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外人,孩子的這5件事千萬說不得!爸媽必知

晚上下班後吃過晚飯閑著沒事, 我就和老公去社區樓下走了走。 走的累了, 就在花壇邊坐了下來。 不一會兒, 便聽到幾個帶著孩子的大媽在那裡高聲談論著:

“哎, 別提了, 我孫女今年都6歲了, 昨晚居然還尿床了!”

“你那好歹就一次吧?我那孫子, 8歲啦, 幾乎天天尿床呢!天天要洗床單, 哎!”

“你說這個尿床啊, 我女兒之前也是, 不過現在倒是好了!就是這個, 吃飯啊, 還一大堆毛病, 到現在都不會自己吃呢!”

......

一邊說著, 大媽們一邊笑著。 連帶著旁邊幾個原本在玩手機的年輕人也跟著默默地笑了幾下。

這時, 旁邊突然就跑過來一個小男孩, 似乎聽懂了幾位大媽的談論, 默默地看了看穿花衣服的大媽幾眼, 臉一下子漲的通紅。

許是幾位大媽瞧見孩子這幅模樣, 覺察到了哪裡不妥, 便很默契地沒做聲了。

其實, 仔細想想, 生活中類似的場景並不少見。 聊孩子, 話成長, 聊著聊著就很容易聊到孩子一些不讓人省心的毛病或習慣了。

畢竟在大部分家長眼裡, 只有成年人才有不可觸碰的底線和短處, 而小孩子都是無知的, 說個幾句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在小編看來, 孩子再小, 也如成人一樣有著自己的自尊和“底線”。 比如, 下面這5個關於孩子的事情, 無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 都不應該隨意向外人透露, 否則可能讓孩子自卑一輩子!

1

身體缺陷

很多家長尤其是帶孩子的爺爺奶奶, 在和鄰居、親戚聊天時, 可能就會無意地提起孩子身上的一些缺陷。

比如說, 哪家的孩子長了6個手指, 哪家的孩子居然生下來時兔唇等, 甚至於孩子是平足、個子矮、長得太胖或是太瘦、單眼皮小眼睛、臉大等等一些常見的生理或身體上的小不足。

雖然這些是旁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但如果大人總是在孩子面前時不時提及, 或在旁人面前有意無意地提起, 必定會使孩子感覺失落、自卑。 即便說的都是很久之前的事, 比如一生下來就跟個小老頭一樣, 醜死了, 或是孩子剛出生時跟個小老鼠兒一樣又瘦又小, 也會讓孩子感覺尷尬、不快。

因而建議, 大人們最好不要輕易去提及孩子身體上的缺陷, 尤其是當著孩子和外人的面。 即便只是熟人間的聊天, 也最好不要提起, 更不要談論。

當然, 如果孩子身上真的不幸有某種生理缺陷, 家長們就更應該關心孩子的成長。 平時多和孩子聊聊天, 幫助孩子養成樂觀豁達的性格, 端正孩子的心態, 教會他正視自己。

2

心理隱患

對於大部分的孩子而言, 他們之中有的特別怕黑, 有的特別怕蟲子, 有的特別怕動物, 有的特別懼怕密閉空間。

而那些正在罹患或曾經罹患過諸如孤獨症、抑鬱症、多動症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的孩子們, 則往往是更為敏感。

一旦大人提起,

他們內心的恐懼便會加倍。 倘若大人們經常掛在嘴邊, 更是不利於孩子疾病的康復。 更嚴重的是, 即使疾病已經痊癒, 當著孩子或外人的面再度提起也等於是在揭孩子的短, 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因此, 大人們在知道自家孩子患有或曾患有某些心理隱患時, 最好保持沉默。 同時, 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及時疏導孩子。

對於某些嚴重的心理隱患, 比如怕黑、密閉空間恐懼症、孤獨症、抑鬱症、多動症等, 就要及時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幫助孩子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3

不良生活習慣

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或多或少會養成一些不太好的生活習慣, 尤其是那些在溺愛中長大的。

而對於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 大部分時候就成了大人們之間無聊時的談資。比如,有的孩子天天早上有起床氣,喜歡賴床;有的孩子不愛乾淨,老是髒兮兮的;有的孩子不愛刷牙洗臉洗澡等等。

毫無疑問,當孩子聽到大人們的談論後,勢必會覺得十分難堪。也很有可能會引起別人對孩子的嘲笑,進而傷害孩子的自尊。

因而覺得,與其總在別人面前談論孩子的壞習慣,不如想辦法去幫助孩子改變。找個機會跟孩子好好說說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帶來的壞影響,甚至可以採取獎懲制度來促使孩子主動改變。

4

犯錯經歷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闖一些禍,犯一些錯。但這不應成為大人們今後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提起的案例,或是跟外人聊天時的內容。

一方面,談論孩子曾經犯錯的經歷,很容易讓孩子聯想到曾經的“受辱史”,有如“被揭傷疤之痛”,從而對過去的懲罰再度耿耿於懷。

另一方面,這會讓孩子在別人面前感覺十分自卑,以後都不好意思再見人了。

因而,對於孩子曾經的過錯,如果孩子沒有再犯,那麼家長們也不要再度提起。但是,如果孩子還是重犯,不能吸取經驗和教訓,那麼家長們可以私下解決。

5

約定的秘密

在孩子眼裡,父母總是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於是,大部分的孩子都很願意把自己內心深處不願對別人提及的秘密告訴父母。

比如說,孩子在學校喜歡上了一個小女孩,他不願意對爸爸、爺爺奶奶說,卻很願意主動告訴媽媽;孩子這次考試作弊了,雖然沒被發現,但他卻願意去告訴爸爸;孩子今天在學校挨批評了,不敢告訴爸爸媽媽,卻跟爺爺奶奶說了。

種種情況,其實都是孩子和大人之間獨有的一個秘密。尤其是面對孩子與大人約定好的不說出去的事情,家長更不應該說出去。

因為一旦大人不顧孩子的感受,而隨意去跟別人提起,孩子肯定會覺得心裡不好受。甚至會從心底認為家長是不守信用的,從而不再願意跟家長溝通,說真心話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作為最瞭解孩子的大人,本就不應該隨意跟別人談起孩子生活中比較隱私的事情。

畢竟,保護孩子的隱私,本質上就是在尊重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家長們聊天可儘量選擇孩子好的一面,切莫信口開河無意中揭開了孩子的“傷疤”。

大部分時候就成了大人們之間無聊時的談資。比如,有的孩子天天早上有起床氣,喜歡賴床;有的孩子不愛乾淨,老是髒兮兮的;有的孩子不愛刷牙洗臉洗澡等等。

毫無疑問,當孩子聽到大人們的談論後,勢必會覺得十分難堪。也很有可能會引起別人對孩子的嘲笑,進而傷害孩子的自尊。

因而覺得,與其總在別人面前談論孩子的壞習慣,不如想辦法去幫助孩子改變。找個機會跟孩子好好說說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帶來的壞影響,甚至可以採取獎懲制度來促使孩子主動改變。

4

犯錯經歷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闖一些禍,犯一些錯。但這不應成為大人們今後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提起的案例,或是跟外人聊天時的內容。

一方面,談論孩子曾經犯錯的經歷,很容易讓孩子聯想到曾經的“受辱史”,有如“被揭傷疤之痛”,從而對過去的懲罰再度耿耿於懷。

另一方面,這會讓孩子在別人面前感覺十分自卑,以後都不好意思再見人了。

因而,對於孩子曾經的過錯,如果孩子沒有再犯,那麼家長們也不要再度提起。但是,如果孩子還是重犯,不能吸取經驗和教訓,那麼家長們可以私下解決。

5

約定的秘密

在孩子眼裡,父母總是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於是,大部分的孩子都很願意把自己內心深處不願對別人提及的秘密告訴父母。

比如說,孩子在學校喜歡上了一個小女孩,他不願意對爸爸、爺爺奶奶說,卻很願意主動告訴媽媽;孩子這次考試作弊了,雖然沒被發現,但他卻願意去告訴爸爸;孩子今天在學校挨批評了,不敢告訴爸爸媽媽,卻跟爺爺奶奶說了。

種種情況,其實都是孩子和大人之間獨有的一個秘密。尤其是面對孩子與大人約定好的不說出去的事情,家長更不應該說出去。

因為一旦大人不顧孩子的感受,而隨意去跟別人提起,孩子肯定會覺得心裡不好受。甚至會從心底認為家長是不守信用的,從而不再願意跟家長溝通,說真心話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作為最瞭解孩子的大人,本就不應該隨意跟別人談起孩子生活中比較隱私的事情。

畢竟,保護孩子的隱私,本質上就是在尊重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家長們聊天可儘量選擇孩子好的一面,切莫信口開河無意中揭開了孩子的“傷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