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億件瓷器,是怎麼外銷的?

▌歐洲8國曾組建東印度公司

1514年, 葡萄牙航海家抵達廣州沿海, 開始了歐洲國家與中國的第一次貿易。

1553年葡萄牙商船在澳門停泊, 後取得澳門居住權。 很多葡萄牙商船往來於里斯本、果阿、澳門、廣東之間, 開啟了一條前無古人的海上致富之路。

與此同時,

西班牙把菲律賓作為和中國貿易的據點, 著名的馬尼拉港於1571年開放, 每年大約有三、四十艘中國大帆船來到這裡, 出售茶葉、絲綢和瓷器, 西班牙商船再把購買來的貨物轉運回國。

1571年, 荷蘭艦隊到達馬尼拉。 “海上馬車夫”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出其不意地襲擊從遠東返航的葡萄牙船隊, 掠奪其運載的中國貨物。

為了從東方的貿易中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歐洲一些國家紛紛組建貿易公司, 先後有英國、荷蘭、法國、丹麥、奧地利、西班牙、瑞典等八個國家組建了專門從事東方貿易的東印度公司。

荷蘭油畫中十七世紀繁忙的港口與高大的商船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標識

▌荷蘭東印度公司

1602年3月20日, 荷蘭14家從事東印度貿易的公司合併成為股份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後, 1610年7月(萬曆十八年), 荷蘭商船Roode Leeuw met Pijlen號抵達廣州, 購回瓷器約9227件。

1614年, 運荷瓷器上升到69057件;

1637年, 運荷瓷器21萬件;

1639年, 運荷瓷器366000件。

1605年至1661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除了把中國瓷器運往荷蘭銷售, 還載運了大約500萬件中國瓷器至安南、暹羅、緬甸、錫蘭、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等地, 印尼和馬來亞各島嶼的運銷還不在內。 1636年的記載顯示, 當年運銷印尼各島嶼的中國瓷器總數達379670件。

荷蘭商人還把中國瓷器銷往日本, 打開了對日本的銷售市場。

據T·Volker保守估計, 1602——1682年間, 僅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家就從中國進口約1200萬件瓷器。 1683年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購買中國貨(包括瓷器),都是在雅加達從中國商人手裡購買,再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隻轉運回歐洲。

1799年12月,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存在197年。

十八世紀末,倫敦立頓厚街上神氣十足的東印度公司總部

▌英國東印度公司

1600年12月,一群有創業心和影響力的英國商人組成了股份制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171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最早獲得在廣州開設貿易機構的權力。

18世紀中葉,英國佔有了在歐洲經營中國瓷器的首要地位。

1716年,英國賽雜納號裝載價值54000兩白銀的瓷器返國。

估計在18世紀初,英國人把2500萬件到3000萬件中國瓷器運到了歐洲。

在18世紀30年代後,在廣州的黃埔港和珠江內停泊的外國商船開始以英國佔據首位。同時,在廣州的對外貿易業務中,各國的商人們也都統一使用了英語。

185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從英國官方檔中永久消失。存在258年。

▌瓷器引發的戰爭

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分別從本國獲得自組軍隊、發行貨幣、與他國結盟和宣戰、簽訂條約、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利,可以說都擁有一個“國家”的性質。他們在與中國貿易的同時,曾經深刻捲入中國歷史。

荷蘭東印度公司侵佔臺灣的商業動機之一,是要在赤嵌(chi kan今台南市一帶)設立遠東貿易的分部,把從中國沿海採集的瓷器運抵赤嵌庫存起來,再轉運到日本、東南亞各國、南亞、阿拉伯地區和歐洲。

英國東印度公司設立的銷往中國的鴉片倉庫

英國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傾銷鴉片,是為了平衡中英貿易。包括瓷器在內的中國商品輸出歐洲,使白銀源源不斷流入中國這個白銀“秘窖”,而英國商品卻打不進自給自足的中國市場,這種中英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最終導致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大量輸出鴉片,使得中國白銀大量流出,引發清政府的“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爆發。

▌從歐洲到全球

歐洲八大列強的東印度公司,加上後來居上的美國,用300年持續不斷的接力貿易,把約3億件中國瓷器帶到了全世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中國到歐洲到美洲的這條海上陶瓷之路,成為了西方崛起的“海上致富之路”。

當然,中國也從這條“海上致富之路”獲利匪淺,這些東印度公司的船隊,不僅成為了東方財富的搬運者,而且也間接成為了東方文化的搬運者。借他們的舟船之利,中國瓷器連帶著附於其上的文化,被“搬運”到世界各地,中國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國文化傳播影響所到之地。

這些中國外銷瓷,清晰地畫出了中國文化影響力的世界版圖,哪裡出現了中國瓷器,哪裡中國文化就已然抵達。

因為瓷器之故,從14世紀蒙元帝國開始就激起了一股國際化的商業冒險活動,無論規模、數量,都是近世以前的世界從所未見——繪飾瓷器圖案的鈷藍色料由波斯輸往中國,在景德鎮製作成大量的青花瓷後,再銷往印度、埃及、伊拉克、波斯的穆斯林市場。

16世紀起,青花瓷又由西班牙船隻載運,從菲律賓運往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和秘魯的利馬;與此同時,歐洲的貴胄則向廣州下單訂做專屬瓷器。及至18世紀,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佈之廣,已足以首度並充分地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甚至可以說,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登場了。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1683年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購買中國貨(包括瓷器),都是在雅加達從中國商人手裡購買,再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隻轉運回歐洲。

1799年12月,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存在197年。

十八世紀末,倫敦立頓厚街上神氣十足的東印度公司總部

▌英國東印度公司

1600年12月,一群有創業心和影響力的英國商人組成了股份制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171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最早獲得在廣州開設貿易機構的權力。

18世紀中葉,英國佔有了在歐洲經營中國瓷器的首要地位。

1716年,英國賽雜納號裝載價值54000兩白銀的瓷器返國。

估計在18世紀初,英國人把2500萬件到3000萬件中國瓷器運到了歐洲。

在18世紀30年代後,在廣州的黃埔港和珠江內停泊的外國商船開始以英國佔據首位。同時,在廣州的對外貿易業務中,各國的商人們也都統一使用了英語。

185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從英國官方檔中永久消失。存在258年。

▌瓷器引發的戰爭

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分別從本國獲得自組軍隊、發行貨幣、與他國結盟和宣戰、簽訂條約、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利,可以說都擁有一個“國家”的性質。他們在與中國貿易的同時,曾經深刻捲入中國歷史。

荷蘭東印度公司侵佔臺灣的商業動機之一,是要在赤嵌(chi kan今台南市一帶)設立遠東貿易的分部,把從中國沿海採集的瓷器運抵赤嵌庫存起來,再轉運到日本、東南亞各國、南亞、阿拉伯地區和歐洲。

英國東印度公司設立的銷往中國的鴉片倉庫

英國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傾銷鴉片,是為了平衡中英貿易。包括瓷器在內的中國商品輸出歐洲,使白銀源源不斷流入中國這個白銀“秘窖”,而英國商品卻打不進自給自足的中國市場,這種中英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最終導致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大量輸出鴉片,使得中國白銀大量流出,引發清政府的“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爆發。

▌從歐洲到全球

歐洲八大列強的東印度公司,加上後來居上的美國,用300年持續不斷的接力貿易,把約3億件中國瓷器帶到了全世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中國到歐洲到美洲的這條海上陶瓷之路,成為了西方崛起的“海上致富之路”。

當然,中國也從這條“海上致富之路”獲利匪淺,這些東印度公司的船隊,不僅成為了東方財富的搬運者,而且也間接成為了東方文化的搬運者。借他們的舟船之利,中國瓷器連帶著附於其上的文化,被“搬運”到世界各地,中國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國文化傳播影響所到之地。

這些中國外銷瓷,清晰地畫出了中國文化影響力的世界版圖,哪裡出現了中國瓷器,哪裡中國文化就已然抵達。

因為瓷器之故,從14世紀蒙元帝國開始就激起了一股國際化的商業冒險活動,無論規模、數量,都是近世以前的世界從所未見——繪飾瓷器圖案的鈷藍色料由波斯輸往中國,在景德鎮製作成大量的青花瓷後,再銷往印度、埃及、伊拉克、波斯的穆斯林市場。

16世紀起,青花瓷又由西班牙船隻載運,從菲律賓運往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和秘魯的利馬;與此同時,歐洲的貴胄則向廣州下單訂做專屬瓷器。及至18世紀,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佈之廣,已足以首度並充分地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甚至可以說,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登場了。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