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倍壽命的線蟲和吸血鬼 矽谷的長壽不等於永生

追求永生, 或者說想要活得更久的人分為兩個陣營:將思想從肉身中解放出來的, 以及把身體盡可能久地保持在健康狀態。

而這群思想家和實踐者中, 大多數科學家的立場是後者。 他們想要做的是將我們生命時間中的那些患病期縮短。 從上世紀開始, 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了三十年之久, 但隨之而來, 以及沒有解決的是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 還有阿茲海默症(癡呆)。 而衰老是這些病症最主要的先決條件, “衰老”和“疾病”幾乎代表著相同的含義。 在 44 歲之前, 意外事故和暴力事件在導致死亡的原因中有著絕對的領先位置,

之後就是癌症, 65 歲之後則是心臟病。 而延長壽命的研究者想要理解癌症和心臟病的致病源然後予以限制。 為什麼我們在兩歲的時候不會患上這些病?如果能夠治癒癌症, 人類的平均壽命僅僅會增加 3.3 歲, 解決心臟病也只能讓人多活 4 年, 如果我們能治癒所有疾病, 那平均壽命也只是 90 歲, 我們如何才能把平均數增長到 100 甚至 200?

要活得更久, 我們必須要對抗衰老本身。

十倍壽命的線蟲

從上世紀開始相關研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 九十年代時有人對秀麗隱杆線蟲展開了研究, 秀麗隱杆線蟲是第一種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多細胞生物, 其測序結果於 1998 年首次發表, 它的生命週期大約為三天。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某個基因發生突變可以將壽命延長,

而另一個突變的基因會阻礙壽命延長。 科學家由此得到啟發, 他們在實驗室內把秀麗隱杆線蟲的壽命延長到了十倍, 老鼠的壽命也被增長了一倍。 回顧《時代》雜誌的幾次標題, 1958 年是“老得有用”, 1970 年是“美國的老人:不受歡迎的一代”, 到了 1996 年是“永葆青春”, 2015 年:“這個嬰兒可以活到 142 歲”。 死亡似乎不再是一個形而上學的問題, 更多只是一個技術問題。

“這個嬰兒可以活到 142 歲”

領導研究秀麗隱杆線蟲的 Gordon Lithgow 說:“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這會很簡單。 但我們發現線蟲體內有 515 個基因控制著生命的長度。 而我還懷疑它的 2000 個基因有一半都會有所影響。 ”這只是一個 959 個細胞的生物。 那些生理結構複雜的動物更讓人嫉妒:小頭睡鯊可以活 500 年而不患上癌症;不惹人注意的蚌蠣最長能活 507 年。

而在幾年前, 人們對於端粒的研究興奮不已。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 DNA 重複序列, 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 細胞分裂一次, DNA 每次複製端粒就縮短一點。

一旦端粒消耗殆盡, 細胞將會立即啟動凋亡機制, 不再分裂, 即細胞走向凋亡。 如若我們能夠延長端粒的長度, 我們或許就能逆轉衰老。 但後來的研究發現, 有較長端粒的動物並不一定就活得更久, 比如實驗室的老鼠。 而促進端粒生長的一種酶同樣也是活化多數癌細胞的原因。

科學家在黑暗中探索, 每一個人都會尋求一種支配性的比喻作為指引。 Aubrey de Grey 樂意把身體比作是汽車:機修工不必理解內燃機的原理就能維修引擎, 也能讓老古董重新上路。 De Grey 是矽谷一家非營利機構的首席科學官, 他們的研究是掌控可忽略衰老的工程——這是一種建議中的醫療科技策略, 透過醫療工程預防並把衰老或受損的細胞修復。 該計畫提出了七種導致老化的原因,

並定下目標解決。 他們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 人類能活上千年, 如果我們沒有被小星球撞擊的話。

“老年學專家們主張要尋找出引發衰老的根本原因, 但身體所有部分都是同時分崩離析的, 因為我們的生理系統緊密關聯。 ”我們只需要讓組織重新恢復活力, 替換掉不再分裂的細胞, 移除增長的毒素, 防止 DNA 發生變異, 清除所有污濁的副產品。 De Grey 認為只要我們能夠阻絕這些引發老化的原因, 我們能夠再健康地活 30 年, 在這期間我們用更加先進的手段保持機體的青春, 這就是他所謂的“長壽逃逸速度”(對比物體脫離地球重力控制的逃逸速度)。

“吸血鬼”

1615 年, 有一個德國醫生提出“年輕男子的熾熱鮮血就像青春之泉。 ”1924 年,名為 Bolshevik Alexander Bogdanov 的人接受了來自年輕人的輸血,有記載寫下了“他看上去年輕了 7,哦不,10 歲。”後來 Bogdanov 又從一位患瘧疾和結合的學生那裡再次輸血,當然,他死了。這樣的換血被稱為異種共生。

2005 年,在斯坦福實驗室內,幹細胞生物學家和神經病學家 Tom Rando 宣佈了異時異種共生。他將年輕和年老的老鼠血液進行了交換,使得年老的老鼠的肝臟和肌肉更有活力。吸血鬼成真了。

企業家和風投人們拿著吸管靜靜等待。Rando 說:“我和矽谷許多的年輕富豪們都見過,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想要瞭解這個研究的秘密,有的是想商業化,有的則是為自己。但我說‘這不是一個 app。如果你從科技圈的立場看生物學,那你會失望的,因為我們的步子邁得很慢。’”

近些年來異種共生領域頗有些聒噪。2014 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 Amy Wagers 得出一項結論:讓年老的老鼠重新恢復活力的血液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名為 GDF11 的蛋白質。但許多人都對她提出了質疑,其中醫藥公司 Novartis 的研究結果與她的截然相反:GDF11 倍要被阻截。Wagers 接受採訪時冷笑道:“顯然有一方是對的。”

(未完待續。)

【 ”1924 年,名為 Bolshevik Alexander Bogdanov 的人接受了來自年輕人的輸血,有記載寫下了“他看上去年輕了 7,哦不,10 歲。”後來 Bogdanov 又從一位患瘧疾和結合的學生那裡再次輸血,當然,他死了。這樣的換血被稱為異種共生。

2005 年,在斯坦福實驗室內,幹細胞生物學家和神經病學家 Tom Rando 宣佈了異時異種共生。他將年輕和年老的老鼠血液進行了交換,使得年老的老鼠的肝臟和肌肉更有活力。吸血鬼成真了。

企業家和風投人們拿著吸管靜靜等待。Rando 說:“我和矽谷許多的年輕富豪們都見過,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想要瞭解這個研究的秘密,有的是想商業化,有的則是為自己。但我說‘這不是一個 app。如果你從科技圈的立場看生物學,那你會失望的,因為我們的步子邁得很慢。’”

近些年來異種共生領域頗有些聒噪。2014 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 Amy Wagers 得出一項結論:讓年老的老鼠重新恢復活力的血液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名為 GDF11 的蛋白質。但許多人都對她提出了質疑,其中醫藥公司 Novartis 的研究結果與她的截然相反:GDF11 倍要被阻截。Wagers 接受採訪時冷笑道:“顯然有一方是對的。”

(未完待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