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東十二虎臣”之英雄的惺惺相惜——程普!

江東“十二虎臣”, 是歷史愛好者們按照《三國志·吳書》記載的孫吳著名將領的傳記順序而命名的一個組合。 一共有十二位, 他們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甯、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如圖:

江東十二虎臣

看了這份名單, 有人會問:太史慈怎麼不在呢?還有呂蒙、朱然、朱恒呢?作者陳壽是把這幾個人列在了其它傳記裡面, 總之, 他們身份有些特殊, 和這十二位有些區別。 而列為同傳的這十二人, 有一個共性, 就是都很能打, 每個人身上都扛著一段血腥崢嶸的歷史。 我們今天就從老將程普開始吧!

太史慈

程普, 字德謀, 右北平郡人, 屬幽州。 這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孫吳的始祖孫堅是吳郡人, 屬揚州;孫堅的另一位元老大將韓當, 是遼西人, 也屬幽州。 程普和韓當是最早跟隨孫堅的兩個人(征黃巾的時候), 當然祖茂更早, 但不知道是哪裡人。 像黃蓋這樣的元老都是稍晚的時候才加入的(討董卓的時候), 那麼程普和孫堅隔這麼遠的距離, 他們的交集在哪裡呢?

程普

這得從孫堅的人生軌跡來看。 孫堅的發跡要靠一個人, 就是朱儁, 朱儁是揚州的會稽人, 和孫堅的吳郡相鄰, 孫堅在吳郡的名聲朱儁有所耳聞。 後來朱儁因黃巾起義被徵召入朝, 於是朱儁又把孫堅推薦為隨軍司馬, 而程普也是在這個時候被當地郡守推薦到朝廷的(包括韓當)。 程普和孫堅的相遇就是在這個時候。

孫堅

程普頗有容貌風姿、英雄氣概, 且能言善辯、頗通謀略, 是一眼看上去就很大氣的那種。 年輕的時候在地方做武官, 黃巾起義爆發後, 被徵召入朝。 程普所在的北平後來出了個霸主, 就是公孫瓚, 只不過此時公孫瓚還沒有發跡。

程普和孫堅都屬朱儁管轄, 程普的職位要比孫堅低一些, 在長期的戰鬥生涯中, 兩人結成了深厚的戰鬥情誼。

就是所謂的“一起扛過槍”。 程普深深的被孫堅的豪情萬丈所折服, 孫堅也對程普的忠肝義膽很欽佩。

黃巾之亂平定後, 程普跟著孫堅參與了針對西涼北宮伯玉等的平叛, 接著又跟著孫堅去長沙平定區星的叛亂。 在長沙, 他們結識了黃蓋。

董卓之亂後, 天下英雄群起討董, 孫堅和曹操是最積極的兩個。 程普又隨著孫堅從大老遠的長沙一路向洛陽殺去。 如圖:

孫堅討董路線

程普的武力不算很強,經常受傷,但是骨頭很硬,就是屹立不倒。他先後跟從孫氏的三代主公,從頭到尾,兢兢業業。

特別是孫堅死後,孫氏面臨散夥,在孫策的號召下,他毅然的放棄了袁術(孫堅死後,其部眾被袁術收編),加入了孫策的部隊。並跟著孫策開闢了江東基業。在平定祖郎的過程中,程普還救了孫策一命。

江東小霸王

孫策逝世後,程普又全力輔佐孫權登位,討伐不服,穩定了江東局面。

赤壁之戰中,程普為吳軍二號人物,僅次於周瑜之下,為赤壁之戰的勝利立下苦勞。在隨後的荊州之爭中,程普也立下不少戰功。

程普雖貴為都督,但作戰不畏艱險,親臨戰陣指揮,是一個和孫堅風格類似的將領,難怪他們會惺惺相惜,為江東的累世基業立下灼灼功勳!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孫堅討董路線

程普的武力不算很強,經常受傷,但是骨頭很硬,就是屹立不倒。他先後跟從孫氏的三代主公,從頭到尾,兢兢業業。

特別是孫堅死後,孫氏面臨散夥,在孫策的號召下,他毅然的放棄了袁術(孫堅死後,其部眾被袁術收編),加入了孫策的部隊。並跟著孫策開闢了江東基業。在平定祖郎的過程中,程普還救了孫策一命。

江東小霸王

孫策逝世後,程普又全力輔佐孫權登位,討伐不服,穩定了江東局面。

赤壁之戰中,程普為吳軍二號人物,僅次於周瑜之下,為赤壁之戰的勝利立下苦勞。在隨後的荊州之爭中,程普也立下不少戰功。

程普雖貴為都督,但作戰不畏艱險,親臨戰陣指揮,是一個和孫堅風格類似的將領,難怪他們會惺惺相惜,為江東的累世基業立下灼灼功勳!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