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秋吃山藥補五臟!

馬上就要到十一假期啦!

想一想很是激動呢!

不論您有什麼安排

閑下來的時候

不妨嘗試給父母燉一碗養生湯

或炒個健康菜

把美味吃下肚, 把健康留身邊

從今日起至9月30日

養生中國會陸續推送秋季養生食譜

都是簡單易學的哦~

今日主材:山藥

中醫認識山藥

中醫認為, 山藥味甘性平, 歸脾、肺、腎三經。 具有益氣養陰, 補脾肺腎, 固精止帶的功效。

山藥既能增強脾胃運化動力, 改善人體消化能力, 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便溏泄瀉。

除此以外, 山藥還可以補脾肺之氣, 益肺腎之陰。

營養學中的山藥

山藥富含粘液, 這些粘液正是山藥的“寶藏”,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 山藥中的粘液, 主要成分為甘露聚糖與球蛋白結合而成的黏蛋白。

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 阻止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 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還可以減少人體皮下脂肪堆積, 塑造健美的體型。

甘露聚糖還能改善糖代謝, 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所以, 山藥絕對是糖尿病人的良藥。

要提醒大家的是, 山藥中的黏蛋白雖好, 但容易引起過敏。 切生山藥時, 如果雙手發癢, 可以拿點食醋或者姜汁塗到手上, 再揉搓雙手, 能很快緩解手癢不適。

另外, 食用生山藥時, 一定要把山藥煮熟後再吃, 否則黏蛋白附著在咽喉上, 也會引起咽喉痕癢不適。

食譜*4

滋陰降火--五鮮素湯

材料:鮮石斛30g, 鮮桔梗15g, 鮮淮山150g, 鮮花生肉100g, 鮮核桃肉100g, 生薑適量。

制法: 將材料洗淨, 淮山切塊, 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先放入石斛、桔梗生薑熬湯20分鐘, 再納入其他材料, 慢火煮40分鐘, 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各物搭配成素湯, 口味清淡甘甜, 能養陰利咽, 補肺脾腎, 潤而不燥, 特適合於陰虛火旺的人群, 一般人群也可食用。

禁忌:無特殊禁忌。

生津潤燥--牛蒡淮山玉竹煲排骨

材料:鮮牛蒡根100g, 鮮淮山150g, 玉竹25g, 排骨250g。

制法: 材料洗淨, 排骨斬件焯水, 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 納入上述材料, 慢火煮1小時, 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此款湯膳特別適合秋燥天氣, 陰虛火旺, 咽喉不適等人群, 一般人群亦可食用。

禁忌:脾腎陽虛人群不宜食用

健脾益氣--板栗蓮子山藥糊

材料:去殼鮮板栗250g, 去芯鮮蓮子100g, 鐵棍山藥150g。

制法: 材料洗淨, 山藥去皮;把板栗和蓮子放在隔網上, 隔水蒸20分鐘熟透, 板栗和蓮子放入攪拌機加水打碎成糊;另鍋把山藥放入清水中煮30分鐘至熟爛, 再把板栗蓮子糊一起放入山藥中, 攪拌均勻, 可以適當加少許紅糖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三者搭配, 特別適合脾胃氣虛、失眠等人群。

禁忌:具有濕熱症狀如腹部脹滿、大便粘滯的人群不宜過量食用。

溫補脾腎--桂皮山藥燜排骨

材料:桂皮5-10g,淮山250g,排骨250g。

制法: 排骨斬件用鹽、油、生粉、醬油醃制10分鐘,淮山切寸段。熱鍋,加入油,薑及桂皮爆香,放入排骨香煎至排骨微黃,加入淮山翻炒一會,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燜,當湯汁剩下不多的時候,開大火加入鹽調味,關火即可。

專家點評:桂皮與淮山藥作為輔料燜排骨,不僅味香引人,而且能溫補脾腎,通經散寒,特別適合陽虛不足的人士在秋夏時節貪涼食冷,引起的腹部冷痛及腹痛腹瀉等表現人群,一般人群亦是保健佳品。

禁忌:無特殊禁忌。

溫補脾腎--桂皮山藥燜排骨

材料:桂皮5-10g,淮山250g,排骨250g。

制法: 排骨斬件用鹽、油、生粉、醬油醃制10分鐘,淮山切寸段。熱鍋,加入油,薑及桂皮爆香,放入排骨香煎至排骨微黃,加入淮山翻炒一會,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燜,當湯汁剩下不多的時候,開大火加入鹽調味,關火即可。

專家點評:桂皮與淮山藥作為輔料燜排骨,不僅味香引人,而且能溫補脾腎,通經散寒,特別適合陽虛不足的人士在秋夏時節貪涼食冷,引起的腹部冷痛及腹痛腹瀉等表現人群,一般人群亦是保健佳品。

禁忌:無特殊禁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