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約伯斯遺言:賺錢決不是你人生的終極目標!

我們熟知的蘋果帝國的君主約伯斯在臨終前最後一段感喟之言, 字字泣血——現在我知道, 當我們一生積累了足夠的財富之後, 我們應該追求一些與財富無關的事。 應該是更重要的事情:也許是人情;也許是藝術;也許是年輕時的夢想。 不斷的追求財富只會使一個人變得扭曲, 就像我一樣。 上帝給了我們感官, 就是讓我們感受每個人心中的愛, 而不是財富帶來的幻想。

朋友, 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金錢不是萬能的, 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由此可見, 金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錢只是人們之間交換物品的媒介, 人實在不應該成為金錢的奴隸, 更不應該把賺錢當成人生的目標, 被人們譽為“鋼鐵大王”的安德魯·卡耐基在他33歲時就使自己建立的鋼鐵公司躍升為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 那一年, 他在自己的備忘錄中寫道:人生必須有目標,

而賺錢是最壞的目標。 沒有一種崇拜比崇拜財富更壞的了。

有這樣一個天才麵包師, 自打一生下來, 就對麵包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 聞到麵包的香氣就如醉如癡。 長大後, 他如願以償地作了麵包師。 他做麵包時, 要有絕對精良的麵粉和黃油;要有一塵不染、閃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賞心悅目;伴奏的音樂要稱心宜人。

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否則醞釀不出情緒, 沒有創作靈感。 他完全把麵包當作藝術品, 哪怕有一勺黃油不新鮮, 他也要大發雷霆, 認為那簡直是難以容忍的褻瀆。 哪一天要是沒做麵包, 他就會滿心愧疚:饞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吃那些粗製濫造的麵包了。 他從來不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生意, 賺多少錢, 然而他的生意卻出人意料的好, 超過了所有比他更迫切賺錢的人。

不是說, 工作可以不靠金錢的維持, 更不是說, 人們可以不靠金錢而生存。 金錢本該是工作的回報, 而且應該是工作越好, 金錢的回報越多。 問題只是, 當你把注意力由工作轉向金錢之後, 分散了對工作的專注, 偏離了工作原來的指標, 摻入了功利的雜質, 為求迅速達到賺錢的目的而完成, 為求較普及的市場而迎合大眾, 以初步的成功所賺來的金錢為終極的成功巔峰, 不再追求精進, 只在淺薄的水準上重複一項初步的完成。

大家可以看到, 太多有天分的鋼琴學生為了教琴賺錢, 而終於未能成為一位更好的鋼琴家;人們看到太多的藝人, 在剛起步時的成功之後, 就停留在這一階段, 在舞臺上蹦跳一陣之後, 迅即消失。 急功近利的做事態度, 使人直接地奔向金錢, 而無心顧及理想, 更無暇完成理想。

聲明:本文摘自《一分鐘自動自發》(劉燁著,中國電影出版社)。轉發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摘自《一分鐘自動自發》(劉燁著,中國電影出版社)。轉發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