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讓陶瓷人的朋友圈沸騰的博洛尼亞展,到底有啥看頭?

9月25-29日, 2017義大利博洛尼亞陶瓷衛浴展CERSAIE舉行。 CERSAIE創建於1983年, 今年已舉辦至第35屆。 每一屆展會的新品都影響著全球瓷磚行業的發展趨勢,

吸引成千上萬的各國磚迷“朝聖”。 據說, 今年國內就有數千人前往。 這幾天朋友圈基本上被博洛尼亞展的內容刷屏了。 今年博洛尼亞展, 大家都看什麼?

有專業人士給出觀展建議:

1、看風格趨勢、色彩發展趨勢;

2、看產品、產品配套解決方案;

3、看技術解決方案,

比如展會上, 上游配套企業推出的最新技術、最新應用與生產解決方案;

4、看瓷磚產品的展示與空間設計;

5、看商業模式變化趨勢;

6、思考今年中國的流行趨勢, 與自己品牌的主推方向。

規格:板更大

展會上大板展示比2016年更明顯, 板更大, 運用展示更多。

題材:自然材質、更逼真

石材依舊是瓷磚題材的主流,追求更自然逼真。

仿布紋

仿木紋

水磨石是本屆展會上的亮點之一。

金屬元素的磚充滿科技設計感。

各種工藝疊加、鋪貼混搭

展會上的產品絕大多數採用了模具、柔拋、幹粒、亮光釉、膠水等多種工藝疊加,鋪貼方面是各種混搭結合,增強了觀賞性效果。為此,有業內人士感歎,差異化是永遠的主題。

創新、設計是王道

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就產品層面而言,國內在技術工藝上並沒多大差距,但是在展會的精緻、格調、設計感、創新、想像力等方面,國內還要多努力。

觀點

那麼,對於今年的博洛尼亞展,大家怎麼看?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產品角度來看,2017年博洛尼亞展亮光產品減少的很快,大板、仿古類工藝的疊加、細膩變化的模具等增多,從風格上來看,繼續以現代簡約風為主。也有人表示,高冷的顏色會失去一些流行度,顏色的潮流會向米灰、米黃色、米色和白色轉移,拼貼類和混搭類的產品增多。

歐汶萊市場總監梁雪青認為大板、創作型產品設計、多元化題材是今年博洛尼亞展的方向。博洛尼亞對中國而言正在慢慢走下神壇,中國研發製造水準在一些創新型品牌帶領下,開始具備對義大利產品的挑戰能力,儘管不一定反映在展會上,更大戰場的是國際市場上的面對面角力。

不過,在簡一大理石瓷磚董事長李志林看來,中國瓷磚行業與國外最大的差距,還是在於創新的意識,而這個差距並不是一年兩年能夠跟得上。

金意陶陶瓷董事長何乾認為,從本屆展會上看,中國陶瓷行業的進步速度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但總體水準仍然與義大利和西班牙有很大的差距,差距聚焦在三點:

一是我們的創新能力和水準,我們缺乏領風的水準但跟風的能力很強;

二是我們的整體設計水準跟不上,設計水準的高低取決於社會的文化、文明、價值等方面的沉澱,顯然我們有些急功近利,煲不出類似廣東的靚湯;

三是製造理念不同,中國陶企的製造核心在於窯爐之前的過程,正是因為製造理念的差別導致我們的製造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如他們。

總體來講,中國的陶瓷正在快速的拉近與意、西等國的差距,中國的陶瓷走向世界的日子正在一步一步的逼近。

陶衛網編輯整理,未盡之處歡迎讀者分享、指正。

題材:自然材質、更逼真

石材依舊是瓷磚題材的主流,追求更自然逼真。

仿布紋

仿木紋

水磨石是本屆展會上的亮點之一。

金屬元素的磚充滿科技設計感。

各種工藝疊加、鋪貼混搭

展會上的產品絕大多數採用了模具、柔拋、幹粒、亮光釉、膠水等多種工藝疊加,鋪貼方面是各種混搭結合,增強了觀賞性效果。為此,有業內人士感歎,差異化是永遠的主題。

創新、設計是王道

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就產品層面而言,國內在技術工藝上並沒多大差距,但是在展會的精緻、格調、設計感、創新、想像力等方面,國內還要多努力。

觀點

那麼,對於今年的博洛尼亞展,大家怎麼看?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產品角度來看,2017年博洛尼亞展亮光產品減少的很快,大板、仿古類工藝的疊加、細膩變化的模具等增多,從風格上來看,繼續以現代簡約風為主。也有人表示,高冷的顏色會失去一些流行度,顏色的潮流會向米灰、米黃色、米色和白色轉移,拼貼類和混搭類的產品增多。

歐汶萊市場總監梁雪青認為大板、創作型產品設計、多元化題材是今年博洛尼亞展的方向。博洛尼亞對中國而言正在慢慢走下神壇,中國研發製造水準在一些創新型品牌帶領下,開始具備對義大利產品的挑戰能力,儘管不一定反映在展會上,更大戰場的是國際市場上的面對面角力。

不過,在簡一大理石瓷磚董事長李志林看來,中國瓷磚行業與國外最大的差距,還是在於創新的意識,而這個差距並不是一年兩年能夠跟得上。

金意陶陶瓷董事長何乾認為,從本屆展會上看,中國陶瓷行業的進步速度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但總體水準仍然與義大利和西班牙有很大的差距,差距聚焦在三點:

一是我們的創新能力和水準,我們缺乏領風的水準但跟風的能力很強;

二是我們的整體設計水準跟不上,設計水準的高低取決於社會的文化、文明、價值等方面的沉澱,顯然我們有些急功近利,煲不出類似廣東的靚湯;

三是製造理念不同,中國陶企的製造核心在於窯爐之前的過程,正是因為製造理念的差別導致我們的製造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如他們。

總體來講,中國的陶瓷正在快速的拉近與意、西等國的差距,中國的陶瓷走向世界的日子正在一步一步的逼近。

陶衛網編輯整理,未盡之處歡迎讀者分享、指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