勢在必行了, 所以選擇了現在較流行的所謂“分散式路由”的網件設備, 權衡需求和消費能力,

最終在某東上下單了一套網件的Orbi 3系RBK30 AC2200 牆插式雙路由套裝。 (自己不太專業, 如有不足的地方請指教, 之前寫了篇交換機的帖子看到了大家的熱情, 所以機子一上手, 還是來這裡給大家分享體驗一番。 )

一、產品外觀開箱

產品的包裝與網件其它的型號有些不同,

白色設計為主, 上面印有orbi智慧“分身”, 覆蓋面積200㎡, 三頻WiFi信號, 同時採用AC2200M的最大傳輸。

包裝箱分為兩層, 上層是orbi本體路由叫RBK30, 下層是插座式的分身路由RBW30。

來看主要的配件:本體路由RBK30、分身路由RBW30、充電器、網線、說明書以及保修卡。

據說本體路由RBK30的大小與Orbi 4系RBK40AC2200的本體和分身一樣, 還有一個Orbi 5系RBK50AC3000是個頭最大的, 同樣相對應的覆蓋面積也更大。 而3系的分身路由RBW30 體積很小, 它採用直接插在插座上供電的方式, 用作信號的擴展。 在外觀設計上它們擁有潤橢圓形造型, 通體白色。 相對于傳統帶天線鞭子的路由, 這對“子母機”咋一看有些不適應(哈哈, 懷疑信號能力的說)。

確實,Orbi的本體路由RBK30的設計與常見的無線路由器不同,由於它的天線採用了內置處理方式,相對來說外觀倒看起來蠻是簡潔,話說擺家裡不知道會不會認為是香薰燈?

而本體路由RBK30背面設有各種介面,1個Wan和3個Lan口全部採用千兆設計,電源開關、DC電源插入與復位鍵,不過這套設備竟然沒有USB介面,玩檔存儲的人可能會有些失望了。

翻看RBK30的底部,居中是本路由器的相關資訊:初始化的SSID以及密碼,以方便手機的安裝配置。雙側提供了散熱孔。

分身路由RBW30就顯得小多了,本人倒是覺得牆插取電的方式比較方便,可以隨意移動到每一個房間使用。它側面設計的是一鍵信號同步與重定按鍵。

電源適配器採用的12V 2.5A的供電方式

再來說一下它的組網方式:它相比普通的路由器+路由或者AP方式要方便多了,不用複雜的配置,兩個設備開機後會自動建立連結。這個主要根據分身路由RBW30的信號燈來判斷了,藍色亮起時,代表本體與分身的連接良好;琥珀色亮起時,信號一般,需要調整之間的距離;洋紅色亮起時,兩個設備沒有建立連接。

二、信號測試部分:

本體路由RBK30擁有四核處理器和4G記憶體,在傳送速率上可達 AC2200。現實中能覆蓋200㎡的單體無線路由器是很少的,除非加大它的穿牆發射功率,但這樣一來超標的電磁輻射就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影響,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孕婦和小孩的還真不能掉以輕心。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套orbi 3系,總算另闢蹊徑的解決了這些問題,且還不同於早年的電力貓那種傳輸技術。此外還支援主流的MU-MIMO技術,同時傳輸到多個設備。對於這項技術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其實這好比是高速公路一樣,設計雙向N個車道,以減少擁堵現象的發生。廢話不多說了,接下來測試一下orbi 3系的信號強度:

首先要說明的是,筆者之前120平方以內的居室,基本靠一台網件夜鷹系列的單體路由器就可以搞定,但如果面積達到180平以上,甚至是200平方左右的家庭,亦或者那些住樓中樓的好基友們,那麼單體路由器就很難實現覆蓋了,比如筆者這次要測試的196㎡的居室,將本體路由RBK30放在客廳電視櫃上,而分身路由RBK30插在衛生間的外牆上,然後測試A、B、C、D、E五個點的信號情況(為了確保信號的真實性,測試過程中將所有臥室門關閉):

1、先使用tinkpad X230T筆記型電腦來度測,裝有windows7 64位元作業系統,外接了網件的USB 6200 Ac無線網卡。

使用NETGEAR genie 可以看出當前的連接狀態,5G信號也可以出866.5Mbps!此時發現,orbi 3系RBK30 AC2200採用了三頻WiFi,專有5G頻段,所以在測試中,將選取最好信號值。

A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56

B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61

C 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62

D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64

E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75

從此次筆記型電腦的測試的結果來看,這套網件orbi 3系明顯與之前用的路由器在不同,在信號覆蓋上已經將200㎡的屋室搞定,且信號值都控制的-60dBm左右,這樣的信號對經常工作或者是娛樂基本沒有影響,尤其是100Mb電信的接入,下載速度很是給力。當然,在最遠的E點(陽臺處)已經與本體路由信號相隔了兩堵牆以上,其信號有所衰減,但它依然保了-75dBm的信號值,此時除了直播、遊戲略卡之後,其它上網或者辦公還是比較正常的。

2、使用手機來測試信號

A點的信號情:信號為-61

B點的信號情:信號為-74

C點的信號情:信號為-69

D點的信號情:信號為-69

E點的信號情:信號為-78

筆者在D點使用手機來測試了三個網站的連線速度(本人家裡是100M電信接入):新浪平均速度為8MB/s,網易平均速度為1MB/s,搜狐平均速度為2.4MB/s,這樣的速度可以滿足一切手機的對網的需求,當然,不同的伺服器速度也可能不一樣。

在D點玩一下王者榮耀也是爽爽的,其速度表現同樣頗為滿意。

三、頻寬測試

上邊已經得知了,orbi 3系的最大傳輸為2200Mbps,其實這是三個頻段的累加合計值,也是理論上的最大值,對於實際有多少量呢?不妨用軟體來類比測試一下

測試主機: 用戶端tinkpadX230T,裝有windows 7 64位元作業系統(intel180G的SSD硬碟)服務端為組裝桌上型電腦,板載RealtekPCIE FamilyController 網卡,並裝有windows 7 64位元作業系統(Kingston 120G的SSD硬碟)。

測試軟體:用戶端:IXCHARIST6.7 X64

服務端:ENDPOINT 7.3

網線長度:用戶端1米,服務端3米

10條下行給出平均量為928Mbps(服務端與用戶端都是千兆級網卡,其最大的理論傳輸為1000Mpbs)。

10條上行的表現也不錯,868Mbps

而10上10下共計20條,平均只有1318Mpbs,這裡本人也是有很多不解的地方,上行900多,下行800,按常理說應該為1700Mbps的累加才對,看來網路的原理很深奧啊。

再來看無線傳輸的情況,無線網卡為網件A6200(867+300)

無線10條線的下行為259Mbps

無線10條線的上行的量比下行還要多:264Mbps

無線20條線的上下行的也達到了265Mbps

其實在生活中,無線信號是用的最多的地方,手機、平板還有各種智慧設備基本是無線的方式接入,因此orbi 3系的表現是可以滿足一個200㎡家庭的正常使用的。

四、路由管理

在以前玩路由器的時候,在配置上基本是以電腦為主。而這次的orbi 設置是本人用手機來搞定的。

APP下載之後,掃描機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自動檢測了,不過全英文的介面看著有些不爽了,還好下一步點就是了。

在配置介面就可以自動轉換到中文了,只要Wan口接好,輕鬆就可以上網了。

本體路由配置好了,還要在本體路由配置分身的連接,兩個設備必須在開機狀態下,同時要保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設置過程中,發現有新的固件升級,會自動檢測,更新後,分身和分身之間可以實現互聯,而不用再和本體路由連接實現Mesh網路的覆蓋,這就意味著不管離本體路由有多遠,你的家,一直有無線覆蓋,而且,還不減速!我搜索了一下,這種簡易的連接方法,運用的是無線連接技術(Daisy Chain Topology)。

電腦配置跟以前的網件路由器一樣。

這次在WEB管理中有一項分身的組建說明,不同懂的地方可以這裡查閱。

五、個人總結

買這套orbi 3系的目的就是讓200㎡的房子得到完美覆蓋,從測試的信號來看,最終的結果本人還是比較滿意,每個測試點的信號都控制在-60dBm左右,這是普通單體路由無法比擬的。當然,自己看中的這分身路由RBW30的使用方法,只要有插座可以接入,直接實現信號擴展。同時信號相比普通的AP或者是電力貓強了,基本看不到信號衰減的情況。話說回來,其實也有肉疼的地方,好在這1699軟妹幣的開支是經由女王特批的,不過考慮到信號覆蓋的效果,畢竟一套解決了大房子覆蓋的需求,女王和我蹲坑的時候追劇用得順暢也都沒啥好說的。哈哈,要是哪天換大別墅了(做夢),在無線覆蓋方面至少有經驗了,比如在此套件的基礎上再加個分身就能搞定。

最後還是來歸納下這套orbi 3系產品的優缺點吧:

優點:

1、外觀設計不錯,簡約和家居沒有違和感;

2、本體與分身的連接自動識別,相比AP簡單容易上手;

3、支援MU-MIMO技術,多設備連接不會出現擁堵現象;

4、信號覆蓋出色,分身也可隨需移動,分身之間還能互聯拓展;

5、頻寬傳輸資料表現較出色。

缺點:

1、沒有USB設計,玩不了檔存儲;

2、三頻信號合一了,很難看出哪個是2.4G,哪個是5G信號。

確實,Orbi的本體路由RBK30的設計與常見的無線路由器不同,由於它的天線採用了內置處理方式,相對來說外觀倒看起來蠻是簡潔,話說擺家裡不知道會不會認為是香薰燈?

而本體路由RBK30背面設有各種介面,1個Wan和3個Lan口全部採用千兆設計,電源開關、DC電源插入與復位鍵,不過這套設備竟然沒有USB介面,玩檔存儲的人可能會有些失望了。

翻看RBK30的底部,居中是本路由器的相關資訊:初始化的SSID以及密碼,以方便手機的安裝配置。雙側提供了散熱孔。

分身路由RBW30就顯得小多了,本人倒是覺得牆插取電的方式比較方便,可以隨意移動到每一個房間使用。它側面設計的是一鍵信號同步與重定按鍵。

電源適配器採用的12V 2.5A的供電方式

再來說一下它的組網方式:它相比普通的路由器+路由或者AP方式要方便多了,不用複雜的配置,兩個設備開機後會自動建立連結。這個主要根據分身路由RBW30的信號燈來判斷了,藍色亮起時,代表本體與分身的連接良好;琥珀色亮起時,信號一般,需要調整之間的距離;洋紅色亮起時,兩個設備沒有建立連接。

二、信號測試部分:

本體路由RBK30擁有四核處理器和4G記憶體,在傳送速率上可達 AC2200。現實中能覆蓋200㎡的單體無線路由器是很少的,除非加大它的穿牆發射功率,但這樣一來超標的電磁輻射就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影響,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孕婦和小孩的還真不能掉以輕心。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套orbi 3系,總算另闢蹊徑的解決了這些問題,且還不同於早年的電力貓那種傳輸技術。此外還支援主流的MU-MIMO技術,同時傳輸到多個設備。對於這項技術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其實這好比是高速公路一樣,設計雙向N個車道,以減少擁堵現象的發生。廢話不多說了,接下來測試一下orbi 3系的信號強度:

首先要說明的是,筆者之前120平方以內的居室,基本靠一台網件夜鷹系列的單體路由器就可以搞定,但如果面積達到180平以上,甚至是200平方左右的家庭,亦或者那些住樓中樓的好基友們,那麼單體路由器就很難實現覆蓋了,比如筆者這次要測試的196㎡的居室,將本體路由RBK30放在客廳電視櫃上,而分身路由RBK30插在衛生間的外牆上,然後測試A、B、C、D、E五個點的信號情況(為了確保信號的真實性,測試過程中將所有臥室門關閉):

1、先使用tinkpad X230T筆記型電腦來度測,裝有windows7 64位元作業系統,外接了網件的USB 6200 Ac無線網卡。

使用NETGEAR genie 可以看出當前的連接狀態,5G信號也可以出866.5Mbps!此時發現,orbi 3系RBK30 AC2200採用了三頻WiFi,專有5G頻段,所以在測試中,將選取最好信號值。

A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56

B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61

C 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62

D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64

E點的信號情: 信號為-75

從此次筆記型電腦的測試的結果來看,這套網件orbi 3系明顯與之前用的路由器在不同,在信號覆蓋上已經將200㎡的屋室搞定,且信號值都控制的-60dBm左右,這樣的信號對經常工作或者是娛樂基本沒有影響,尤其是100Mb電信的接入,下載速度很是給力。當然,在最遠的E點(陽臺處)已經與本體路由信號相隔了兩堵牆以上,其信號有所衰減,但它依然保了-75dBm的信號值,此時除了直播、遊戲略卡之後,其它上網或者辦公還是比較正常的。

2、使用手機來測試信號

A點的信號情:信號為-61

B點的信號情:信號為-74

C點的信號情:信號為-69

D點的信號情:信號為-69

E點的信號情:信號為-78

筆者在D點使用手機來測試了三個網站的連線速度(本人家裡是100M電信接入):新浪平均速度為8MB/s,網易平均速度為1MB/s,搜狐平均速度為2.4MB/s,這樣的速度可以滿足一切手機的對網的需求,當然,不同的伺服器速度也可能不一樣。

在D點玩一下王者榮耀也是爽爽的,其速度表現同樣頗為滿意。

三、頻寬測試

上邊已經得知了,orbi 3系的最大傳輸為2200Mbps,其實這是三個頻段的累加合計值,也是理論上的最大值,對於實際有多少量呢?不妨用軟體來類比測試一下

測試主機: 用戶端tinkpadX230T,裝有windows 7 64位元作業系統(intel180G的SSD硬碟)服務端為組裝桌上型電腦,板載RealtekPCIE FamilyController 網卡,並裝有windows 7 64位元作業系統(Kingston 120G的SSD硬碟)。

測試軟體:用戶端:IXCHARIST6.7 X64

服務端:ENDPOINT 7.3

網線長度:用戶端1米,服務端3米

10條下行給出平均量為928Mbps(服務端與用戶端都是千兆級網卡,其最大的理論傳輸為1000Mpbs)。

10條上行的表現也不錯,868Mbps

而10上10下共計20條,平均只有1318Mpbs,這裡本人也是有很多不解的地方,上行900多,下行800,按常理說應該為1700Mbps的累加才對,看來網路的原理很深奧啊。

再來看無線傳輸的情況,無線網卡為網件A6200(867+300)

無線10條線的下行為259Mbps

無線10條線的上行的量比下行還要多:264Mbps

無線20條線的上下行的也達到了265Mbps

其實在生活中,無線信號是用的最多的地方,手機、平板還有各種智慧設備基本是無線的方式接入,因此orbi 3系的表現是可以滿足一個200㎡家庭的正常使用的。

四、路由管理

在以前玩路由器的時候,在配置上基本是以電腦為主。而這次的orbi 設置是本人用手機來搞定的。

APP下載之後,掃描機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自動檢測了,不過全英文的介面看著有些不爽了,還好下一步點就是了。

在配置介面就可以自動轉換到中文了,只要Wan口接好,輕鬆就可以上網了。

本體路由配置好了,還要在本體路由配置分身的連接,兩個設備必須在開機狀態下,同時要保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設置過程中,發現有新的固件升級,會自動檢測,更新後,分身和分身之間可以實現互聯,而不用再和本體路由連接實現Mesh網路的覆蓋,這就意味著不管離本體路由有多遠,你的家,一直有無線覆蓋,而且,還不減速!我搜索了一下,這種簡易的連接方法,運用的是無線連接技術(Daisy Chain Topology)。

電腦配置跟以前的網件路由器一樣。

這次在WEB管理中有一項分身的組建說明,不同懂的地方可以這裡查閱。

五、個人總結

買這套orbi 3系的目的就是讓200㎡的房子得到完美覆蓋,從測試的信號來看,最終的結果本人還是比較滿意,每個測試點的信號都控制在-60dBm左右,這是普通單體路由無法比擬的。當然,自己看中的這分身路由RBW30的使用方法,只要有插座可以接入,直接實現信號擴展。同時信號相比普通的AP或者是電力貓強了,基本看不到信號衰減的情況。話說回來,其實也有肉疼的地方,好在這1699軟妹幣的開支是經由女王特批的,不過考慮到信號覆蓋的效果,畢竟一套解決了大房子覆蓋的需求,女王和我蹲坑的時候追劇用得順暢也都沒啥好說的。哈哈,要是哪天換大別墅了(做夢),在無線覆蓋方面至少有經驗了,比如在此套件的基礎上再加個分身就能搞定。

最後還是來歸納下這套orbi 3系產品的優缺點吧:

優點:

1、外觀設計不錯,簡約和家居沒有違和感;

2、本體與分身的連接自動識別,相比AP簡單容易上手;

3、支援MU-MIMO技術,多設備連接不會出現擁堵現象;

4、信號覆蓋出色,分身也可隨需移動,分身之間還能互聯拓展;

5、頻寬傳輸資料表現較出色。

缺點:

1、沒有USB設計,玩不了檔存儲;

2、三頻信號合一了,很難看出哪個是2.4G,哪個是5G信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